黃延紅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互聯網;中學生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探索互聯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這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1]。相較于傳統課堂生硬的授課模式,互聯網技術無疑為教學課堂增添了許多活力和新奇元素,但同時周遭生活環境中大量涌入的互聯網資訊也在無形中影響和分散學生學習時的專注力,甚至會對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產生不良影響。可以說互聯網技術對于教育工作來說是一把實實在在的雙刃劍,如何運用得當是當前教師需要積極反思的問題。
一、借助互聯網教育資源,提高學生的能力
初中數學知識是對學生原有數學知識基礎的提升,相較于小學時期具象化思維居多的數學問題,初中時期的數學知識更為抽象和復雜,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更高,部分基礎知識比較薄弱或抽象邏輯思維發展遲緩的學生往往會在中學數學學習過程中遇到較多困難。結合中學時期每個學生需要學習的學科知識較多,部分后進生往往無暇顧及數學學習,甚至在長期自信心受挫的情況下對數學抱有放棄的消極想法。現實生活中,數學教師無法時時刻刻陪在學生身邊,指導和幫助學生面對數學難題,借助互聯網技術就是個十分有效的處理方法。
例如制作微課視頻,幫助學生更高效地完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在授課過程中適當融入互聯網上的教育資源,并將可供學生們查閱學習的網站鏈接、學習資料分享給學生們,既能夠補充教材中的知識點,又能使教學課堂內容更加新穎和豐富。這樣一來,學生們能夠更為靈活地學習數學知識,即使教師不在身邊也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解決遇到的學習難題。再配合上教師及時主動地與學生交流學習心得,指導學生不斷完善和提升自己,通過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難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心,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
二、借助互聯網渠道,推動數學課堂多元化
互聯網技術為初中數學課堂多元化提供了更多可選渠道,科學合理運用這些渠道可為學生們創設更具趣味性的數學課堂,提升學生們在數學課堂中的參與熱情和學習興趣,改善傳統課堂中數學教師講解時生硬石板的授課方式所帶來的學生課堂注意力易分散的問題。互聯網為師生間、生生間的交流互動提供了更為便捷有效的交流平臺,即使告別課堂離開校園,學生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依然可以保持聯絡。結合數學知識強大的實踐應用特點,數學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們留心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鼓勵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從數學視角積極思考。無論是生活中超市打折優惠的計算問題,還是觀看紀錄片時了解到的數學史人物故事,教師都可以鼓勵學生們積極分享和討論,使數學知識逐步成為學生生活中的日常話題,拓展數學課堂,幫助學生積累更多數學知識的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學生處理數學問題的能力。
互聯網在大數據分析及處理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教師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心理特征等信息進行收集,能夠有效實現分層教學模式[2]。借助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及處理,教師對每個學生的了解更為深入,在分層教學設計之初可以更為準確快速地進行學生分層,針對不同知識內容也能靈活調整分層標準,大幅提高分層教學實效性。例如在講解《相交線與平行線》時,根據學生的空間推理水平進行分層,在講解《分式的運算》時,根據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行分層。不同知識重點所對應的分層標準不同,更有助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更為個性化的教學指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此外,每個教師的思維方式和知識儲備都是不同的,部分教師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同樣會面臨瓶頸與局限,這時互聯網可以作為教師教研活動的一大助力,幫助教師在工作之余積極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反思互聯網與初中數學教學融合的可能性,幫助教師完成自我提升,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輔導。學校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搭建教師學習平臺,發揮不同教師的個人優勢組成積極向上的教學團隊,不斷推進初中教師教育教學專業化的進程。
結束語
總而言之,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面臨著更多機遇與挑戰,數學教師應積極反思互聯網與教學實踐間的結合方式,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知識體系構建更富趣味性,更有活力的初中數學課堂。踐行以學生為本的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拓展數學課堂,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水平。同時,教師自身也要善于反思,積極提升個人專業能力,不斷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聰. 合理運用互聯網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 中外交流,2021,28(2):346-347.
[2]顏曉勝. 合理運用互聯網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J]. 科學咨詢,2020(47):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