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樂門
摘要: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對于喜歡閱讀的人來說,讀書可以引導奮力前進,讀書更是一種享受。在這個時代,一個沒有閱讀習慣的孩子,會是一個潛在的差生。一個閱讀能力特別強的學生獲取知識、增長見識、適應新環境、擴大視野、以及培養自學能力等方面有較強的優勢。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應該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本文從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出發,提出了幾點提高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希望對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有所貢獻。
關鍵詞:閱讀;能力;培養; 小學;語文;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6-
作為語文教師,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可是在教學過程當中我們發現很多教學方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有些教師沒有針對性的策略,不能給予學生釜底抽薪的有效策略。為此,結合實際教學,提出有效性策略,以更好的促進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一、重視教師的泛讀作用
現在的低年級學生閱讀基本上與高年級閱讀模式相同,在課堂上進行閱讀的同時教師邊講解課文內容邊把寫作手法和主題同時講出來。這樣課堂的大部分時間都教師占用,與學生主體的教學模式產生矛盾,大大減少了學生閱讀的時間,而提高閱讀水平只能成為“填鴨式”教學,最后閱讀的目的只能變成熟讀課文,而不是學生發自內心的閱讀。在泛讀的過程當中教師優美、通暢、標準的閱讀時時刻刻影響著學生的意志和精神,所以作為教師,在閱讀中首先要以身作則。在泛讀中帶一點感情色彩,讀出疑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在泛讀的過程中要刻畫入微,哪怕是一個細小的副詞和連詞,也要認真讀,那樣在學生自我閱讀的時候會起著重大榜樣作用。學生在教師泛讀的基礎上,把它轉換成自己的閱讀形式,慢慢的會培養成自己的閱讀興趣,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所以教師要用多種閱讀模式,比如有目的的閱讀,要讓學生們讀自己喜歡的課文或者詩歌和其他讀物,讀的時候一定要重視有感情的朗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有目的地閱讀,要重視給學生留下一個比較新鮮的,特殊的印象。有感情的讀是朗讀的一種,而又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想讓學生精通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感情,首先要從學過的課程中有感情的朗讀等方面做引導。
二、堅持多讀和經常讀
對學生的閱讀培訓,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即培養學生閱讀的好習慣。首先要從課文內容抓起,在每堂課上學生至少讀一段,如果課堂時間充足的話內容少的課文可以讀一篇。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多讀課外讀物,可以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短篇小故事、名人勵志故事、心靈雞湯、名人警句等等。這樣的話也能擴大學生的視野,還可以獲取更多的知識,學生越感興趣的,就越想去讀。讀書一定要持之以恒,一天打魚兩天曬網,只能讓學生對閱讀更加反感,導致他們對閱讀的反應只能是敷衍。所以,一定要堅持每天讀一點課文內容和課外讀物,課外讀物也可以是教師給學生積累的名言警句、成語來歷、寓言故事等等,這樣多讀,經常讀也能慢慢的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最有價值的東西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孩子掌握了方法,好比得到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可以終身受用。因此,老師要重視在閱讀中教給孩子讀書方法。
1.學會熟讀課文
在課堂上學生讀課文的時候,教師按時糾正,比如聲調不準確、發音不標準、反復讀、拉長調等等。教師一定要時刻提醒學生,閱讀當中要注意語速、注意字詞之間的停頓,吐字清晰、不添字不漏字,讀通讀順。要鼓勵學生讀課文的時候嗓門一定要洪亮、發音準確、要有感情色彩。要多讀多練,有讀錯的地方教師及時糾正,以便下不為例。
2.對比插圖讀課文
低年級課本上每篇課文都有關于課文內容的插圖,讓學生欣賞這些圖片,學會認識圖片上所有事物之間的聯系和變化。教師在講課當中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關于圖片的詞句,再多讀幾遍課文,最后反過來欣賞圖片,也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低年級學生大多數不理解課文詞句所表達的意思,這是情理之中。如果這樣通過插圖理解課文內容,能大大提高學生熟讀課文的積極性。
3.從了解主人翁熟讀課文
有的課文通過描寫主人翁的神態、動作、語音等來深刻突出課文內容。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所以他們在作文當中出現的語言、動作、情感都不一樣。教師要抓住這一點,可以讓學生以分組表演形式和對話的方法讀課文。
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一定要讓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以便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學生一旦對閱讀產生了興趣,即使是在閱讀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也會去想辦法解決,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低年級學生正處于較為特殊的年齡階段,無法持續性地關注同一事物,但是若其自身的閱讀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就能夠充分調動其閱讀積極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語文閱讀中。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手段,激發小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學習描寫人文景觀類課文時,教師可提前收集相關資料,形象生動的畫面能夠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充分體驗到文章中所表達的感情。隨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分組的形式開展閱讀競賽活動。豐富的課堂活動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夠充分調動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進行閱讀,同時也有效鍛煉了學生的時間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五、結語
閱讀是教育教學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小學時期是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的重要時期。所以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出發,一定要抓牢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科學指導學生的閱讀,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創造優越的條件。這是我們當代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陳幫武.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大東方.廣州日報報業集團主管主辦.2019(07):193
[2]魏香蓮.如何提高蒙語閱讀能力[J].內蒙古愛信達教育印務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教育(B版)(04):51
[3]趙玉艷.試論小學語文教學應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科技展望.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