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
小學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也是長期以來讓學生最感頭疼的事。小學低年級作文能力的培養,應該從看圖寫話訓練起步。看圖寫話是作文最初步的訓練,是中高年段“寫作”的基礎,它既培養了學生觀察、思考、表達的能力,同時也在寫話練習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詞匯資源和寫作方法。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對如何開展小學低年級看圖寫話教學展開探究,旨在通過看圖寫話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教會學生看
在看圖寫話中,要想讓學生會說會寫,就得先讓學生學會看圖。看圖是寫話的前提,低年級學生還缺乏觀察能力,特別是剛人學的孩子,觀察事物無目的、無順序。這就要求我們要在指導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由于低年級學生缺乏觀察能力,很多學生在剛接觸看圖寫話時,都是看到哪里寫哪里,寫出來的語句沒有條理性,顯得雜亂無章。這就需要老師的引導,教給他們觀察的方法。現在一年級一般要求會寫單幅圖,往往一幅圖中會給我們很多的信息,該從哪里看起呢?此時老師指導的重點就在于觀察的順序。觀察時,根據畫面內容選擇合適的觀察方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引導:(1)從上到下,從下到上或從左到右,從右到左;(2)從遠到近,從近到遠;(3)從中間到四周;(4)從整體到布局,從部分到整體等等。
二、引導學生想
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如果沒有適當的展開想象,光把看到的寫下來,那么寫出來的話也是平淡無奇的。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畫面,通過老師適當的提問為支點,進行合理想象,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起來、活起來。引導學生把不會思維的想象成為會思維的,把不會說話的想象成為會說話的,由一幅圖聯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聯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個動作。有時還可以只提供一種情境。讓學生的想象自由馳騁。例如我在指導學生寫“吹泡泡”這一主題時,圖上只畫了三個人在吹泡泡,如果光寫從圖上所看到的事情,那么就會有很多學生寫:“有一天,媽媽帶著我和弟弟一起去公園吹泡泡。”這樣簡單的一句話確實是將圖上的內容寫清楚了,但顯得平淡無味。在教學時,我問學生:你們想想,他們去吹泡泡的時候天氣怎樣?心情怎么樣?這些泡泡是怎樣吹出來的?它們長得一樣嗎?然后引導學生用上:這些泡泡有的像什么、有的像什么、還有的像什么的句式進行說。這些泡泡飛起來了,它們會飛到哪兒去呢?通過這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這時候,他們就能把原本平淡無味的句子補充得生動、充實起來。通過想象使靜止的畫面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學生可由圖上畫的場景聯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個場景,由一個動作或表情聯想到人物的心情。抓住一個想象點、一景一物、一舉一動,讓孩子自由想象,使畫面不再單調。
三、指導學生說
學生們看了圖,也想象了,接下來可不是直接寫。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無法從想象直接跳躍到寫,因為他們還不具備成熟的語言組織能力。因此,在想和寫中間需要有座橋梁——說。
低年級學生日常使用的都是口語化的語言,表達起來缺乏條理性和連貫性,說起話來前言不搭后語,跳躍性很強,有時重復,有時帶語病。所以我認為在指導他們說話時不能操之過急,可先適當放低要求,讓他們在說話時獲得成就感,使得每個學生都愿意說。在指導說話時候,我們應該先耐心地指導學生有條理地說,連貫地說,用普通話大聲地說。說圖的時候,我會先讓學生將圖的主要意思完整地說一下,可以提示學生要說得有順序。在說這一環節中我鼓勵全班學生參與訓練。有時先讓口語表達較強的學生先說,給口頭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一個指向,讓他們聽了再說,而且引導他們想好了再說,說完整、連貫的話,用自己的話來說。有時我也會讓口頭表達能力較差的學生先說,讓其他學生對他的話進行修改、補充,幫助他把話說好。這樣全班學生都很愿意說話了。
四、幫助學生寫
寫話的最后環節就是寫了。剛開始,我要求他們只要用一兩句話寫清“時間、地點、人物,干什么”就行了。常用的句式有:(1)誰在哪兒干什么;(2)什么時間誰在哪兒干什么;(3)結果怎樣(或心情如何)。慢慢地,我要求學生不僅要寫完整,還可以用上課堂上學過的或者課外積累的詞語,將句子補充得更具體、生動,可以寫出人物的語言、動作、心情等等。最后還可以寫一句總結性的話,如“吹泡泡真好玩!"或“春天真美啊!”。此外,在開始指導寫的時候,我還十分注視學生良好的習作,書寫要工整,格式要規范,并且要求學生學會標點的基本用法。寫完后注意檢查語句是否通順、有無錯別字、標點符號是否使用規范等等。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喜歡寫作。那么,我們就應該多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寫作成果,讓孩子們享受成功的喜悅。我們可以用批改符號,如波浪線畫出學生們寫的好詞好句,或把學生們寫得好的作品發表出來。他們看到自己寫的作品被肯定,會覺得特別光榮,寫作熱情就越來越高了。
總之,教師在低年級就應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開拓學生的寫話思路,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才能調動學生今后寫作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享受寫作的樂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