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北志
摘? 要: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珍貴的精神財富,包含了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凝聚了黨的優良革命傳統和集體智慧。在當前語文教學活動中進行紅色教育時,學生學習興致不高,導致紅色教育呈現出不溫不火的局面。本文通過對當前小學生存在的問題、紅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等進行分析,探討如何讓紅色教育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火熱起來。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紅色教育
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長期革命奮斗實踐的產物,承載了中國共產黨洶涌澎湃的革命史、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包含了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凝聚了黨的優良革命傳統和集體智慧,井岡山、延安、沂蒙等地,全都由于“紅色”而永垂歷史。
一、在新時代弘揚紅色文化的必要性
(一)小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識不足
如今的小學生生活在國內和平發展的環境,對國家近代的屈辱史知之甚少,對革命戰爭年代的革命史、奮斗史、英雄史也是認識不多,他們認為紅色文化是過去的東西,是過時的產物,覺得學習紅色文化完全沒有必要。教師在平時在語文課堂上進行紅色教育時,學生的學習興致不高,他們平時也很少關注紅色文化相關的題材,導致在課堂上進行紅色文化教育時,總是呈現出不溫不火的局面。
(二)現代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十分嚴峻
1. 身體素質下降。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學習負擔過重,缺少足夠的體育和勞動時間鍛煉;飲食營養搭配不合理,營養過剩,辣條、洋快餐、碳酸飲料等食物導致肥胖現象增多。
2. 心理問題突出。如今高度信息化、智能化時代,越來越多小學生出現嚴重心理問題,主要體現在厭學、自制能力差、意志薄弱等方面,導致出現很多自殘、自殺等不良行為,教育部陸續出臺關于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文件,由此可見,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刻不容緩。
3. 道德品質有待進一步提升。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多元化生活方式的追求,網絡的發達,家長和學校都成了急功近利者,人們經常忽略對學生進行努力奮斗、艱苦樸素、樂于奉獻等道德品質的養成教育,使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虛無主義等思潮在小學生中涌動。
(三)弘揚紅色文化的重要性
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珍貴的精神財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基,更是社會主義發展的立國之本,紅色文化孕育了抗洪搶險精神、北京奧運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紅色文化鼓舞著全國人民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英勇拼搏。面對敵對勢力的阻遏詆毀,面對自然災害的洶涌來襲,我們不膽怯,不動搖,用勤奮和智慧,用堅定與執著,書寫了許多令世人驚嘆的“中國故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中國奇跡”。
盡管目前我們處在和平的時代,但是,現代小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十分嚴峻,而且,從世界格局來看,我國還面臨著眾多的挑戰,部分國家肆無忌憚地對我國進行制裁和抹黑攻擊,特別是涉疆、涉港、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等方面對我國肆意抹黑攻擊。經驗與教訓告訴我們,只有自己強硬起來,才能經受別人的拳頭,而能指引我們不斷前進的,只有紅色文化精神,這些精神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
二、如何讓紅色教育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火熱起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p>
針對目前小學生的各種特點以及對紅色文化的認知,要達成“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這個目標,采取以下手段進行紅色文化教育,能夠提高紅色文化教育的效果。
(一)善于利用教材滲透紅色文化
語文學科蘊涵著生動、豐富的紅色資源,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這些資源,并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將紅色文化的精髓滲透給學生,使紅色文化教育與語文教學有機地統一起來,讓學生逐漸接觸紅色文化,感悟紅色文化,繼承紅色文化。
比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延安,我把你追尋》這篇課文時,由于我所面對的是農村學生,他們對延安的認識很少,對詩歌中所贊頌的延安精神更是知之甚少。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課文,體會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的重要性,我先讓學生在課前搜集有關延安的相關資料,包括在南泥灣、楊家嶺等地的革命史和感人事跡,讓學生對延安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在課堂上,通過不同形式的誦讀,讓學生在誦讀中理解到,因為延安人民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堅持自力更生、不斷開拓創新,延安才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突出了延安精神的重要性,延安的未來發展,同樣離不開延安精神;最后,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動筆寫一寫自己的感想,讓學生親身去體會、去踐行延安精神。
又如在教學《小英雄雨來(節選)》時,通過反復閱讀課文,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體會雨來的個性特點;再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和分角色表演課文重點場景等活動,再現文中情景,讓學生從鮮活的人物神態、動作、語言等方面深切體會到雨來強烈的愛國主義和寧死不屈的精神;課后以“小英雄雨來,我想對你說”為主題,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及自己的親身經歷寫讀后感,從而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堅強意志和愛國意識,也能受到很好的紅色教育。
(二)開展豐富的“紅色”主題活動,大力渲染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教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教學里,應與課外豐富多彩的“紅色”主題活動結合起來。遙田是一塊紅色土地,是革命老區,這里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北一支隊成立會址、遙田革命烈士紀念碑、狗子腦根據地等。調查顯示,大部分師生對這些紅色教育資源知之甚少,語文教師很少能應用當地紅色資源進行紅色教育,沒有充分發揮本地紅色資源的教育作用。通過以下活動,可以幫助語文教師利用本地紅色資源進行紅色滲透,更好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1. 大力宣傳當地紅色資源。經常利用有特殊意義的時間,組織班級學生到當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參觀革命遺跡活動。還可以利用教室醒目位置,展示當地紅色教育資源的宣傳畫,并經常更新紅色事跡,讓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充分了解本地紅色教育資源,并感受本地優秀革命傳統,學習本地革命英烈和革命前輩的可貴精神,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受到頑強拼搏、艱苦樸素的良好品德教育。
2. 經常組織學生進行紅色經典詩文誦讀活動。經常利用六一節、建黨日等重要節日進行紅色經典主題活動,通過誦讀大量的紅色經典詩文,讓學生追憶難忘的崢嶸歲月,再現紅色年代的強大聲音,體會革命人士的革命熱情和斗爭意志,受到革命經典的精神熏陶,能起到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學生也可以展現新時代少年發奮向上、青春高昂的精神面貌。
3. 結合前面的活動,經常進行寫感想、出黑板報和手抄報等競賽活動。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寫觀后感等競賽活動,讓學生書寫自己的心得,繪出自己的理想抱負,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寫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又可以培養他們珍惜革命先輩奮戰成果的意識以及愛國情懷。
三、結語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紅色文化教育必須滲透趣味性、經常性、多樣性,通過系列生動、有趣味的紅色主題活動,做到“潤物細無聲”,在養成語文知識素養的同時,使得紅色文化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大力弘揚,讓學生浸潤在紅色文化之中,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宏大的抱負,增強學生愛黨愛國情懷。這樣,紅色文化教育就會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漸漸火熱起來。
(責任編輯:莫唯然)
參考文獻:
[1] 彭麗珊. 習近平關于紅色文化論述研究[J]. 青春歲月,2019(16):198-199.
[2] 習近平. 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 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一)[J]. 前進論壇,2021(07):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