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琪琪
摘要:素質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落實為教師進一步提升古詩詞教學質量提供了新的探究方向,“詩中有畫”作為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方法對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和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有利于構建高質量的語文課堂。為此,筆者將淺析詩中有畫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價值及其實現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詩中有畫;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教師在探索詩中有畫的教學策略時,首先要學會利用多種教學資源營造生動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能夠跟隨教師的步伐分析詩句中反應出的自然風景、人文生活、精神世界等,以此有效增加閱讀主體和客體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共情能力,從而提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次數,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文化的興趣和熱情。
一、營造詩中有畫的情景,利用多元視聽資源
小學語文教師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可以營造詩中有畫的教學情境來豐富學生們的學習體驗感,使得較為抽象的文言詞匯變得更加生動,方便學生熟練翻譯和掌握詩中的詞匯、翻譯和理解詩詞文本內容[1]。語文教師要在導入環節多加利用多元化的視聽資源來營造生動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結合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理解古詩詞中描寫的主題內容,讓他們在發揮自身想象力構建詩詞情境的同時豐富課堂討論和交流,使他們可以與教師和同學進行討論,有效增加學生們的課堂參與度。之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來集中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在思考的同時產生閱讀古詩詞的興趣和好奇心,為之后開展初步閱讀、深度閱讀教學環節做好鋪墊。
例如,教師在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中第二單元的“4 古詩三首 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進行教學時,可以在導入環節當中利用圖片素材帶領本班學生共同觀看與本課古詩三首詩詞景象相同的內容,以此來初步豐富學生對詩詞內容的認知,使他們了解到本課詩詞是有關借景抒情、歌頌自然風景的類型,讓學生在閱讀之前在腦海中構建生動的圖畫,從而為之后開展初步閱讀教學活動做好氛圍鋪墊,有效實施詩中有畫的教學方式。
二、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活動,挖掘古詩詞意境
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合作教學活動來提升不同層次學習能力學生的課堂討論興趣,使他們能夠在自主閱讀和分析古詩詞的基礎上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內容和個人情感,從而讓學生在腦海中營造生動的詩詞情境,使他們的審美鑒賞與創造素養獲得發展[2]。之后,教師應當組織學生利用現代漢語書寫出詩詞中描繪出的意境,同時收集和整理詩詞意象有效完善學生自身的詞匯基礎,進一步提升他們在語言建構與應用方面的核心素養能力。學生在分享自己對詩詞意境的感受和理解時,能夠獲得教師以及同學的尊重與認可,有利于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課堂參與度和討論熱情。
例如,教師在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中第三單元的“9 古詩三首 暮江吟/題西林壁/雪梅”進行教學時,可以在小組合作討論過程中引導學生在理解詩詞內容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話以及生動的形容詞和修辭方法進行書寫表達,選擇自己較為喜愛的詩詞進行鑒賞和分析,對其中描寫的事物進行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從而讓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感受不同自然景象中蘊含的獨特品質,讓他們學會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人生、感受生活。
三、利用問題串開展教學,提升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語文教師在拓展教學活動將利用問題串與“詩中有畫”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機融合能夠很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深化學生對古詩詞中的語言知識、文化知識的印象,有效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并且滿足他們表達自己獨特審美觀念和個性思想的心理需求[3]。同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向學生們傳授解決詩詞教學中有關意境問題的有效方法,進一步提升本班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有效開展詩中有畫的教學方式。
例如,教師在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中第四單元的“11 古詩三首 示兒/題臨安邸/己亥雜詩”進行教學時,可以在拓展教學活動當中利用有關家國情懷的影視片段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同時利用問題串引導學生思考本課中三首詩在情感上的相同之處,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在腦海中營造生動的詩詞情境,挖掘和感受詩人在面對民族危機、國家苦難時表達出的積極入世精神和愛國熱情,進而有效開展“詩中有畫”的詩詞教學,提高學生對詩詞內容以及作者情感的感受能力。
例如,教師在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中第一單元的“3 古詩詞三首 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進行教學時,可以在拓展教學活動中提問“這三首詩在內容上、情感上有何相似之處?”、“試著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談談這幾首詩在畫面上有何不同?”,以此來有效活躍班級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閱讀詩詞的同時可以在腦海中構建生動的畫面,并在鑒賞的同時挖掘詩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而獲得不同的詩詞學習體驗。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具備人文性和工具性,教師通過采取詩中有畫的教學方式能夠很好地營造生動的詩詞意境,使得學生學會站在詩人、詞人的角度探索生活真諦、感受自然風景以及表達審美趣味,從而增進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了解和認知,有利于完善學生在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等多個角度的核心素養,為其可持續發展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周媚. 探析小學語文詩歌鑒賞教學方法[J]. 紅豆教育,2020,2(33).
[2]劉萌. 小學古詩詞教學有效拓展的策略探討[J]. 紅豆教育,2020,2(32).
[3]王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24):96.1F87BFFA-CE42-438A-A135-AB01DB4D7D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