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越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和發展,新課改給高中物理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基于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具體學習情況,科學合理地規劃教學內容,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展開多元化的針對性教學,全面提高高中物理教學質量和效率,使真實情境教學的價值和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而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對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優化力度不夠,導致整體教學活動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成長和進步,不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本文通過對當前高中物理教學的現狀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全面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的提升以及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物理;真實情境;運用;策略
在以教育新課改相關要求為基礎的情況下,教師必須對當前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作出創新和優化,加強對真實情境教學的應用和重視力度,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和優化,使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到物理的魅力和樂趣,主動參與相關的教學活動,發散自身的思維,不斷探索和思考,提高自身的物理核心素養。但是,在具體的物理教學活動中,由于教師的教學目的不夠明確,不能有效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導致整體教學活動的實踐性不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也不夠徹底和全面,從而降低了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質量。而在現代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相關的教材和具體事物,為學生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情境進行自主思考和自主探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明確自身的學習方向,提高問題解決能力,全面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最大限度地強化學生的主觀體驗,構建高效物理課堂。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困境
目前部分學校和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關注力度較大,教學方向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夠重視,不能加以正確的引導,導致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了一定的厭倦。同時,教師對核心素養的理解和認識不夠全面,不能有效結合學生的個性發展等特點開展高質量的物理情境教學,整體教學內容形式單一,質量和效率較低,不能以學生為主開展相應的真實情境教學,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同時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還存在許多問題急需解決。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說,在高中物理教學活動中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情況開展相應的情境教學,能夠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不斷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全面徹底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把所學到的物理知識積極應用在實際生活中,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加強真實情境創建的策略
(一)構建問題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物理思維和興趣
在高中物理真實情境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氛圍和教學環境作出調整與優化,借助學生實際生活中的真實情境,構建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模式,科學合理地規劃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促進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同時,教師也要積極利用問題情境教學,引導學生發散自身的思維,不斷創新和思考,全面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例如,在《力的合成和分解》教學中,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并幫助學生準確掌握分力和合力的相關理論知識,掌握矢量合成平行四邊形的定則。在開展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提前布置好相應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引出,為問題情境教學埋下伏筆,以此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發散自身的思維,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準確掌握相關的理論知識,提高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如,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力的合成和分解,現在請同學們思考力是怎樣合成的,而又怎樣實現分解?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把一些重點知識和難度較高的物理概念以圖片或者視頻的形式生動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使學生對力的合成與分解有更深刻的認識。通過使用信息技術加強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演示教學,讓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問題進行全面徹底的思考和探究,在強化學生物理思維的同時,全面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使學生徹底理解和掌握正交分解法。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同時,確保學生可以徹底掌握力合成和分解的相關理論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提升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整體質量,實現對高中物理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預期目標。
(二)創設情境實驗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在高中物理真實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做好相應的物理實驗指導工作,科學合理地引導學生自主動手實驗,根據自己的理解和認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自己動手操作,直觀地感受物理實驗,從而全面掌握和理解相應的理論知識,主動參與相關的物理教學活動,明確自身的學習方向,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和物理核心素養,同時提高整體物理教學質量和效率。因此,在實際的實驗過程中,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保障小組內的學生能夠實現主動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實驗、互相學習等內容,全面提升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整體質量。例如,在《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教學中,為了讓學生能夠對平拋運動及物體做平拋運動的條件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教師可以在實驗活動開展過程中為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教學演示,構建高質量的情境實驗氛圍,使學生有更加深刻的體驗和感受,確保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可以達到預期的目標。同時,教師也要合理借助多媒體技術,在網絡上尋找豐富的教學資源,加強微課教學,讓學生能夠對本節課實驗教學活動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通過有效的課前預習,保障整個實驗教學活動能夠更加順利地開展。
(三)創設模型情境,促進學生發展科學思維
物理模型是指教師在開展關于物理現象和規律的科學教育過程中,運用其中的某些假定條件和規律,把現實生活中的某個對象和目標抽象表現出來,并以此指導學生對其展開研究和明確物理現象及規律的教學工具。總的來說,在當前中學階段的課程中,我們主要采用的教學模式有三個:(1)對象模式,即在全面剖析物理學對象特征的基礎上,通過舍次求主方法,建立一種簡潔而能完整反映物理學內容的思維模式;(2)過程模式,此模式主要運用在對物質運動的研究上,需以考慮問題需求和物體運動特性為基準,并在進一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能夠反映物體運動本質的過程;(3)條件模式,即將已有的物理條件加以模型化,并舍次求主,把握要點,從而形成一種從難到簡的條件模式,例如當教師介紹真空、恒力等這些知識點時,教師就能夠把其中不重要的條件全部舍去,從而把握了真空和恒力等的核心知識點。
根據上述情況,在一般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就能把教學實踐合理利用起來,在教學實踐中創造模擬情境,就拿“向心力”和“向心加速”這些運動有關的東西來講,在一般教學活動中都會與錐體擺動聯系起來,這樣教師就能把這一運動合理利用起來,運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事情創造模擬情境。例如:運用轉動秋千的基本原理,對向心力與向心加速度進行類比,使用一條繩索拴住小球,利用雙手的作用力,使小球在水平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于此,教師也能把握這一機會,在教學實驗教學過程中設計物理情境,繩子與小球在一同運動時像個圓錐,據此,教師即可根據此特點設計“圓錐擺模型”;利用這一模式就可以把小球的受力狀況很直接地表現出來,在此時,學生就能看到繩索對小球的牽引力與小球重量之間產生了合力,對小球轉動也有了相應的向心力。借助這一模擬情境,學習者不但深入掌握物理模型的建立過程,而且有助于學習者把煩瑣的問題簡單化,給復雜難題的處理帶來方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習者的物理模型創新能力,進而為其科研思想的發揮打下基石。
(四)聯系現實生活,提高應用能力
通過聯系現實生活,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和物理學習的重要關系,結合相應的情境教學,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實踐能力,并以此為基礎進行自主探究,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因此,教師就要準確掌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和實際需求,并以此為基礎,帶領學生從物理課堂走向實際生活,認識到物理學科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比如在進行《靜電的防止與利用》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正確指導學生聯系日常生活中的靜電現象,讓學生能夠加強思考靜電對人們日常生活帶來的負面影響,并且能夠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防止靜電發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摩擦起電、感應起電等多種不同的方法,靜電除塵、靜電復印和靜電噴漆都是靜電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應用。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列舉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觀察到的靜電利用例子,指導學生加強思考,今天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還可以利用?在干燥的天氣里,用梳子梳頭發,會出現靜電現象,而在干燥的北方,秋季靜電現象會更明顯一些,同時還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嚴重的危害。通過指導學生加強思考,為什么在部分工廠生產過程中,要求相應生產人員穿靜電服。通過聯系現實生活中具體的例子,構建出高質量的情境教學環境,正確指導學生發散自身的思維,不斷思考和探索,從而把物理和生活相結合,強化自身的問題解決能力,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加強學習和觀察,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有效解決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做到學以致用,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真實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合理規劃教學內容,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創新教學方法,構建良好的物理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核心素養,正確指導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索,充分認識到物理學科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同時,教師也要結合具體事例指導學生充分挖掘真情實景的積極作用,幫助學生構建相應的物理模型。教師通過更加科學的教學過程,幫助學生形成符合自身的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從而全面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和效率,推動我國素質教育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欣悅,王成會,趙夢祥.學科核心素養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情境設計的實證研究——基于高中物理優課教學案例[J].教育測量與評價,2021(12):25-32.
[2]韓志祥.素養導向下的高中物理作業設計的模型構建[J].物理教師,2021,42(2):17-20.
[3]李晗,涂友超.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考物理試題情境分析[J].物理教師,2021,42(1):8-11.
[4]劉娜,鄧靖武.核心素養背景下真實情境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策略[J].物理教學,2020,42(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