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飛鳳
摘 要:如今,在高中教育改革中,教育者對英語課程進行了調整。本文在了解文化導入理念的基礎上,針對高中英語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進行了探討,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中英語;文化導入;教學
引言
要想學好一門外語,除了要掌握基礎語法之外,還要注重語言文化的學習與了解。但當前的英語教學中應試思想嚴重,教學模式固化、單一,缺乏語言文化的滲透,不利于學生英語整體素養的提升,需要得到切實的改進。
1.高中英語教學文化導入的內容
實際上,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如果缺乏文化的滲透,則無法達到知識的內化。語言是文化的體現,文化是語言的基礎,因此掌握好一門外語,了解其相關文化是前提基礎。在高中英語學習中,如何開展教學活動,保證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同時,習得相關語言文化,是高中英語教師們的重要研究方向。
1.1導入英語語言文化
高中生經歷了多年的英語學習,他們的英語基礎水平較高。但是對于英語母語者的語言習慣,以及一些當下西方國家的口語,學生們仿佛在重新認識一門語言一樣。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傳統英語教育對語言文化滲透的忽視,但是要打破這樣的局面,需要教師結合英語教材進行充分的備課,注重英語文化的融入,加強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認識,從而引出教學內容的知識要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切忌把英語語言文化背景與課本知識分開來講,而是要利用文化來創建一個良好語言學習情境。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遵循相關性原則與適度性原則。在這兩個原則的引導下,合理融入英語文化知識,保證學生對英語了解的全面性,從不同的層面鍛煉學生,促進其英語素養的提升。
1.2導入英語語言習慣
由于我們和英語母語者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因此我們在說話的習慣上大相徑庭[1]。因此,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輔助導入英語國家的語言習慣,適當播放一些相關的影視作品,加深學生對英語語言習慣的印象,這樣不僅能避免培養出“啞巴英語”,還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英語語法。在階段性原則和靈活性原則下,高中英語教師應該在有限的課堂教學內,進行循序漸進地導入。但同時應以課本知識為重心,避免課堂節奏跑偏的情況。
2.高中英語教學文化導入的重要性
北師大版本的高中教材內容涉及眾多,涵蓋的知識面也非常廣泛,相對于其他版本的教材,北師大版本的難度更大。英語教材中涉及許多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需要教師靈活對文化與知識進行結合,明確教學目標,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同時在課本知識教授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課本知識背后蘊藏的文化。以此加深學生的理解,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其英語語言知識儲備。北師大版本的教材在內容上更注重英語的實用性,沒有專門的口語訓練板塊,教師可以在單元總結或者定期舉辦一場口語趣味辯論大會,增加學生們的興趣[2]。這樣不僅提升學生們的英文素養,而且促進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從而避免了在實際英語交際場景中的尷尬情況。
3.高中英語教學文化導入的策略
3.1單元相關設計
高中英語教師在日常單元備課或者進行集體教研中,可以設計專門的文化單元教研板塊,其目的是將教學目標與英語文化緊密結合。而教師在獨自備課中很容易帶有個人偏見,所以集體備課討論英語文化導入策略,可有效保證教學活動的可實施性和有效性。首先,英語文化內容多種多樣,同時也增加了英語教學的難度。實際上,英語語法的學習主要以背誦為主,這種學習方式單一、枯燥,如果文化導入也一味地運用灌輸的手法,學生就會對英語產生厭煩心理。教師只有引導學生自主、主動地去探索英語文化背景,才能夠幫助他們將英語知識進行內化。比如教師可以在課本知識教授過程中,穿插播放一些相關文化背景的影視片段[3]。文化背景的導入活動建議占用高中課程總時長的十分鐘。例如,在學習“Healthy eating”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網上搜索一個感恩節餐桌食物的飲食視頻,供學生觀看。通過展示美食相關文化,引導學生以直觀的形式進行學習,加強他們對文化的理解。
3.2內容相關實踐
在傳統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常常根據英語教材內容向學生傳授文字知識,缺乏實踐活動的開展。在英語教學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教學理念落后、課程時間受限等等,將實踐活動融入英語課堂中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教師采用有效的方法,就能突破這一英語教學困境。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注重理論在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例如,在寫作練習時,教師可以給出設定的情景,讓學生進行模擬寫作練習,與普通寫作練習不同的是,實踐活動中的情景模擬寫作練習,可以融入豐富的文化資源。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英語教材內容進行課外拓展和延申,比如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通過網絡或者書籍搜集相關英語語言文化知識,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或者設置英語文化讀書角,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隨時在讀書角中進行學習,閱讀課外知識。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教師也可以根據教學需求,設置文化旁白。文化旁白是指:教師結合文章內容,適當的融入相關文化背景注解,可以是以一種書本注釋的形式,也可以是以一種教師插話講解的形式。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單純的運用語言敘述和板書的形式,講授基礎知識與相關文化,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學生缺乏興趣,同時對英語知識的記憶不夠深刻。如果加入文化旁白,并且教師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則會大大增加學生的探索熱情,也會減輕教師的講課負擔。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比如,在學習“A Perfect Day”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文化旁白探索西方國家同年齡段學生的假期生活,然后與自己假期生活進行對比,引導學生進行英語文化背景思考,進而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總結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英語教育發展中,高中英語教師面臨著新的挑戰,對于如何增強學生的文化敏感性,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教師是啟發者和引導者,因此提升自身的英語文化素養十分必要,教師應更新教學思想,加強文化滲透,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慧婷. 基于圖式理論的文化導入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理工學院,2021.
[2]方飛燕.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教學建議研究[J].校園英語,2020(25):117-118.
[3]江河柳.高中英語教學中雙向文化導入策略分析[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