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語文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高中語文教師應從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下解放出來,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科學設計教學微課,以此構建高中語文翻轉課堂,指導學生借助微課視頻引導學生完成知識初步掌握、知識內化等,真正提升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基于此,本文對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基于微課在高中語文翻轉課堂教學的開展策略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語文;微課;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7-014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7.049
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定格在“講授—作業—考試”的模式下,雖然在發展的過程中,稍有改變,但始終沒有出現翻轉的模式。素質教育背景下,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徹底改變了傳統“新知識傳授—課后內化”的流程,其借助微視頻的引導,指導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中完成新知識的初步學習,并在課堂上通過各種探究活動,圍繞自主學習中存在的重難點進行探究,最終在探究中實現知識的內化。可以說,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應用,給傳統的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契合了學生的學習需求。
一、新課改視域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任務繁重,學習壓力大
語文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過程更加靈活,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加關注學生的綜合發展。尤其是在“雙減”政策下,對語文教師的課堂教學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唯有靈活開展教學,才能在“雙減”背景下,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從這一方面來說,語文教師面臨的教學任務更加繁重;而從學生的角度上來說,雖然新課改已經實施了一段時間,但學生依然束縛在“應試”學習理念中,將學習的重點都集中在基礎知識中,以提升自身的考試成績為主要方向,致使學生面臨著巨大的學習壓力。
(二)教學手段難以突破
語文新課程背景下,對高中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結合教學內容靈活開展課堂教學。但在調查中發現,部分教師由于對教學手段、學生的學習需求研究不夠,致使一部分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依然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過分關注知識傳授,忽視了先進教學手段的應用;還有一部分教師雖然已經有意識革新教學手段,融入多媒體教學手段。但在使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時,出現了“新瓶裝舊酒”的現象,將教學內容全部搬到了多媒體課件上,致使課堂教學成為“講課件”。如此一來,由于教師選擇的教學手段有限,嚴重制約了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三)教學視頻質量偏低
基于翻轉課堂的內涵,教學視頻設計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基于微課的語文翻轉課堂教學質量。具體來說,基于翻轉課堂的內涵,教師在設計微課視頻時,應確保教學視頻的內容、時間分配、科學融入文字、視頻資源等。但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出現時間比較短,部分教師尚未明確翻轉課堂的應用條件,致使其制作出來的微課視頻質量比較低,難以真正滿足翻轉課堂教學的要求。另外,當前高中語文教師雖然自身的專業素養比較強,但自身的信息素養低下,甚至沒有接受相關方面的專業培訓,致使其設計的教學視頻質量低下,也無法滿足翻轉課堂的要求。
(四)課堂教學評價無法量化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內涵,與新課程背景下的個性教學、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相契合,旨在轉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狀態,在學習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在調查中發現,部分語文教師受到應試教學理念的束縛,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依然以分數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致使翻轉課堂的教學評價難以量化,甚至缺乏案例和數據支持等。在這種情況下,導致部分家長、教師對其認可程度比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推廣等。
二、微課在高中語文翻轉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科學設計微課
在實施高中語文翻轉課堂教學中,微課視頻的質量直接決定了語文翻轉課堂開展的效果。具體來說,高中語文教師在設計翻轉課堂微視頻時,應注意以下方面。
1.分析教學任務。教師在設計微課視頻之前,要對語文核心素養內容、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等進行全面、深刻的分析,指向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在明確的任務引領下設計教學微視頻。
2.分析學生的學情。在設計微視頻之前,教師還要提前了解學生的語文知識掌握情況、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精準把握學生的“認知發展區”,設計出與其相契合的教學微視頻。
3.錄制微視頻。結合教學內容,靈活選擇針對性的手段,精心路徑微課教學視頻。并對初次錄制成功的微視頻進行質量檢查,及時發現教學視頻中出現的錯誤、畫面不夠清晰等現象,并對其進行修改。
4.注意事項。教師在錄制微課視頻時,要將視頻的長度控制在10分鐘以內,突出教學的重難點,關注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同時,在錄制視頻時,還應保證鼠標不會亂晃,背景顏色和字體選擇合理等,使得視頻教學畫面整潔等,以便于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
(二)微視頻引導開課前學習
從語文學科的特點來說,高中語文教學中不僅僅要增加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還應立足于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人文性,關注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旨在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高中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時,可靈活借助微課視頻,結合語文核心素養的內容,科學設計課前自主學習任務單,并將其上傳到班級平臺上,以便于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在這一過程中,還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將與其相關的背景材料進行補充和延伸,以便于學生更好地開展課前自主學習。另外,在具體的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還應在教學視頻中通過知識鏈接的方式,給學生設計自主練習題目,指導學生在練習題中對課前自主學習效果進行檢測。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不僅僅對課前自主學習的效果進行了檢測,教師也可通過后臺控制,明確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于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
(三)課堂探究,內化新知識
課堂是講解新知識、內化新知識的主要場所,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關鍵。在以往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基本上都是圍繞教學大綱的要求,按部就班講解知識。但在這一教學模式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果不佳,難以真正提升高中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而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教師要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流程和模式進行優化和改進。
1.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應靈活借助網絡平臺,對學生的自主學習現狀、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疑惑點等進行收集、整理。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方案,以便于教師更好地開展課堂教學。
2.設計探究情境。在高中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為了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知識探究學習中,教師還應結合探究的內容、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靈活選擇多媒體技術、角色扮演、故事等途徑,科學創設探究情境。如此一來,在特定的情境吸引下,高中學生的探究欲望被激活,促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到新知識、疑惑點的探究學習中。
3.補充探究資料。在傳統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知識點講解。經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不僅枯燥,甚至制約了學生知識探究的欲望。基于此,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知識探究學習中,教師還應結合學生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探究學習的任務等,精心設計拓展性的微課視頻,以便于學生在探究性資料上,更好地參與到知識探究學習中。
4.合作探究。為了引領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前置學習疑惑點、重難點的探究學習中,結合語文新課程背景下的要求,教師可借助合作教學模式,引領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攻克疑難點,最終完成新知識的內化和理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依據高中學生的實際學情,按照5人一組的標準,將學生進行科學、合理劃分,確保小組成員的能力具有層次性,小組之間能力則保持均衡性,以便于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合作探究學習中。之后,對合作探究的任務進行分解,并落實到小組成員身上,指導小組成員在明確的任務引領下,通過合作、交流和探討等,共同完成新知識的探究學習。
5.重新確定師生角色。在這一學習過程中,由于高中學生的知識能力有限,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此時,教師必須要正確把握“雙主”的關系,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身份,以便于合作探究學習的順利開展。一方面,教師應樹立平等的師生理念,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將課堂歸還給學生;另一方面,教師還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路人、指導者的角色,為學生合作探究學習進行指導,幫助其解決探究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幫助其順利完成合作探究的任務。另外,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指導時,還應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性,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續期,實施差異化的指導,確保所有學生均可在針對性的指導中完成語文知識的探究學習中。
6.給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內涵,學生在完成合作探究之后,教師還應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時間和機會,引導學生在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對探究知識形成更加全面、深刻地認識。同時,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彌補了小組在合作探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促進了思維能力的發展,真正落實了語文核心素養下的教學目標。
(四)課后翻轉,促使所有學生的發展
語文核心素養下,要求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時,應關注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旨在實現所有學生的發展。但在當前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難以實現所有學生的發展。面對這一現狀,在高中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還應靈活借助微課視頻進行課后翻轉,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并促使所有學生的發展。一方面,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后,可結合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內容,精心選擇與其相契合的教學資料,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以便于學生在課后學習中拓展自身的知識面和語文綜合素養。另一方面,為了更好地貫徹翻轉課堂教育理念,教師還應立足于高中學生的自身學習特點、學習情況,將其劃分為幾個不同的層次,精準把握其學習需求。在此基礎上,教師在完成課堂教學之后,再次設計層次不同的課后教學視頻,以便于學生在課后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具體來說,針對語文基礎知識和水平比較低的學生來說,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可結合學生在課堂探究中的學習現狀,圍繞基礎知識設計教學視頻,以便于學生在針對性學習中,對所學的基礎知識進行鞏固。針對語文基礎水平比較高的學生來說,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可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圍繞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設計課后學習視頻,以便于學生在課后延伸中,鞏固所學知識,并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
(五)優化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在高中語文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還要關注教學評價的優化和改進。一方面,基于翻轉課堂的內涵,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不僅僅要關注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情況,還要將學生在課堂探究學習中的參與情況、思維狀態、提出的新觀點等都納入其中,確保語文教學評價標準涵蓋了整個學習過程。同時,教師在優化翻轉課堂教學評價時,不僅要關注翻轉課堂的學習結果,對其實施終結性評價,還應將其與過程性評價結合起來,并將評價的結果進行記錄,最終形成評價檔案袋。另一方面,教師在優化教學評價時,還應利用調查問卷對翻轉課堂教學的滿意程度進行調查,明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結合學生的反饋進行調整和優化,不斷促進語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另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高中語文教師在對教學評價模式進行優化和改進時,還應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教師評價學生”的模式下解放出來,指導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參與到教學評價中,引導學生結合既定的評價標準,對自己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過程進行衡量,明確自己在學習中取得的成績、存在的不足等,以便于學生在取長補短中循序漸進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新課改的實施,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真正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高中語文教師要從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模式中解放出來,靈活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下的微課視頻,對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流程進行顛覆,促使學生結合微課視頻開展前置性學習、課堂探究、課后拓展和針對性學習等,循序漸進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房愛麗.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運用的研究[J].中小學電教,2020(11):75.
[2] 陳清華.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分析[J].高考,2020(29):13.
[3] 馬帥帥.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高三語文復習課中的應用[J].安徽教育科研,2019(24):74.
[4] 游揚.基于“微課+BYOD”的翻轉課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9(26):61.
[責任編輯 梁愛芳]
作者簡介:楊永強(1978.9—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