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作慧
摘 要:“課程思政”,顧名思義,就是在教育體系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化妝造型設計課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挖掘課程體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響應“課程思政”理念,積極展開以“課程思政”為導向的課程設計與實踐,構建“立德樹人”教育體系。基于此,本文就從化妝造型設計課的
關鍵詞:化妝造型設計;課程思政;設計與實踐;教學方法;教學內容
引言
目前,課程思政的實踐探索較少,尤其是在職高階段,相關研究更是薄弱,應用實際情況也不容樂觀。因此,為了更好的落實國家關于化妝造型設計課融合"課程思政"的教育指導要求,化妝造型設計課教育體系必須要積極探索"課程思政"的應用,適當結合學生的化妝造型設計學習、校園生活等具體情況,開發化妝造型設計課教育校本課程,開展關于化妝造型設計課的實踐研究,創新提升化妝造型設計課教育效果和質量。
1“課程思政”設計思路
化妝來源于生活,無論哪種化妝造型設計,都與日常生活密切關聯,來源于生活,并最終服務于生活。因此,化妝造型設計課的“課程思政”理念滲透教育應該關注學生的人文素養、就業能力、職業素養等的而培養,還要關注引導學生的行業熱情,以及培養其使命感和責任感,并滲透傳統美學藝術,使其傳承和弘揚美妝文化,提高個人能力素養,切實的投身于美妝事業,為振興人物形象設計事業而努力。
2在化妝造型設計課中融入“課程思政”的具體策略
2.1在化妝造型設計課融入愛國教育
愛國教育不僅僅是思想上的愛國,還包括愛自己國家的文化、愛自己國家的風俗習慣、愛自己國家的特色特產等,例如,對于化妝造型設計課而言,近年來大火的《只此青綠》就是非常值得關注的典范。教師可以結合化妝造型設計課的課程性質特色,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就《只此青綠》的案例,來具體探討其中化妝造型設計的理念、元素、文化符號、美學藝術等內涵,進而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審美自信。尤其是在化妝造型設計課上,我國有非常多的優秀文化元素或者美學元素都可以融入進來,例如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古人服飾、妝容、傳統文化符號、傳統元素、傳統妝造材料等,都是非常適合與化妝造型設計課結合的點。如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每個朝代的妝容元素、風格都差異巨大,化妝造型設計課可以從這些內容中挖掘其中的審美,將其借鑒用在現代妝容中,也是非常不錯的創意。唐朝的面魘妝、宋朝的白妝等,都是非常具有研究價值的妝造風格體系,在學習、感悟中,對于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愛國情感、審美藝術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2內容整合,教學體系設計上突出“同向”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對于“立德樹人”的教育定位,有明確的指示,要求各學校要充分貫徹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確保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夠與課程教育同向同行,形成一個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
對于職高來說,課程是教育的主陣地,也是“課程思政”的主要滲透載體,在化妝造型設計課上,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必須要凸顯“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依照課程標準,結合時代、社會的而一些相關內容,激勵學生成長成才,培養學生不斷完善個人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實現“課程思政”的基本理念要求。
具體來說,化妝造型設計課要充分發揮思政課程的引領作用,圍繞應用型、高素質人才培養目標,創建化妝造型設計課與“課程思政”理念實踐教學模式,探索實踐教學和學生主動探索的融合,并借助于傳統手段與現代手段,構建現代化的化妝造型設計課程體系,并適當增加一些“課程思政”內容,整合社會主義價值觀等教育資源,發揮“德育”教育的引領作用,在課程教學中向學生根植理想信念,培養學生成為素質能力并優的全面型人才,實現知識與價值的同頻共振。
2.3改革教學方法實現“創新”
結合化妝造型設計課的教學內容體系,“課程思政”設計必須要充分挖掘化妝造型設計課的教學特色,梳理清楚整個知識系統,并對該教育體系中所包含的化妝的性質功能、理念方針、歷史文化進程、業務內容、制度改革、創新發展……從多個層面展開化妝師職業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持續推進化妝造型設計專業課程改革,不斷完善,將課程思政教育體系滲透進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特色教育內容中去,實現思政教育和化妝課程教育的同步發展,培養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全優的現代化人才。
結合化妝造型設計課程的特色,必須要在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等而基礎上,進一步實現課程創新改革,實現從教學方法、模式、理念等的全面革新,構建化妝造型設計課與其他科技、藝術、文化等的融合,培養學生成長為一名訓練有序、洞察力強、審美水平高、善于創新的美學人才,樹立其審美自信,并樹立起創新意識,使其能夠不斷地在創新能力的發展中,能夠實現不斷地自我提升。
3結語
總而言之,化妝造型設計課屬于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作為一個核心專業課,該課程設計必須要關注學生的專業能力素養培養,注重學生的職業道德與專業技能的同步提高。通過專業課程教育,使學生掌握相關化妝造型設計等的方法以及理論知識,全面認識化妝造型設計,熟悉化妝的發展史,了解著名的化妝企業文化,熟悉各種化妝用品、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步驟等,掌握各種風格的化妝方法,并能夠隨機應變,結合應用場景和地域特色,感受美妝文化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吳穎露. 引入美術設計類課程資源的圖案造型設計實踐分析——評《圖案造型設計與實戰》[J]. 皮革科學與工程, 2020, v.30;No.162(02):98-98.
[2]林芹. 以能力為目標的”化妝與形象設計”課程建設新思路[J]. 上海工藝美術, 202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