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靜偉
摘 要:小學課堂評價的開展要求教師能夠持之以恒,不斷堅持,形成對每一個同學的過程性評價;要借助互聯網的優勢作用,鼓勵學生形成有效的自我評價;要重視對合作學習情況的評價,通過對學習共同體情況的掌握來更好地把控課堂。本文分析了小學課堂評價的重要性,總結了小學課堂評價的開展對策,旨在基于學生的成長,注重推進學生個體基礎能力的提升和群體特定素養的深遠發展。
關鍵詞:小學;課堂;評價;重要性;對策;教學
課堂評價是師生互動的有效路徑,也是教師評估課堂效果,實現課堂反思的關鍵,客觀、綜合、定量、有效地進行課堂評價,能夠激勵學生自主學習,鞏固課堂教學的效果,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目標。本文分析了小學課堂評價的重要性,總結了小學課堂評價的開展對策,旨在基于學生的成長,注重推進學生個體基礎能力的提升和群體特定素養的深遠發展。
1.小學課堂評價的重要性
課改以來,“以評促教”“以學定教”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然而落實到操作層面,有很多教師不明白怎樣更好地落實課堂評價活動,總是以“提問后評價”為主來完成課堂評價任務,評價的形式單一,內容也是過于固定,一些不愿意發言的同學就長期得不到關注了。所以,優化課堂評價顯得尤為重要,教師通過多元化、多角度的評價指導能夠達成有經歷、有體驗、有思考、有分享的評價活動,以此凸顯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差異性。
2.小學課堂評價的開展對策
2.1持之以恒,形成過程性課堂評價
小學課堂評價的開展要求教師能夠持之以恒,不斷堅持,形成對每一個同學的過程性評價。過程性評價的有效開展措施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和學習檔案來進行。首先,思維導圖是每個同學都有一個,這樣可以避免課堂評價漏掉平時不愛發言的學生。然后思維導圖上有學生課堂表現的更新,隨著課堂進程的前進,每一名同學對知識理解程度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變化,整體變化如果是向上、快速的,那么課堂設計是成功的;反之,則是要更新教學設計的內容,實現對學生積極性的重新引導。其次,學習檔案的形成則是要以學生的作品為主,確保每一名同學的優秀成果表現等都能夠在檔案之中有記錄,這樣教師就可以深刻地觀察到每一名學生的不足,在下一步的課堂教學設計之中有側重。總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可以促進新課程改革,極大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更加注重過程性評價成為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達到全面了解學生狀況, 激勵學生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2.2互聯網下,形成有效的自我評價
小學課堂評價要借助互聯網的優勢作用,鼓勵學生形成有效的自我評價。自我評價的內容要以自我學習能力的反思為主,而不是評價自己是否完成了知識點的掌握。例如:我今天發揮了創造性嗎?我的想法是不是太冒險了?我提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嗎?我嘗試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了嗎?我怎樣做的研究?我收集的材料可靠嗎?這些內容都在互聯網上有固定的選擇題目,學生每節課都進行自我評價,然后數據會在APP終端形成具體的數據表格,讓學生清楚地感受到自己的學習能力的變化情況,重視提出創新的想法,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這樣的自我評價行為,會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是教師培育學生學習能力,實現課堂總結的重要環節。總之,通過自我評價來進行自我診斷、自我反思、自我調節,能夠幫助學生把握課堂重點,儲存知識,提高學習能力。
2.3重視合作,對學習共同體的評價
小學課堂評價要重視對合作學習情況的評價,通過對學習共同體情況的掌握來更好地把控課堂。首先,要在合作前就進行評價處理,主要就是記錄合作小組內的分工情況、每個小組的優勢和劣勢等,做到教師對合作團體的情況有初步的了解。其次,在合作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要做好評價活動,具體的評價內容包括:個案記錄,就是對出現特別情況的小組進行記錄,避免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會出現類似情況;展示情況記錄,就是各個小組匯報的情況進行記錄,也是對學生合作學習結果的評價。另外,要在合作學習后,教師檢查同伴互評的表格、研究過程中的記錄等,這些是學生自己記錄的內容,能夠突出表現出合作過程中每一個同學的表現情況,對合作共同體內的和諧程度、創造力表現情況等進行重點評估。總之,通過小組學習可以看到很多基礎的能力要素,通過對合作任務成果與其他組的比較,不僅僅學生自己可以切實了解自身和組員的能力等級,可為自身克服缺點、發展優點提供參考與方向,教師也可以更好地對比小組間的差異,為后續的個別化指導提供輔助。
綜上所述,課程評價一直是課程改革推進中的難題,其實課堂評價活動要立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課堂改進的需求,從過程性評價、自我評價和團隊評價三方面進行,讓評價的內容能夠在以后的教育教學、自主學習等活動之中起到實效作用,讓課堂評價結果能夠實現內涵延伸和有效拓展,為教學改革提供數據支持。
參考文獻
[1]信息技術多元化評價體系構建策略[J]. 薛國兵.? 小學教學參考. 2021(27)
[2]讓評價看得見——學校課程評價的實踐探索[J]. 高潔.? 基礎教育課程. 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