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防軍事教育對國家的安全和國家和平發展相當重要,高校大學生接受國防軍事教育,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承賡續我黨我軍優良傳統和紅色基因、提升學生綜合國防素質的主要形式。本文通過分析高校大學生國防軍事教育的現狀,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加強高校大學生的國防觀念和意識,使學生具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和理性的愛國行為為目的,著力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國防軍事教育;對策
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每一個人都能夠體會到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中國的國防和軍隊也越來越強大,中國的國防軍事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當今世界,中國的發展成就舉世矚目,但國家安全面臨的外部環境卻越來越復雜,錯綜復雜的世界局勢時刻都在更新,因此,引導當代大學生對紛繁復雜的熱點問題理性思考、辨明是非,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培養戰略思維尤為重要。國防軍事教育使高校大學生認清國防與國家安危存亡、民族榮辱興衰的密切關系;增強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了解國際形勢及對我國安全構成的威脅與挑戰,明確自己所擔負的歷史責任;加深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激發愛國熱情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一、高校大學生國防軍事教育的現狀
(一)內容單一,方法缺乏創新
新時代背景下政治、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國防軍事教育也應逐步擺脫傳統國防軍事觀念的束縛,當前,仍然有部分高校對國防軍事教育認識不夠深刻,教學內容換湯不換藥,方式老套,教學內容不夠專業化,涉及的知識面不夠深、不夠廣,甚至跟不上世界形勢的新變化。教學內容千篇一律,沒有創新的意識,學生很難從中獲取有效的教育信息,導致對學生吸引力不夠,不能夠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海量的網絡資源并沒有與國防軍事教育內容緊密結合,內容選擇上脫離學生生活實際,因而對學生而言就失去了吸引力,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這樣既不能實現高校的培養目標,也不能實現學生的成長需求。
(二)學校和學生不夠重視
高校不能認識到國防軍事課對大學生以及對國家的重要意義,片面認為開國防軍事課是警院的學生和軍人才需要接受國防軍事教育,因此,高校大學生的國防軍事課開設的學時極少,有些高校甚至沒有對學生開設國防軍事課,沒有課時量的保障,使得國防軍事課程的功能無法發揮。在學生層面來說,大學生對國防軍事相關的問題比較淡漠,覺得國防軍事離自己很遠,學生國防軍事知識匱乏,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國防軍事教育的實效性大打折扣。
(三)師資隊伍不夠完善
高校國防軍事教育的教師大多并不具備軍事專業知識,大多由兼職老師完成該教學工作,而對于授課教師來講,學科專業背景不同,教師所擅長的領域不一樣,要將國防軍事理論知識講透、講實、講好,保證教學的新穎和高水準,需要很強的軍事理論功底。如果教師不能很好地處理相關知識點,就很容易在課堂上出現完全依賴教材“照本宣科”、陷入“教材二傳手”的尷尬境地,使得課堂枯燥無味,沒有吸引力,學生獲得感也不強。
(四)學校對國防軍事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開展好國防軍事教育需要有一定人力和財力的保障。部分高校在硬件和軟件上投入上都存在相對不足的情況。部分高校網絡教學設備太過陳舊或年久失修,也存在設備數量不足,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這些主要是因為資金投入不到位所導致的。同時也存在國防軍事教育對比專業課程而言,沒有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建設國防軍事教育平臺的師資和資金都存在投入不足的情況,導致國防軍事教育的效果不佳。
二、加強高校大學生國防軍事教育的對策
(一)豐富國防軍事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方法
軍事理論課程的學習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以使大學生了解國際形勢和中國國防戰略必不可少的知識,國防軍事課程內容要緊跟時代發展需求,不斷更新相關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方法,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傳統的課堂模式使得師生互動有限,而新媒體技術可以實現全員互動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整個教學過程活起來,提升教師和學生的獲得感。在信息化時代,教師要順應時代的呼聲,需要將豐富的網絡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增強教育的實時性、針對性和生動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將軍事課相關內容融匯到學生生活中,用學生歡迎和喜愛的方式方法,同時又照顧到學生的互聯網思維,將趣味性、教育性、知識性融合起來,讓學生主體性強、參與感強、體驗感強,寓教于樂,使得學生和教師的交流更加親密。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讓國防軍事專業背景的教師加入到國防軍事課程建設中。國防教育專業師資力量建設強弱與高校國防教育整體質量優劣,以及國防育人體系建設成敗正相關,必須將其作為國防教育活動實施的首要任務來抓,高校領導層與相關部門亦要提高對國防育人體系構建及師資力量建設的重視程度[ 1 ]。教師要不斷夯實理論功底,夯實軍事理論課所涉及到相關領域的知識,把握好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脈搏,有效地處理知識信息,以及軍事課程所涉及到相關領域的知識,完善專業知識體系,更好地把握軍事前沿理論,才能應對在教學中的許多難點疑點問題。國防軍事理論課還要在學術研究上下功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創新教學方法,提升課堂的創新性和吸引力。教師不僅要加強自身的綜合教學能力,有過硬的專業理論水平,還需要熟練地應用網絡技術工具,能夠將網絡技術有效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來。
(三)加大國防軍事教育的投入
國防軍事教育有效開展,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高校應該加強國防軍事教育的相關投入,重視校園網絡建設和應用,出臺相應的政策和規劃,為開展好國防軍事教育保駕護航。國防軍事教育工作有效開展離不開專業的國防軍事教育教師,配備好國防軍事教育專業教師非常重要。對于教師隊伍的物質支持也相當必要,因此,要設立國防軍事教育專項經費并且確保經費落實。只有在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有效保證下,才能提高高校大學生國防軍事教育的實效性。
(四)增強學生國防觀念和意識
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大學生,無論將來從事何種專業領域,都應具備健全的國防通識知識。從多領域、全方位重視高校大學生的國防教育,使學生具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感和理性的愛國行為準則。以軍事理論和軍事訓練為主要形式的高校國防教育是培養大學生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提升大學生國防技能并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方式[ 2 ]。組織學生訓練軍事技能,既鍛煉了體魄,又磨礪了意志,既培養了學生頑強拼搏的精神,又增強了集體榮譽感。開展各類國防軍事講座,組織學生觀看相關題材的影視作品,開展國防軍事運動,利用大眾媒體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讓學生具有憂患意識,增強國防觀念和意識。
三、結語
國防軍事教育在當代大學生的教育體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把國防軍事教育放在學生教育的重要位置。大學生通過學習軍事理論課程加強國防觀念、強化國防觀念,鑄就大學生更高層次的認識,就是國家強和民族強的戰爭意識。普及大學生的國防軍事教育,樹立軍魂,厚植愛國情懷,對于中國夢的實現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和偉大的歷史意義。
參考文獻:
[1]黃月勝,楊素霞,黃婧.新媒體技術在高校國防教育中運用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1(3):85-89.
[2]李科.“和平崛起”大戰略視域下高校國防教育創新研究[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6,30(1):41-44.
(作者簡介:黃敏,法學碩士,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