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可以整合線上線下教學的雙重優勢,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效果。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既給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領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同時也讓廣大教育工作者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更新的是手段,教育教學的本質卻不容動搖,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要為達成培養目標而服務。該模式應該在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方面發揮更大的優勢,就此從理論與實踐角度展開研究,特別關注教學設計,從而指導教學實踐。
關鍵詞:線上線下;自主學習;融合;學習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8-002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8.009
為了克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公共突發事件對學生有序學習造成的不利影響,教育部門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并且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和數字化為特點的新一代移動網絡技術,打造出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立體式教學模式,通過課堂與課外教學的無縫銜接,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日益緊密,客觀上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顛覆與創新,并且通過教學實踐印證了這種“互聯網+教育”教學新模式,能夠幫助學生有效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線上線下混合自主式教學模式雖然有其自身獨有的優勢,但是這種教學新模式在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在教學理論的研究、教學經驗的積累、教學方法的創新方面與一些教育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巨大的不足,還需要不斷探索創新。不可否認的是,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教學模式必將在科技創新力量的驅動下成為未來教育發展趨勢之一,也必將更加高質量、高效率地培育出高素質人才。這其中如何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教育形式的融合,來推動學生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成為當前教育工作者教學創新改革的重要內容。
一、線上線下融合式自主學習的概念
(一)線上學習
“線上學習”是指通過互聯網等虛擬媒介來實現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下,沒有發生面對面交談交互的情況。線上學習主要是通過電子環境來學習,其中包含了計算機技術、人工智能技術、通信技術等等。比如我們常用的手機終端、平板電腦等移動端進行的移動學習就屬于線上學習。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人工智能和互聯網技術不斷成熟,各種依賴于互聯網的教育平臺也不斷完善,全國各地都在提倡建設數字化校園,普遍提升了我國的信息化應用水平及師生信息素養,因此線上學習的發展具備較強的活力。
(二)線下學習
“線下學習”模式是相對于“線上學習”模式而言的,一般指學習者與傳授者面對面的,在真實的環境下發生的動態學習過程。線下學習是不需要依賴與互聯網技術的,我們常用的班級授課模式就是線下學習模式。線下學習模式雖然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但也是其他學習方式無法取代的。
(三)線上線下融合式自主學習
該教學模式的概念,主要是指基于互聯網技術支撐下的線上網絡教學與教師為主導的線下課堂教學科學合理地融合,達到1+1>2的實際效果,這種傳統與現代教學方式的合二為一,既能夠體現互聯網教學的智能性和便利性,讓學生基于網絡平臺實時通訊功能來實現與教師、同學之間的即時互動,基于網絡大數據對教學資源的海量儲存和快速檢索,讓學生能夠精準快速地實現學習素材資料的查詢,這樣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撐;同時還能夠基于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良好的課堂班級學習氛圍中激發學習積極性,通過面對面地反饋線上自主學習中存在的各項問題來查漏補缺,同時還能夠基于課堂自主學習的交流互動,實現學生之間相互促進、共同提升的效果[1]。
二、線上線下融合式自主學習的優勢
首先,有利于通過帶動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學習過程之中,激發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增強學習興趣。首先在線下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選擇更符合自身學習特點的方式方法,既可以自己獨自探索,也能夠與同學共同精進,同時也能夠在教師的指點下實現個性化的成長。
其次,在線上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在現代網絡技術的輔助下,讓學習實現從理論知識向實踐探索的無縫轉變,從而讓學生在學科視野上進行開拓,在知識點舉一反三、推陳出新的沉淀之中讓自己的綜合能力與綜合素養得到不斷提升。
再次,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習慣是推動學生能夠實現常態化科學高效學習過程的重要支撐點。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關鍵在于無論是學習過程中收獲的是成功的喜悅,還是遇到挫折的艱辛,都要通過學習自覺性的帶動,來讓自己能夠持之以恒地學習。在傳統學習過程中,課堂與課外、線上與線下都是分隔開的,不能夠形成學習的有機統一體,使得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存在盲目性的問題[2]。而線上線下融合式的自主學習模式,讓學生平時生活中的碎片化時間也能夠合理有序地應用到學習過程中,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的學習過程得到合理地延長,同時也能夠確保學習規律在學生自覺意識的帶動下能夠得到強有力的貫徹執行。以互聯網線上教學為例,其不僅僅只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而且還能夠通過參與到教學活動與教學目標之中,來讓學生通過個性化學習規劃,實現自我學習意識的正確構建,從而為以后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最后,線上線下自主學習模式可以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實際需求。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模式實際上是將新型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讓學生在完成線下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和資源的豐富性,掌握更多的知識內容[3]。線下自主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掌握教學中的基本理論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而線上自主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差生查漏補缺,快速填補自己的弱勢,也能夠讓優等生進一步充實已有的知識量,更上一層樓。所以說,這種線上線下融合的自主學習模式可以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實際需求,充分發揮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線上線下學生自主學習基本框架及實施策略
(一)教學資源與互動平臺搭建
教學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前,都會以半學期為時間段來進行教學進度的合理規劃,撰寫教學大綱,收集教學資料。而在網絡技術時代,教師在教學資源的整理歸納方面的效率可以大大提升,但是也要注意素材的內容要生動形象,要能夠針對性和精準性地對教學重難點進行合理的解析,為此教師需要親自對教學資源進行動手制作,本著去粗取精的原則來讓其以數字化的形式保存在線上教學平臺,而教學資源的保存格式可以是PPT課件、電子教案、圖文音頻視頻等形式,其形式愈加豐富多樣,學生自主學習時候能夠隨時查閱的興趣就會更加濃厚。
另外,學校還應該加強互聯網在線教育平臺的開發,確保教師與學生能夠流暢地在線上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地自主交流,交流平臺的搭建有兩種方式,一是借助已經成熟的通用的移動新媒體應用比如微信、QQ等的通訊功能搭建群聊互動平臺,二是自主開發微課系統[4]。
(二)引導學生進行線上自學
教師要根據教學進度及時將教學資源保存在學習平臺之中,同時針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本著因材施教、因勢利導的宗旨,制定相對應的自學任務書,該目的在于讓學生能夠明確自學目標,把握自學步驟,找到自學規律,讓學生能夠在教師自學方法的引導下形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規律,進而不斷取得良好的自學效果。而自學任務書的主要內容包含以下三個部分:
一是自學指南手冊,這是以電子文檔的形式發放給每個學生,讓其了解本課程的大致學習規劃、學習內容、學習要求,并提出采取合理學習方式方法的建議。
二是自學任務安排,這是自主學習任務書的關鍵組成部分,需要教師結合課程教學目標和具體教學規劃來酌情合理制定。教學任務必須本著難易適中的原則,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壓力,但是也要注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其有“跳一跳才能夠摘到知識果實”的學習主動性。
三是學習困惑與學習建議。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學習情況的收集,來集中歸納總結其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點,摘取其中具有集中代表性的幾點來進行深入淺出、鞭辟入里的答疑解惑,讓學生能夠在自學的道路上少走彎路[5]。
總而言之,學生要在自學任務書的引導下,結合線上自學平臺和線下自學渠道,通過教學資源的研究,教材內容的領悟,同學之間的交流互動,高質高效完成學習任務。
(三)合理開展線下課堂學習步驟
線下課程的自學模式可以分為四個步驟。
一是自學成果的公開展示,不論是學生個體,還是學習小組,都應該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結合不同學科的特點性質,對于知識點的最終消化吸收實際情況,采取公開演講、作品展示等形式來展現,這樣就能夠生動直觀地通過學生之間的學習成果比較,來發現自身存在的學習問題和缺陷,進而不斷改進自我完善[6]。
二是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引領者的角色作用,對學生的成果展示進行既能夠激發學習主觀能動性,又能夠讓學生保持清醒頭腦的客觀評價。
三是教師結合學生自主學習實際情況,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給出進一步糾正完善,自我提升的拓展訓練任務內容,讓學生在日后的一段時間內繼續通過小組群體學習模式或者個人探索模式來讓知識的薄弱點得到補強。
四是教師要言簡意賅地做好課堂自主教學的總結演講,一方面要用專業的教學觀點對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方式進行點評,肯定可取之處,指出需要改進之處;另一方面要用充滿號召力的語言來激發學生開展后續自主學習的參與性。
(四)穩步有序推動學生開展線上作業
作業是推動學生將教學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的重要形式,為了推動學生消化吸收知識點,教師應該在每次課堂專業教學之后,利用線上教學平臺來適量地布置一些練習題目,練習題目的內容應該與教師發放到網上的教學資源,比如課件、教案、微課文件等相聯系,讓學生能夠養成在自主學習中善于查資料,善于找素材的能力[7]。另外,這些網絡學習資源在線上教學平臺上的云儲存,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自由調取,反復觀看,為作業的完成儲備了豐富的知識庫。對于自主學習依然無法攻克的作業難題,學生可以通過線上平臺的互動交流功能來與同學進行探討,向教師尋求指導,這樣就能實現網絡直接溝通[8]。而且教師還能夠直接在線批改學生提交的作業,對于其中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找學生進行交流,趁熱打鐵進行針對性的輔導,這樣就能夠大大提升教學效率。
(五)科學合理開展教學評價設計
檢驗一種學習方式所達到的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開展教學評價,通過評價來了解學生是否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對學生的線上線下自主學習進行評價設計,主要包含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這兩個部分。
評價的形式包含三個方面,一是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通過反思總結來讓其更加清醒全面地認識自我,找到自身學習中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二是讓學生之間進行互評,通過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對各自優缺點的深刻認知來促使其不斷改進完善;三是教師對每個學生的自主學習表現進行客觀分析,本著鼓勵與批評并重的原則來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9]。只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有助于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線上線下自主學習融合模式能夠彌補傳統教學導致學生缺少主動探索精神的缺陷,同時可以將“互聯網+”教育與教師主導教學兩者的優勢科學合理地整合在一起,并呈現出更好的教學效果,相信隨著教育部門、學校、教師、學生各方之間對該模式越來越熟悉,我國教育水平必將邁上更高的臺階,從而促進我國教育的優質發展。
參考文獻:
[1] 宋靈青,許林.疫情時期學生居家學習方式,學習內容與學習模式構建[J].電化教育研究,2020(5):18.
[2] 林世新.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方式和途徑的研究[J].文理導航,2019(32):42.
[3] 李福順.淺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2020(1):33.
[4] 李艷麗.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2020(13):46.
[5] 王一丁.“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線上課程與線下課堂相結合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J].科教文匯, 2017(27):37.
[6] 陸東芳,謝煥景,史云曼,等.基于云課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12):280.
[7] 張衍香.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J].神州, 2019(20):245.
[8] 周敏芳.以競賽驅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探究與實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20(3):225.
[9] 楊宏權.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讓自主學習成為習慣和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18):1.
作者簡介:楊尚偉(1987.8— ),男,漢族,甘肅古浪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教育教學管理。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基于線上學習的農村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3406)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