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英語已經成為我們日常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門語言,學習英語可以拓寬思維,增長見識,還能夠錘煉語感,豐富素養。初中生正處于英語學習的黃金時期,如何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都是初中英語教師苦苦研究的問題。故分析當前初中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對培養初中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策略進行探討,旨在促進初中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教學;聽說讀寫;初中生;英語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8-0035-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8.012
英語的聽、說、讀、寫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統籌兼顧,照顧到不同水平學生的感受,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價值,從而激發其探究欲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限制了教學水平的發揮,阻礙了初中生的英語能力。為此,初中英語教師應遵循新課改的要求,創新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創設多元化的英語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主性,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大膽講英語、用英語,培養良好的聽說讀寫能力。
一、當前初中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現狀
(一)缺少良好聽力基礎和語言環境
對于初中英語而言,聽力是學生英語學習的基礎,也是培養英語綜合能力的關鍵。但是從教學實際來看,初中生的英語聽力并不理想,很多學生由于英語基礎薄弱,對英語發音和語調掌握得不夠準確,給聽力帶來了一定的障礙。再加上很多學生對英語國家的文化、歷史、生活習慣等不夠了解,缺少英語語言環境,在聽的過程中經常會用自己的文化背景去領會聽力內容,跨文化意識相對薄弱,導致學生聽不懂,也影響了聽力能力的提高。
(二)缺乏英語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
學生只有對閱讀內容感興趣,他們的閱讀潛能才會被激發出來,全身心地投入英語閱讀。但在實際學習中,很多學生閱讀的目的不明確,將閱讀材料局限在了教材上,單純地認為閱讀就是為了提高英語學習成績,所以會把大量的時間都放在做閱讀題上,處于被動閱讀狀態,學生很難從閱讀中感受到快樂,導致英語閱讀興趣下降。很多初中生在英語閱讀中缺乏良好的習慣,認為能讀懂文章意思、認識文中單詞就完成了閱讀任務,閱讀停留在文本表面,缺少對文本分析、歸納和推理的過程,再加上一些英語教師忽視了對閱讀方法的指導,導致初中英語課堂陷入僵局。
(三)寫作中表達不規范且內容空洞
寫作是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體現,從實施新課改以來,寫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顯得越來越重要,對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很多學生一提到英語寫作就頭疼,他們沒有積累豐富的英語素材,也不會靈活地運用英語單詞和短句,在寫作中經常出錯。還有一些初中生習慣用漢語的表達方式來寫英語作文,在語言表達上存在不規范性,出現“中式英語”現象,不利于英語素養的提升。初中生在寫作中缺少語篇意識,寫出來的文章缺乏條理性,內容空洞,缺少真情實感,無法走進讀者的內心,而且初中英語教師對學生的寫作評價不及時,學生不能清楚地找到自己的薄弱點。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對策
(一)提高聽的能力
1.創設情境,營造語言氛圍。很多初中生認為英語聽力是枯燥無趣的,要想提高聽的能力,就需要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有足夠的專注力,認識到聽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很難長時間保持良好的聽力狀態。為此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營造濃厚的語言氛圍,為學生提供更多聽英語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可從網絡中下載一些和教學內容相關的英語視頻,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下感受英語的發音,也可將初中生喜歡的英文電影片段或卡通動漫帶到課堂上,激發學生聽的興趣。英語教師還可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當下流行的英文歌曲,鼓勵學生一邊聽一邊跟著歌曲進行學唱,鍛煉學生的聽力水平。
2.指導技巧,提升聽力能力。雖然初中生在小學階段就接觸過英語,但在聽力技巧上還有所欠缺,并沒有形成科學的聽力方法和聽力習慣。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聽力技巧的指導,讓學生在多聽多練中掌握聽的方法,全面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在聽的過程中,受知識、能力以及外部環境的限制,很多學生會出現聽不清、聽不懂的情況,這時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鼓勵,要繼續聽下去,學會結合上下文內容進行推測,從整體上把握聽力內容,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在聽力內容中經常會有一些關鍵的詞句,具有提示和概括的作用,初中英語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聽關鍵的單詞、短語和句子,提高信息提取能力,并且能夠通過這些關鍵詞句去理解整篇聽力材料,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初中英語教師還要培養學生一邊聽一邊記的好習慣,在聽的過程中學會記關鍵詞或用自己熟悉的特殊符號來記錄聽到的內容,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
3.拓展教學,滲透文化差異。英語和漢語在表達方式上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如果學生用漢語的思維去理解英語,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給學生帶來很多困難。所以初中教師在聽力教學中要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在講授英語基礎知識時,讓學生了解更多的中西方文化差異,培養跨文化意識和英語思維,夯實學生聽的基礎。英語教師要向學生強調一些特殊單詞、短語的感情色彩,讓學生在聽力理解中加以區分,深化學生的文化認知。
(二)培養說的能力
1.創設會話環境,鍛煉學生說的能力。交際是英語學習的目的和手段,英語教學應該教會學生說英語,運用英語解決生活問題。鑒于此,初中英語教學要創設運用語言的環境,讓學生在交際活動中去實踐、去鍛煉,進而達到學習語言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加強互動教學,用流利動聽的口語,配上豐富的表情動作,適時地向學生進行提問和點撥,讓學生用英語回答教師的問題,創造開口講英語的機會。在每節課正式教學前,英語教師可以留出幾分鐘進行英語會話訓練,結合上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提問,一方面幫助初中生鞏固學過的英語知識,另一方面構建起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初中英語教師可以結合實物或圖畫,讓學生用指定的單詞或短語說出一段話,或發揮想象說一段英語,培養學生說英語的習慣。初中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英語課堂上出現了歡聲笑語,學生在對話中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擺脫了“啞巴英語”。
2.開展課外活動,增加語言實踐機會。實踐性是英語學科的突出特征之一,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交際。由于課堂時間有限,學生沒有足夠的語言實踐機會,將所有聽說訓練放在課堂上是不現實的。為此,初中英語教師要積極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為學生增加語言實踐的機會,形成積極進取的良好學風。英語教師還可以組織英語閱讀模仿比賽、單詞識記競賽、唱英文歌、英語演講等活動,用有趣的活動內容吸引學生的積極參與,從而提高整體聽說能力。每一次活動都使學生受益匪淺,獲得口頭交流的機會,改善英語學習態度,從而養成終身學習意識。初中英語教師可以組織課本劇表演活動,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自己編寫英語對話,并在班級內進行表演,通過角色扮演將學生帶入到真實的交際情境中,提高在實際生活中應用英語的能力,減輕學習英語的負擔。英語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多用英語進行交流和問候,觀看英語新聞節目,給學生提供訓練口語的學習平臺,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三)加強讀的能力
1.指導閱讀方法,培養閱讀習慣。英語學習沒有捷徑,卻有方法可循。閱讀能力對于初中生來說至關重要,在日常教學中要多加訓練,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教給學生閱讀技巧,從而順利地完成英語閱讀理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日常學習中,有很多初中生不會閱讀理解,考試時得分不高,因此就認為自己的閱讀能力不行,甚至還會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不愿意去閱讀。初中英語教師要注意到這一點,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疏導,明確閱讀目標,從基礎的閱讀理解入手,逐步增加難度,從而在閱讀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初中英語教師還要教會學生略讀、精讀、猜測詞義、邏輯推理等閱讀技巧,提高學生讀的能力,培養積極、樂觀的閱讀心態,強化英語語感。
2.利用身邊資源,拓展課外閱讀。閱讀不只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是為了讓學生增長知識,提高能力。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利用好身邊的閱讀資源,積極拓展課外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渠道,提高實際閱讀水平。教材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資料,也是英語閱讀的最好素材。初中生要利用好英語教材資源,通過對教材內容的學習和閱讀,積累更多的單詞和語法知識,并在反復的閱讀中掌握語言規范,加強邏輯思維。在學完英語課文后,教師讓學生利用學到的英語詞匯和句型,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去寫一篇與閱讀主題相關的英語作文,鞏固閱讀成果,鍛煉學生讀寫結合的能力。為了彌補英語教材的不足,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優質的英文報刊,讓學生養成天天讀一篇英語文章的習慣,也可以推薦一些英語學習網站,讓學生利用互聯網去搜索、閱讀自己喜歡的英語材料,培養學生的語言思維和閱讀能力。
3.組織閱讀活動,激發閱讀興趣。閱讀興趣是閱讀能力形成的關鍵,初中英語教師要善于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感受英語閱讀的趣味和魅力,在閱讀活動中鍛煉自我,培養健康的身心和優良的品質。初中英語教師可以利用課后輔導時間組織英語閱讀交流會,讓學生到講臺上分享自己的閱讀資料,也可以談談自己在英語閱讀方面的感想,大家用英語進行交流和互動,既鍛煉了說英語的能力,也使師生之間的感情更深,促進教學相長。英語教師在班級內組建圖書角,學生可以將自己的閱讀材料放到圖書角中,和其他學生共享,充實閱讀材料,形成一種積極的班風,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初中生的情操,升華初中生的品質。初中英語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辦英語手抄報活動,學生主動查閱相關的英文書籍、英語報刊以及網絡上的閱讀資源等,無形之中會吸收大量的英語知識,制作出具有個性化和生活化的手抄報,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四)強化寫的能力
1.扎實英語基礎,積累寫作經驗。在英語學習中,單詞是構成語言的基本單位。如果單詞量不足,學生很難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努力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扎實語言基礎,想方設法幫助學生積累英語單詞,并且靈活地運用到日常寫作中。教師在教授英語詞匯時要進行適當的拓展,掌握詞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用法,向學生延伸更多同義的詞匯,讓學生充分地理解英語詞匯的內涵,形成獨特的學習感受。初中英語教師還要教給學生常用的詞組搭配,將其運用到英語寫作中,不僅能夠增添作文的文采,還能加深學生對英語的情感。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從課外閱讀中積累詞匯,并讓學生多記憶一些英語名篇佳句,使其成為寫作中的亮點,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加強練筆訓練,提升寫作能力。英語練筆是提升英語寫作能力的關鍵。初中英語教師要加強練筆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寫作的重難點,懂得運用書面形式傳遞信息,從練筆中掌握英語寫作方法,對英語寫作產生持久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初中英語教師可以開展“看圖寫話”教學,帶領初中生觀察圖片內容,用自己的話進行描述,還可以讓同桌之間互相描述,這樣便于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當學生描述得不夠準確時,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點,最后要求學生根據圖片內容去書寫一篇英語作文。在課文教學時,教師可以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列出課文的關鍵詞,讓學生根據關鍵詞的提示默寫出課文內容,通過與原文的對比,找出自己寫作的差距。還要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力,將自己想象成是文章中的人物,站在文章中人物形象的角度,抒寫自己的心理活動或經歷,實現對原文的再創作。英語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寫的習慣,在閱讀完每一篇文章后,都要讓學生用英語書寫讀后感,這樣既可以深化閱讀理解能力,又能啟發學生的英語智慧,從而寫出優質的作文,使學生終身受益。
總之,聽說讀寫是初中生必須具備的英語技能,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初中英語教師要提高教學水平,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設計豐富的實踐活動,對學生的英語技能進行全方位的訓練。還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重聽說讀寫的相互融合、相互滲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楊林.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8(40).
[2] 王虹.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文摘版)教育,2017(6).
[3] 金燕.初中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J].新一代,2020(6).
[4] 寧小蓉.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措施研究[J].新東方英語(中學版),2018(7).
作者簡介:楊學明(1966.3— ),男,漢族,甘肅張掖人,中小學副高級,研究方向:中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