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要融入繪本閱讀活動,充分展示出繪本閱讀的教育優勢與作用,提升低年級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與主觀感知,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給予學生表達、講話的機會,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特立足于繪本閱讀,以提升低年級學生言語表達能力作為研究方向,提出了相應的策略與觀點,供廣大教育工作者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繪本閱讀;低年級學生;言語表達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8-0044-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8.015
言語表達能力與閱讀能力屬于教學工作中需要重點培養的能力,低年級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比較差,教師要設定多元化的繪本閱讀活動,讓他們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獲得審美體驗,發展思維能力,全面認知世界,獲取文字知識,鍛煉自己的言語表達能力。在當前的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一些教師缺乏對閱讀教學的重視,導致閱讀教學活動氛圍較為枯燥、形式較為單一,學生更是缺乏系統性、集中化的言語訓練,由此,教師要充分展示出繪本閱讀的優勢與效果,借助于繪本閱讀解決低年級學生說話不流暢、交流困難、缺乏表達欲望的問題,重點發展低年級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使他們從中獲得深刻的人生感悟與情感體驗,提升低年級學生的語文素養。
一、利用繪本閱讀發展低年級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的價值
(一)激發低年級學生的表達熱情
繪本中包含了明朗的色彩、較為豐富的主題和濃厚的兒童情趣,繪本讀物能夠站在兒童的角度來塑造各種角色、形象,進一步吸引兒童的學習注意力。由于低年級學生自身的好奇心與好動性非常強,以往的灌輸式閱讀模式,很難激發他們的表達欲望,而繪本閱讀則能夠有效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他們從中掌握更多的閱讀方法和閱讀技巧,這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講是終身受益的。繪本中的內容表現出豐富化、趣味化,能夠豐富低年級學生的情感體驗與閱讀體驗,使他們更為深刻地感知繪本中的內容,發展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積累更多的閱讀素材。繪本和圖畫、連環畫之間有著內在的、連續性的銜接性,通過學生閱讀的繪本故事,能夠讓低年級學生進一步獲得審美喜悅,激發自身的表達熱情。
(二)引導低年級學生流利、準確地進行表達
文字與圖畫屬于繪本中的核心構成部分,能夠形象、生動地展示繪本中的情景與人物,讓低年級學生跟隨繪本中的情景與人物來探索言語表達能力。在繪本閱讀活動中,學生容易被一些鮮明的視覺感所吸引,教師要通過文章中的細節之處讓學生來感知閱讀的快樂,讓他們愿意表達、自主表達、快樂表達,最終引導低年級學生流利、準確地進行表達。繪本中包含的圖畫會按照時間順序變化來進行呈現,屬于一個有序、完整的敘事過程,可使得低年級學生更容易理解與接受,由于繪本中的文字能夠讓故事具備更強的空間感,可以為學生呈現出一個生動化、真實的生活情境,全面詮釋文字中的內涵,這樣更有助于低年級學生流利、準確地進行表達,發展他們的言語表達能力。在繪本閱讀活動中,學生能夠吸取文章中美的力量,學會鑒別作品中的美與善,感知文字的魅力,提升其書面語水平與口語水平。
(三)豐富低年級學生的表達內容
在繪本讀物中,作者會結合故事中人物的特征來塑造完整的形象,其過程可以是虛幻的、夸張的,也可以是寫實的,能夠讓低年級學生感知到繪本內容中的傳神與生動,讓他們擁有更為豐富的視覺體驗,這些都能夠激勵學生去表達、去想象,從而豐富自身的表達內容。繪本中的色彩屬于一種較為豐富的語言內容,色彩能夠營造氛圍、傳遞情感,不同的繪本作品需要搭配相應的色彩,讓故事具備一定的沖擊力,學生們在欣賞繪本內容的時候,可以針對一個問題展開討論,復述繪本故事內容,增強表達的自信心,讓語言表達更加具備說服力、內容更為豐富。除此之外,在繪本閱讀活動中,能夠讓學生化身為作家或者畫家,打破傳統思維和框架的束縛,讓他們盡情想象與發揮,寫下自己的真實想法與感知,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內容。
二、立足繪本閱讀提升低年級學生言語表達能力的策略
(一)在讀繪本中訓練學生言語感知能力
在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低年級學生在閱讀繪本中訓練自身的言語感知能力,讓文字成為靈動、跳躍的音符,讓學生能夠投入真實情感去閱讀與感知,鍛煉他們的言語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在繪本閱讀活動中,讓學生們去聽范讀,這樣能夠讀通文句,進而讓他們在示范性閱讀中獲得深刻的感悟與體會,更為全面地理解文本內容。范讀屬于最有效、最樸實、最原始的繪本閱讀手段,教師要通過范讀讓學生擁有模仿的標本,展開優秀的范讀,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他們的言語表達能力。教師要站在低年級學生的角度來選擇繪本內容,要保證文字語言的生動化、簡潔性,因為低年級學生的語言連貫性比較差,教師要在示范性閱讀中讓他們掌握正確的表達方式,從中品味情感,正確感知繪本朗讀的節奏。教師要不斷提升自我繪本閱讀水平,因為只有自身具備較強的文本解析能力和文化底蘊,才能夠成為繪本閱讀中的學習對象,從而引導學生正確把握字音,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強化他們的言語感知能力。同時,教師要在繪本閱讀中積極糾正學生的字音問題,讓他們的繪本閱讀更加生動、準確,從而開展高質量的繪本閱讀。而且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意識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是由師生共同創建的,一定要注重和學生的互動、交流,這樣能夠激發他們的繪本閱讀興趣,提升其言語感知能力。教師要善于為學生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繪本閱讀氛圍,可以通過設問引讀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讓學生們沉浸在一個生動、和諧、活躍的繪本閱讀氛圍中,這樣才能夠強化學生的言語感知能力,加深對繪本故事的認知與理解,讓繪本閱讀更加清晰。
(二)引導兒童自讀,深度理解繪本知識
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要引導低年級學生自讀,從中深刻理解繪本知識。繪本閱讀屬于低年級學生思維發展、認知世界、獲得信息、獲取審美體驗的主要途徑,同時繪本閱讀也是學生、教師與文本的對話途徑,在具體的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由之前的具象思維過渡為抽象思維,激發他們的閱讀潛能,為之后參與閱讀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繪本閱讀屬于一種個性化的閱讀行為,教師需要引導兒童自主思考、領會、感悟,并給予他們充分的自主閱讀的空間與時間,這樣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從繪本中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教師要引導低年級學生去默讀,從中去感知繪本的內容,在閱讀中實現手腦并用,提升閱讀的效率,讓學生初步感知繪本閱讀的魅力,在學生進行默讀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他們記錄自己感興趣的一些詞語和句子。教師可以讓學生齊讀文本,從中來讀懂繪本中的故事,教師要合理選擇齊讀的時機以及齊讀的內容,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努力做到在繪本閱讀中充分提升自己的思想感悟。在繪本齊讀閱讀活動中,教師要改變以往枯燥的、機械的閱讀模式,而且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閱讀狀態,讓他們真正投入到繪本閱讀活動中,獲得更多的閱讀感知與領悟。除此之外,教師要在繪本閱讀活動中展開自由讀活動,仔細品讀繪本中的情節,讓學生讀得流暢、讀得準確。教師要在自由讀中營造良好的閱讀情境,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與感知,實現字詞句的層層遞進,努力消除低年級學生參與繪本朗讀的畏懼心理與抵觸心理,從而讓他們能夠最放松地投入到繪本閱讀中,提升低年級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
(三)在合作共讀中讀出情感
在繪本閱讀活動中,要想鍛煉低年級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教師要給予他們合作共讀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投入情感去閱讀,培養其良好的閱讀情感。教師要通過師生共讀為學生創造合作共讀的機會,在繪本閱讀中,教師除了要正確把握語言技巧與知識素養外,還要傾注真實的感情,做到情動于心,言溢于表,強化繪本閱讀的感染力,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們擁有強烈的情感共鳴,并感知到繪本閱讀中的語言魅力,鼓勵自己勇于表達,樂于表達,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言語表達能力。同時,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不要過度主導學生的思想,而是要給予他們暢所欲言的機會,哪怕他們出現了一些錯誤的閱讀方式和方法,教師也不要急著否定,而是要先鼓勵、表揚他們,之后再給予正確的糾正和指導,讓他們充分感知到繪本閱讀的快樂。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分角色朗讀的繪本閱讀活動,游戲是低年級學生最感興趣的活動形式,在分角色繪本閱讀過程中,學生能夠更為全面地理解繪本故事中的人物角色與故事情節,強化他們的情感感知能力,啟迪自己的思維。除此之外,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交流討論,享受繪本閱讀快樂,教師要鼓勵他們大膽想象,對繪本內容進行續寫或改寫,這樣既能夠豐富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讓他們積累更多的閱讀素材,為之后的閱讀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借助繪本閱讀培養學生言語表達的豐富性
在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借助于繪本閱讀培養學生言語表達的豐富性,讓學生勇于表達,善于表達,為之后參與語文學習活動、社會生活奠定牢固的基礎。教師要利用繪本素材中的細節留白,鍛煉小學生言語表達的豐富性,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是相互關聯的,只有讓學生擁有大膽的想象能力,才能夠讓他們的言語表達更為豐富化,激發自身言語表達的自主性、欲望,實現智慧思維火花的碰撞。教師要鼓勵學生講出自己真實的觀點與想法,由于繪本素材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留給學生更多的想象空間,可以激發學生言語表達的興趣與欲望,實現發散性思維能力的提升。教師要為小學生創設豐富化的言語表達情境,促使學生去表達,激發學生表達的意愿,教師可以利用繪本閱讀中的留白處,讓學生去自主想象、實踐、探究,結合自己的想象來補充留白部分,對故事情節有更為全面的認知,并且要善于表達故事情節,理解繪本故事中的情感意蘊,充分做到鍛煉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創新能力、想象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科綜合素質。同時,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是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觀察能力的重要途徑和方法,鍛煉學生的讀圖能力、讀圖意識,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分析,這樣能夠豐富學生的思維、言語,結合學生的興趣開展繪本閱讀指導,把零碎的繪本知識構建為一個完整的故事,聯系圖畫內容去延伸、聯系,為學生提供線索,讓他們去自主體會、發現,感知到繪本閱讀的快樂,在言語表達、言語訓練中,活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五)實現繪本教學目標的低齡化
在小學語文繪本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實現繪本閱讀教學目標的低齡化,因為小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比較差,如果設定的繪本閱讀教學目標較高,則會打擊學生參與繪本閱讀活動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一定要科學選擇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征、興趣愛好的繪本閱讀教學內容,科學設定繪本閱讀教學目標,把教學目標作為重要的導向,并結合學生的真實閱讀情況、學習情況,設定“低齡化”的繪本閱讀教學方案和教學活動,進一步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繪本閱讀中涉及科學、社會、自然、情感等多重元素,由于篇幅長短不一、語言較為童稚化,在正式開展繪本閱讀活動之前,教師一定要先深入研讀,在先期預習閱讀的基礎上,明確閱讀目標、學習目標,為學生營造一種溫馨的閱讀氛圍,讓他們在繪本閱讀中,能夠鍛煉自身的言語表達能力和學習能力,從中真正得到收獲與提高。
總之,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教師要注重鍛煉學生的言語表達能力,深化他們的情感表達能力,加深對繪本故事情節、人物的理解和感知,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繪本閱讀氛圍,提高他們參與繪本閱讀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展示出繪本閱讀的功能與優勢,提升自己的綜合閱讀素養。
參考文獻:
[1] 袁嘉芮.兒童心理學與公共圖書館少兒活動策劃——以重慶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為例[J].圖書館研究,2013(4).
[2] 李文,馬謹,劉思,等.生命哲學視域下學前雙語語言教學游戲化教學評價的思考[J].昌吉學院學報,2016(2).
[3] 郭莉萍,張欣.大班幼兒家庭讀寫環境與語言入學準備情況調查——以寧夏銀川市某公立幼兒園為例[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9(7).
[4] 鐘良玉.核心素養視野下視力殘疾小學生英語溝通能力培養探究[J].亞太教育,2019(8).
作者簡介:李瑜(1980.12— ),女,漢族,甘肅民勤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立足繪本閱讀提升低年級兒童言語表達能力的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378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