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班牙語學習主要講究基本功的扎實程度,對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習慣有較高的要求。很多高中生已習慣了灌輸式的語言教學方式,進入大學西班牙語專業學習時容易出現因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斷裂”而引發的一系列問題。大學西班牙語專業教學亟須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文章從學生心理出發,通過調查問卷和訪談的形式了解西班牙語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高校現有西班牙語教學模式做出思考和反饋。
關鍵詞:高校;外語教學模式;西班牙語教學;教育“斷裂”;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7-0019-03
基金項目:本文系大連外國語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項目“基于學生心理的外語教學模式改革———以大學西班牙語為例”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110172A171,主持人:劉穎鈺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同其他國家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規模逐年擴大,就業市場對小語種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小語種也在每年高考招生專業中成為熱門專業。在此背景下,小語種專業開設院校增加,畢業生規模逐年創下新高,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翻譯人才。目前,高校大學生多為“00后”,他們個性鮮明、思維活躍,但是獨立生活能力相對較差,進入大學后需要從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方面主動適應高校教育模式。然而,不少高中學校仍在采用以高考為導向的高強度“填鴨式”教育方式,其與大學開放自主的管理模式大相徑庭,導致出現教育“斷裂”問題,這直接增加了學生適應大學生活的難度。相關調查研究顯示,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的“斷裂”使部分大學生對自主學習生活難以適應,無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以致失去學習目標和學習興趣,甚至出現一系列生活和心理問題。基于此,本文以西班牙語專業教學為例,從學生心理出發,調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高校現有西班牙語教學模式做出思考和反饋。
語言學習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語言素養,包括聽力理解、口頭表達、閱讀理解和書面表達,也就是“聽說讀寫”四部分;第二部分為語言體系,包括語音、詞匯、語法三部分。
語言的熟練運用需要長期的學習和積累,這就要求小語種專業學生具備一定的自覺性和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在課下進行聽說讀寫的練習和語音、詞匯、語法的鞏固。然而,在高中階段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下,一些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很強,自主學習意識不強,并缺少相應實踐。這導致學生升入大學后無法快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面對大學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和緊湊的教學進度,一些學生力不從心,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以西班牙語為例,大學西班牙語課程是精讀課性質,主要圍繞詞匯、語法、課文和課后習題分模塊展開。受學時限制,課堂大部分時間以語法、詞匯和課文內容講解為主,進行口頭及筆頭訓練的時間極其有限。在課下,學生則以復習課堂上的語法知識和背誦課文、詞匯為主,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時間不足,這必然會限制學生交際能力、理解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提升。因此,教育者有必要對現有教學模式不斷進行革新。
圍繞著小語種教學模式改革,國內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從不同角度展開了大量研究,如倡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開展課堂互動式教學,應用多媒體技術等。盡管這些研究都意在幫助學生適應高校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但由于身份角色的差異,目前尚缺乏對小語種專業學生學習心理變化的系統性研究。從學生的心理角度出發,對小語種教學模式進行反饋和研究,是當前教學改革的一個新的突破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為小語種專業人才培養打下堅實基礎。
1.調查問卷結果
為了解西班牙語專業學生的學習現狀及其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課題組對大連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專業的二、三年級學生進行了抽樣問卷調查。調查內容主要包括高中學習情況和大學學習情況兩方面。
調查結果顯示,在高中階段,英語成績優秀的學生(135分及以上)占32.08%,良好的學生(120分~135分)占47.17%,合格的學生(96分~120分)占16.98%,不理想的學生(96分以下)占3.77%。在選擇西班牙語作為大學志愿的原因的調查中,58.49%的學生表示是興趣使然,24.53%的學生表示是家人和老師推薦的專業,11.32%的學生是因為專業調劑,5.66%的學生選擇其他原因。關于高中時期所接受的教學模式,69.81%的學生表示是以高考為導向的封閉式高強度教育模式,30.19%的學生表示是全方面發展的素質教育。在是否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中,24.53%的學生表示自己從小就有良好的自控力,能夠合理安排時間,62.26%的學生表示自己只能完成最基本的學習任務,13.21%的學生表示自己習慣被老師督促學習。在是否能夠適應大學的自主學習模式的調查中,33.96%的學生認為自己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47.17%的學生表示自己正處在過渡適應期,18.87%的學生認為自己無法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在調查西班牙語學習過程中學生遇到的一些學習問題時(可多選),22.64%的學生表示自己從未遇到過學習問題,58.49%的學生表示自己學習壓力大,無法及時消化課上內容,39.62%的學生表示自己跟不上教學進度,26.42%的學生表示自己產生過厭學的心理,另有3.77%的學生表示遇到過其他問題,如一名學生表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常常受漢語和英語語言思維的限制。對于“是否有必要采取適當的過渡手段(如在學習初期通過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第一節課進行學習計劃與學習重點的詳細介紹、明確學習內容與學習方法)幫助學生解決在西班牙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86.79%的學生表示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自己解決大部分問題,11.32%的學生表示沒有必要,1.89%的學生表示自己有更好的想法。
通過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近七成的學生正在經歷高中與大學之間的教育“斷裂”問題。許多大學生經過一至兩年的學習仍然無法很好地適應大學的學習節奏,在西班牙語學習過程中面臨諸多問題,如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興趣喪失等。這些問題會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身心健康。
2.面對面訪談結果
為深化問卷調查效果,筆者又對大連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專業二、三年級學生(重點選擇成績中等偏下的學生)進行了面對面訪談。在這一階段我們了解到的主要問題有:一些學生在高中階段是理科生,學習思維模式培養的重點在于對公式定理的理解、掌握和運用,邏輯思維能力較強,記憶能力相對短板。這些學生往往對語法內容掌握迅速,只需稍加理解,一點就透。但是面對需要大量記憶的單詞和課文時,常常背了就忘,學習效率不高。也有一部分學生提出,初入大學時由于過于放松,沒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生活中經常伴隨“拖延癥”,對學習任務一拖再拖。還有一些學生提出,西班牙語作為一種全新的語言,初接觸時難以入手,便照搬中學階段英語的學習模式,學習效果不好。這反映出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在模式上缺乏連貫性,需要西班牙語專業課教師在最開始的學習階段給予學生學習方法上的一些引導。
國內學術界將“不同層次的教育階段和不同學科之間在教育目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忽視教育本質要求,沒有遵循教育規律,割裂內在的邏輯聯系,造成教育體系整體性的分解,最終使人才培養質量下降,無法實現教育目標”的現象定義為“教育斷裂”。從上述調查中可以看出,不少西班牙語專業學生無法及時適應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標、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上的差異,無法及時調整學習和生活習慣,以致出現學習目標模糊、學習模式被動、學習興趣下降等問題。
關于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的斷裂問題,我國領域內學者和教育工作者多年來給予了重點關注,并進行了“教育融合”的實踐探索。例如,清華附中與清華大學、華東師大二附中和上海交大,都進行了“中學—大學”的教育融合試驗。但這種“教育融合”仍處在教改定點試驗階段,并未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面對學生進入大學后因制度差異而暴露出的種種問題,高校和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導學生平穩度過學習過渡期。
結合國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模式改革、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及本次問卷調查和面對面訪談的結果,課題組對目前的高校西班牙語專業教學模式提出以下幾點反饋。
(1)高校及專業任課教師在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初期,就要承擔起大學生生活引導者的角色,幫助大學生樹立“以自我為中心”的教育主體地位意識,強調大學階段自主學習的重要性。“以自我為中心”的教育觀念,能夠幫助大學生擺脫中學階段“教師為主”的固有思維模式的桎梏,主動完成角色轉型,由被動學習向自主學習轉變。
(2)任課教師應利用現有教學模式,幫助大學生在入學初期就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西班牙語學習主要講究基本功的扎實程度,對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學習習慣有較高的要求。目前,國內已有西班牙語教育工作者提出導學案的應用和任務驅動型教學模式,這兩種教學模式都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任課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兩種教學模式,結合精讀課授課內容,幫助大學生在大學初期形成自己的元認知策略,及時樹立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反思自己的不足,形成“預習—認真聽課—復習—課后練習—課下反饋”的學習習慣。教師還可以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在幫助學生評價自我學習能力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形成正向激勵反饋。
(3)當學生在調查問卷中被問及“如何才能從被動的西班牙語學習中解放出來,實現自身的自主學習”時,不少學生表示,希望能夠寓教于樂,激發出自己對西班牙語的學習興趣。針對這一點,筆者認為可以將多媒體教學模式和交際教學法相結合,在《新版現代西班牙語》的課文內容和課后文化常識的基礎上,利用短視頻和閱讀資料,將西班牙語相關國家的風土人情融入精讀課課堂,鼓勵學生在課下通過觀看西班牙語視頻、欣賞西班牙語歌曲、閱讀西班牙語原著等方式拓寬學習渠道。同時,還可以鼓勵學生通過課堂展示等形式,在語言水平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表達出自己的課外所學,不斷拓展學生的語言學習實踐方式。
總之,中等教育與大學教育的“斷裂”問題不容小覷,大學西班牙語學習過程對學習自覺性的高度要求應使高校及教育工作者認識到,要及時幫助大學生完成自我認知和身份轉型,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這不僅能夠幫助大學生及時規避學習和生活中的負面問題,保證大學生正常的身心發展,而且能夠保證高等教育的教育質量,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精尖”翻譯人才,滿足當前國家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楊柳.從斷裂到融合: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關系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7.
[2]王萌萌.高校西語專業學生學習模式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5(07).
[3]蘇靜.任務驅動模式在小語種教學中的行動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07).
[4]趙蓓.跨文化思維能力在西語低年級精讀課中的培養[J].佳木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9).
[5]張毅,趙婷.小語種學習模式創新策略[J].黑龍江教育,2015(01).
Exploration of the Reform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Students Psych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e College Spanish as an Example
Liu Yingyu
(CollegeofEuropeanLanguages,DalianForeignStudiesUniversity,Dalian116044,China)
Abstract: Spanish learningmainlyfocuseson thesolid levelofbasicskills,which hashigh requirementsfor students learning consciousnessandlearninghabits.Manyseniormiddleschoolstudentshavebeenusedtotheindoctrinationlanguageteachingmethod. When entering the Spanish major in college, they are prone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caused by the "fracture" between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and college education. It is urgent to reform and 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 of College Spanish major. Starting from the psychologyofstudents,thispaperunderstandstheproblemsexistinginthelearningprocessofSpanishmajorsthroughquestionnaires andinterviews,andmakesreflectionsandfeedbackontheexistingSpanishteachingmodel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ode; Spanish teaching; educational "rupture"; reform i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