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方方
深圳站在改革創新的前沿,也是國際大都市。年輕家長受過良好教育,追求高品質的生活,希望同時做到工作育兒兩不誤。在深圳教育改革的幸福時代,我們有責任做好教育這個利國利民的事情,將幼兒園與不同辦公樓有機融合,讓孩子與家長建立親密關系,為下一代奠定最溫暖、最堅實的教育。在這樣的城市發展背景與學前教育新需求下,2016年,筆者所在的幼兒園在深圳市建筑科學研究院大樓(以下簡稱“建科大樓”)三樓創辦落成。建科大樓有700位員工,主要是建筑設計師和專家學者,年青的員工大部分面臨著孩子入好園難及陪娃少的困惑,每天加班加點的工作節奏,讓他們很難兼顧工作與生活。建科院董事長葉青通過工會的調查發現,員工希望能帶娃上班。作為人大代表的葉青,帶著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富有教育情懷的她,決定通過改造辦公樓宇來實現員工這個美好意愿。由此,創立了行學苑幼兒中心。這有助于兒童更健康的發展,為家長提供良好家庭教育平臺,完善深圳多元辦園模式,解決土地資源緊缺情況下的辦園難題,受到市領導、教育局、社會各界及員工的高度認可。
一、以兒童立場為本,傳承 “三人行”課程
深圳實驗幼兒園通過管理輸出的方式,任命筆者為行學苑幼兒中心創始人和園長,帶著實驗幼兒園團隊進駐建科大樓,以推廣“三人行”幸福課程為抓手,傳承“三人行”為孩子種下一生幸福種子的辦園目標,堅守兒童立場為核心,挖掘大樓豐富的教育資源,探索具有辦公樓宇特點的課程特色。
行學苑的“行”有兩重含義:第一重是實驗幼兒園倡導的“三人行”課程,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實驗幼兒園的“三人行”課程,讓幼兒、教師、家長三者相互信任,相互引領,通過綜合探究活動實現幼兒、教師、家長共生共長,最終為孩子種下一生幸福的種子。第二重含義是建科院企業文化的體現,朝著既定目標不懈努力,我一定“行”!“苑”字是葉青董事長甄選的,指“花園、園林”,沒有邊界,不同于有圍墻有邊界的“院”。在“苑”里的孩子們,行為有準則,但思想無邊界、發展無邊界,“苑”為孩子們提供了更加廣闊的舞臺。“苑”還指“薈萃之地”,薈萃什么?薈萃了“學”。“學”什么?不僅僅是知識與技能,更要認識社會、學習交往、學會做人。行學苑是“兼學”“博學”之地。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深切寓意,使行學苑的課程設計獨一無二,不同于傳統幼兒園。
行學苑讓兒童從小走進辦公樓宇,感受不同人文環境給予孩子的真實的社會場景,與大樓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的成人和同齡的同伴共同成長,形成教師向員工學,員工向孩子學,教師向孩子學,員工向教師學,孩子向孩子學,教師向教師學等多種學習方式,形成一個“平等、尊重”的基于關系的學習場域,最終實現社會化的幼兒教育。
二、辦公樓宇小型幼兒園的建構策略
建立在辦公樓宇里的幼兒園,在辦園條件、課程特色管理工作等方面會與常規幼兒園有所不同。幼兒在辦公樓里會與不同行業的大人在一起生活成長,與大人共享大樓的空間,與大人有許多交流互動的場合,大樓文化和環境將深刻影響孩子發展,這就是一個真實的社會化了的環境和人群。作為教育者和管理者,“融合、共享、共生、共長”是筆者在實踐中思考得最多的理念。因為幼兒園是大樓里眾多行業或單位的一部分,園所的許多工作離不開大樓的行政、物業、后勤等部門的參與互動。
(一)園本課程與大樓資源融合
建科大樓,又被稱為“一座會呼吸的建筑”,筆者所在的幼兒園是建科大樓的一部分,公共環境仍然保持著大樓建筑的風格,由此,幼兒園與大樓文化緊緊地融合在一起。
我園以原木色、綠色、白色為基調,以自然、環保、生態為主題,利用各種自然物打造一個“讓生命自由呼吸”的教育場所,讓孩子們可以在這里平等、自主地學習和生活。六樓植物園擁有數不清的野鴿子、5米長植物藤蔓、滿水池的金魚,成為孩子們觀察探索的好去處。5樓300人報告廳成了我們的大劇場。12樓親子種植園地,及各樓層的辦公室等,均可成為我園師生教學的場所。我們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幼兒園辦園模式,讓孩子從小與社會沒有圍墻阻隔,真實地走進辦公室大樓,與大人一起共生共長,形成“三人行、互為師”的辦學模式。我們在實驗幼兒園“三人行”課程理念下,專門研發了一套“綠色課程”,打造包括人與自然、人與建筑、人與社會三大板塊的教育內容,融入大樓“讓生命自由呼吸”的人文教育,實施尊重、平等、綠色、生態的幸福課程,為孩子種下一生幸福的種子。我園踐行“綠色行”的課程模式,利用建科院的大師資源優勢,開展“大師進課堂”活動,讓孩子了解身邊的大師、身邊的建筑,讓孩子體驗世界建筑不同風格和造型,從小種下一顆“建筑夢”的種子。
(二)園所后勤與大樓管理共享
“共享”已經成為當今世界不同場域的主流文化。坐落在大樓里的幼兒園,園所后勤與大樓管理物業、行政產生了密切的合作共享關系。
安全保衛共享。大樓物業負責園所的安全及消防工作,每一位來訪人員都要通過物業前臺的允許,才能到達幼兒園,園所也需要提前完成報備,說明來訪者身份及原因,準許后,方可放行來訪者。疫情期間,有一樓前臺的嚴格把控,讓幼兒園疫情防控工作更加完善。消防工作,嚴格按照辦公樓的消防條件來規劃,園所內的消防按幼兒園的要求來設計,每學期園所做2次消防演習,物業消防負責人全程負責,并請社區、派出所工作小組一同參與活動,讓幼兒得到更加專業的消防學習。大樓一般不配備醫務人員,其行政部門與幼兒共享園醫,當大樓員工突發身體問題,園醫會及時給予指導和服務。大樓員工碰到教育的問題,也可以隨時到幼兒園與園長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互動,幼兒園為員工提供專業的教育服務。
后勤保障共享。幼兒園的植物由物業負責提供及維護,定期由物業進行評估。教學需要使用的公共區域也由物業清潔部門負責。園所硬件設施維護修補維護交給專業的物業人員。由于園所小,不便設置專用廚房,園所與大樓廚房共享,有一位專門的廚師為孩子們服務,廚房質量和餐飲出品,將由園方、大樓行政、大樓物業等部門聯合管理,幼兒園的進駐也大大提升了相關部門的工作質量及效益。
(三)園所發展與企業發展共生共長
幼兒園為大樓提供專業的學前教育服務,大樓為幼兒園提供安全衛生保障工作;幼兒園給大樓營造活潑、善良、熱鬧、溫馨的文化氛圍,大樓給幼兒園營造真實、有序、嚴謹、積極的社會場景。幼兒園與大樓一起共生共長,彼此之間產生了相互依存的良好效應。大樓企業在更大領域得到良好的擴展,幼兒園的辦園也將跟隨著企業走向更大領域,幼兒園的資源與企業分享,企業的豐富資源也共享給幼兒園。如,我們利用建科院外部駐點資源的優勢,推行“綠色行”的教育戰略:傳承孔子周游列國的教育理想,開展“日本游輪游學”和“攀枝花游學”活動,引導孩子不斷發現大自然賦于人類的智慧和力量,讓孩子、家長和教師三者共同組建學習共同體,實現游學帶來的教育愉悅與價值。
行學苑幼兒中心是深圳學前教育改革的一個實驗點,也是辦公樓宇幼兒園的發源地,同時,幼兒中心也將于今年跟隨企業員工一起入駐建科院新建成的辦公樓宇——未來大廈,推動城市一平方公里社區發展的新模式,讓社區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行學苑的團隊也將在未來大廈這個更高的平臺上,繼續傳承實驗幼兒園“三人行”幸福課程的理念,以兒童立場為核心,探索更優質、更適宜的“綠色課程”的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