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永豐 許映花 胡源媛



中等職業學校重點是結合專業人才培養,增強學生職業榮譽感,提高職業技能水平,培育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1]
勞動教育已成為當前教育的重點。提倡勞動和熱愛勞動和增強勞動教育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2]勞動教育融入餐旅類專業實訓課程實施程中實驗法與個案分析法相結合,研究學生養成良好勞動觀念、形成良好勞動習慣的動力刺激和保障機制。新時期勞動教育的內涵應堅持“全面發展”的理念,兼顧“技能教育”和“價值培養”的要求。[3]
首先,在我校選取2021級餐飲類專業的班級作為試運行勞動教育課程的研究對象,參與實驗人數約為340人,對班主任、公共課程教師、專業課程教師、學生個人和家長進行訪談,基本掌握實驗班級的勞動習慣、勞動觀念、勞動精神等情況;第二步,開展為期一個學期的新時代勞動教育課程,將勞動手冊融入餐旅類專業實訓課程;最后,對實驗學生進行勞動手冊12次考核評價,驗證課程體系成效,完善餐飲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具體實驗結果如下。
一、數據調查
1.數據調查方法:采用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旨在控制上課以外的其他變量和因素的方法進行數據調查。
2.數據來源:抽取2021級餐飲類專業340名學生;采集參加勞動教育實訓課程培養170名學生的成績和未經過勞動教育實訓課程培養170名學生的成績作為本次統計分析的對象。
二、SPSS應用軟件分析
1.頻數分析
頻數分析多適用于離散變量,其功能是描述離散變量的分布特征。對把握數據的分布特征是非常有用的。
(1)未參加培養的最后考核成績的頻數分析
輸出的結果及解釋:系統輸出的頻數檢驗結果見表1、表2和圖1
表1給出了數據的描述統計量。N表示數據的個數,有效數據170個,缺失值為0。平均成績68.65,中數68,眾數75,表明這170名學生的最后考核成績的集中趨勢是75分左右,均數、中數和眾數接近相等,說明數據中沒有異常。標準差5.523,方差30.502。偏度系數極其標準誤差分別為0.784和0.186,說明數據呈正偏態分布。峰度系數極其標準誤差分別是1.304和0.545,說明該數據的分布比標準正態分布的峰值偏高。另外,此次未參加培養的最后考核成績最低分數是60分,最高分是92分。
表2第一列是成績;第二列是簡單的表,表明每個成績值在170名未參加培養的學生中出現的頻數;由表可得出現次數最多的分數值是25次的75,以及24次的68分。第三列為相對頻數分布表,表明每個成績值在170名未參加培養的學生中出現頻數的百分比。最后一列是相對累加頻數表,表明每個數值都是將有效百分比列中的相對次數一次累加所得到的,說明等于或小于某個數據值的被試的百分比。由表可知等于或小于68分的學生人數是59.4%。
圖1未參加培養的最后考核成績直方圖圖1中可以看出數據分布的頻數與標準正太分布存在差異。分布曲線有一個較長的右,并且比標準正態分布的峰值高出許多,這與偏度系數與峰度系數一致。
結果的報告:170名餐飲類專業學生未參加培養的最后考核成績的平均值為68.65,標準差5.523。成績等于60分的人數占總人數的7.1%;成績在61~70之間的占56.4%;成績在71~80之間的占35.3%;成績在81~90之間的占0.6%;成績在91~100之間的占0.6%。
(2)參加培養的最后考核成績的頻數分析
輸出的結果及解釋:系統輸出的頻數檢驗結果見表3、表4和圖2。
表3給出了數據的描述統計量。N表示數據的個數,有效數據170個,缺失值為0。平均成績94.09,中數94,眾數94,表明這170名學生的最后考核成績的集中趨勢是94分左右,均數、中數和眾數接近相等,說明數據中沒有異常。標準差3.238,方差10.483。偏度系數極其標準誤差分別為-0.709和0.186,說明數據呈負偏態分布。峰度系數極其標準誤差分別是0.836和0.370,說明該數據的分布比標準正態分布的峰值偏高。另外,此次參加培養的最后考核成績最低分數是82分,最高分是100分。
表4第一列是成績;第二列是簡單的表,表明每個成績值在170名參加培養的學生中出現的頻數;由表可得出現次數最多的分數值是32次的94,以及27次的95分。第三列為相對頻數分布表,表明每個成績值在170名參加培養的學生中出現頻數的百分比。最后一列是相對累加頻數表,表明每個數值都是將有效百分比列中的相對次數一次累加所得到的,說明等于或小于某個數據值的被試的百分比。由表可知等于或小于90分的學生人數是15.9%。
圖2中可以看出數據分布的頻數與標準正太分布存在差異。分布曲線有一個較長的左,并且比標準正態分布的峰值高出許多,這與偏度系數與峰度系數一致。
結果的報告:170名餐飲類專業學生參加培養的最后考核成績的平均值為94.09,標準差3.238。成績在82~90之間的占15.9%;成績在91~100之間的占84.1%。
2.獨立樣本T-檢驗
T-檢驗須知道兩個總體的方差是否相等;T-檢驗值的計算會因方差是否相等而有所不同。現在以參加培養和未參加培養的第一次考核和最后考核成績為例。輸出的結果及解釋: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果輸出包括兩個獨立樣本的基本描述組統計和T-檢驗結果,詳見表5、表6、表7、表8。
表5組統計輸出的結果從左至右依次是“未參加培養”和“參加培養”兩個樣本的人數,均值、標準差與均值的標準誤差。由表可得,“未參加培養”的人數是170名和“參加培養”是170名,平均成績都是68.45分,標準差5.044,均值的標準誤差0.387。
獨立樣本檢驗輸出的結果包括方差齊性檢驗結果和t檢驗結果。方差齊性檢驗結果包括兩個假設:假設方差是相等和假設方差不相等。如果方差檢驗的結果是不顯著,選擇假設方差相等,報告上面那一行的t檢驗結果;如果方差齊性檢驗的結果顯著的,則選擇假設方差不相等報告下面一行的檢驗結果。由表6獨立樣本檢驗輸出的結果,萊文方差的檢驗中sig=1>0.05,說明這兩組數據的樣本方差沒有顯著差異,也即是說參加培養和未參加培養的第一次考核成績的方差是齊性的。再看均值方程的t檢驗中的sig(雙尾)=1>0.05,說明這兩個樣本方差不存在顯著差異。
表6組統計輸出的結果從左至右依次是“未參加培養”和“參加培養”兩個樣本的人數,均值、標準差與均值的標準誤差。由表可得,“未參加培養”的人數是170名和“參加培養”是170名,“未參加培養”平均成績68.45分遠低于“參加培養”94.09,“未參加培養”標準差5.523,均值的標準誤差0.424都略高于“參加培養”3.238,0.248。
獨立樣本檢驗輸出的結果包括方差齊性檢驗結果和t檢驗結果。方差齊性檢驗結果包括兩個假設:假設方差是相等和假設方差不相等。如果方差檢驗的結果是不顯著,選擇假設方差相等,報告上面那一行的t檢驗結果;如果方差齊性檢驗的結果顯著的,則選擇假設方差不相等報告下面一行的檢驗結果。由表8獨立樣本檢驗輸出的結果,萊文方差的檢驗中sig=0<0.05,說明這兩組數據的樣本方差有顯著差異,也即是說參加培養和未參加培養的最后考核成績的方差是不齊性的。再看均值方程的t檢驗中的sig(雙尾)=0<0.05,說明這兩個樣本方差存在顯著差異。差異的方向性,單側檢驗:
H1:未參加不高于參加
H2:未參加高于參加
對于教師來說,如果出現H2,參加課程成績反而下降的結果,所耗費的成本和損失是不能接受的。故做左側檢驗。三、結論
以上數據表明參加培養和未參加培養的學生第一次考核成績差別不大,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后,兩類學生最后考核成績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結合實際情況說明了勞動手冊融入餐旅類專業實訓課程在促進學生養成良好勞動觀念、形成良好勞動習慣的方面有著顯著效用。
由此可見勞動教育課程實施的效果明顯,可以通過完善后的餐旅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促使學生養成良好勞動觀念、形成良好勞動習慣。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Z].2020-03-20.
[2]雷虹,朱同丹.以學生為中心視域下高校勞動教育的意蘊解讀及路徑選擇[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38(3):134-138.
[3]周美云.軌跡·焦點·走向:勞動教育研究七十年[J].當代教育論壇,2020(3):106-113.
[4]張文彤.閆潔.SPSS統計分析基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中職生餐旅專業勞動教育實證研究”(課題批準號2020YQJK618)。]
責任編輯 朱守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