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主動學習,大膽交流,積極表達,同時還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合作學習是實現新課標要求的主要方式。所謂合作學習是指教師以建構的合作學習小組為基礎,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教學內容的教學方式。已有教學實踐表明,在英語課堂上應用合作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生借助合作小組成為學習英語的主人,充分發揮自主性,與組員積極互動,有效掌握學習內容、積累學習經驗、鍛煉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水平。目前,越來越多的教師受到新課標要求和合作學習價值的影響,應用合作學習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但是,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卻出現了諸多問題,影響實現合作學習價值和新課標要求。對癥下藥是解決教學問題、實現預期教學效果的主要途徑。所以,本文將具體介紹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合作學習問題,有針對性地介紹解決問題的策略。
初中英語合作學習的教學問題
合作學習小組的建立缺乏科學性
合作學習是以合作學習小組為載體的學習活動??茖W建立合作學習小組,是教師有效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保障。缺乏科學性地建立合作學習小組是影響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目前,大部分教師在建立合作學習小組的時候還在固守傳統,直接按照座次將學生們劃分到不同的小組中。眾所周知,班級座次一般是按照學生的身高或學習情況進行安排的。網上有這樣的戲言:“最前排是學霸區域,中間的是休息室,最后排是VIP區域”。如此很容易將同一發展水平的學生劃分成一個小組,不利于大部分學生有效學習。對此,要想有效地進行引導學生們進行合作學習,教師要科學地建立合作學習小組。
合作學習指導方法缺乏有效性
合作指導方法是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法寶”,也是教師教學引導性的具體體現。大部分初中生自主學習意識淡薄,英語學習能力不強,在缺乏教師指導時很難有效進行合作學習。尤其,當教師的合作學習指導方法不當時,學生們的合作學習不盡如人意。比如,教師在課堂上提出問題,給學生們一分鐘時間進行交流,在學生們交流后直接給出問題答案。如此指導合作學習的方法是較為機械的。而且,學生們是否在一分鐘內真正地進行了合作交流也有待商榷的。與此同時,教師根本沒有根據學生們的合作交流情況進行指導,出現“新瓶裝舊酒”的問題,白白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對此,要想有效引導學生們進行合作學習,教師要應用有效方法指導學生。
初中英語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可以從建立合作學習小組,指導學生合作學習入手,應用適宜的策略實施英語合作學習。
學生分層,建立小組
學生是進行合作學習的主體,也是教師實施英語合作學習教學活動的依據。新課標中圍繞升本教育理念,開展教學活動要求教師必須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學生的個性差異是實施分層教學的根據。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地驅動學生發展的主要方式。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可以將它們劃分為不同的層級,接著將不同層級的學生分配到一個小組中,由此建立“異質”小組,保證各個小組有不同層級的學生,從而使得較好層級的學生發揮榜樣示范作用,以自身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行為營造良好的小組氛圍,對其他層級的學生產生積極影響,驅動它們投身學習活動,實現協同發展。
教師在建立異質小組的時候應先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基礎、學習水平將它們劃分為不同的層級。其中,將學習態度良好,學習興趣濃厚,學習基礎扎實,接受能力強,學習水平較好的學生分為A層級;基礎不扎實,接受能力不強,學習水平中等,但學習態度良好,有較強上進心,有一定學習興趣的學生分為B層級;學習態度不良,缺乏學習興趣,學習基礎不扎實,接受能力不強,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分為C層級。在不告知學生分層結果的情況下,按照1:2:1的人數比例,將三分層級的學生劃分到一個小組中。
為提高學生們后期的合作學習效率,教師還可以根據各個層級學生的發展情況,設計不同的小組任務。例如,從B或C層級中選擇一名學生擔任本組的小組長起到領導作用,借此調動這個層級學生的合作學習積極性,使其主動投身合作學習活動中,端正態度,改正不良學習行為。小組長是根據B和C層級學生的發展實際情況進行調換的,如此肯定學生的發展情況,使學生獲得滿足感,增強進一步發展的欲望。A層級學生則始終作為是助手,幫助組長給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
有效指導,開展合作活動
合作活動是學生們合作學習的過程,有效指導學生們進行合作學習,是實現合作學習價值的關鍵。合作學習是學生們帶著學習任務進行交流、展示,逐步達成統一認知的活動。學習任務、合作交流、合作展示、達成認知和教學評價是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根據。所以,在實施英語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如此對學生們進行指導。
第一,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學習任務。明確教學任務是學生們合作探究的對象。設計教學任務的目的之一是使學生們通過完成學習任務理解教學內容,所以教學內容是教師設計教學任務的依據。在實施英語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把握教學內容尤其是教學內容要點,驅動學生們合作探究重點內容。
以“Wild nimals Giant Pandas”一課的學習為例。歸納文本段落大意是學生們整體認知文本的過程,也是學生們深入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階段。但是,B和C層級中的大部分學生很難用自己的語言歸納文本段落大意,直接影響了深入理解文本內容。所以,在實施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設計了合作學習任務,為學生們指出了自主閱讀和合作交流的方向,便于學生們進行合作學習。
第二,依據學習任務,自主合作交流。合作交流是學生們進行合作學習的具體表現,也是學生們獲得合作學習成果的關鍵。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各個層級的學生會踐行各自的責任。尤其在踐行責任的時候,碰撞思維,獲得任務結果,為教師進行重點點撥提供依據。同時,學生們在進行交流的時候,會自不覺地鍛煉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
仍以“Wild Animals Giant Pandas”為例。教師在提出閱讀任務之后,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進行計時,要求學生們在五分鐘內完成任務。時間限制使學生們產生了緊迫感,抓緊時間,再次閱讀,積極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小組長發揮帶頭作用,展示自己分段情況,就此與其他組員展開討論。其他學生展示不同的分段情況以及分段原因。學生說明原因的過程,其實是在概括段落大意,便于學生們順其自然地完成學習任務。A層級學生在整個交流活動中起到點撥、記錄作用。點撥學生們的分段情況,當整個小組無法達成統一意見的時候,做好記錄。實踐表明,學生們通過合作交流,碰撞思維,獲取了任務結果,為進行后續活動做好了準備。
學生展示成果,教師給予點撥
引導學生達成統一認知是使學生深入理解閱讀內容的關鍵。教師是學生達成統一的引導者,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是以學生的合作交流情況為依據的。學生展示交流成果,便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點撥。因此,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要在尊重學生的交流成果的基礎上給予學生展示成果的機會,針對展示的成果進行點撥,使學生達成統一認知,有效完成任務,提高合作學習效果。
還以“Wild Animals Giant Pandas”為例。教師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隨機點名功能,選擇某一小組展示交流成果并根據成果進行點撥。如果被選擇小組展示的分段情況存在問題,教師會直接引導其他小組成員展示本組的分段情況并說明原因,其他小組也可以按照如此方式展示本組的成果。通過一次次地展示交流成果及其原因,學生們一次次地分析文本內容,如此很容易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使學生能準確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教師對學生們良好的學習表現進行肯定,同時展示分段情況及段落大意。如此使學生達成統一認知,對文本內容建構整體認知,為深入探究文本細節內容做好準備。
進行生生互評,促進合作學習
教學評價是具有激勵性的教學“工具”。在參與小組合作活動的過程中,小組成員間進行了互動,彼此建立了了解。生生互評是學生們基于彼此了解而實施的教學評價。小組成員間的正確且積極的評價,不但可以使其他組員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還可以踐行其他的良好的合作學習行為,推動提高合作學習水平。對此,教師要在學生們完成課堂學習任務之后,指導它們就合作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學生們要以賞識組員的良好表現或進步之處為重點,就組員學習的不足之處提出建議,由此推動組員發展。
綜上所述,當前初中英語合作學習教學活動中存在著合作學習小組的建立缺乏科學性,合作學習指導方法缺乏有效性這兩大問題。要想有效發揮合作學習的價值,教師要針對教學問題,應用適宜的策略建構合作學習小組,給予合作學習指導,借此幫助學生有效掌握英語內容,鍛煉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