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小奕
關鍵詞:新媒體;廣播電視新聞;新聞寫作
廣播電視新聞的寫作原則
真實性原則
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內容包羅萬象,很多人都將廣播電視新聞視為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相較于新媒體新聞,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對新聞信息的審核更加嚴格,因此廣播電視新聞的真實性要遠遠高于新媒體新聞。在真實性原則下,廣播電視新聞寫作需要將真實信息看作寫作基點,嚴謹分析新聞內容,盡可能還原事件真相,避免出現過度夸大新聞事件等現象,這樣的新聞往往有著更強的新聞說服力。
獨特性原則
在新媒體時代,受眾獲取新聞的途徑非常多,廣播電視新聞為了能抓住觀眾眼球,讓更多人關注新聞內容,就必須對新聞內容進行細節上的打磨,保證新聞的獨特性。新聞可以看作對事件的一種總結,很多真實事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的社會情況與思想觀念。所以不管是從新聞質量還是新聞價值角度而言,廣播電視新聞都應該針對不同的新聞事件進行深入分析,并寫出符合事實且具有獨特性的新聞。
延展性原則
在新媒體時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讓新聞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人們只要借助網絡就能夠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獲取自己想要的新聞。對于廣播電視新聞而言,由于獲取第一手新聞的難度增加,所以為了確保新聞能夠吸引更多關注度,就應該在新聞延展性的原則下從多個不同的視角來對新聞內容進行分析,以此來提高新聞的質量。
新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寫作要求分析
保證新聞時效性
無論在什么時候,廣播電視新聞為了獲得最多的關注,都應該在寫作期間強調新聞的時效性。在新媒體的影響下,新聞寫作速度的快慢已經成為了新聞媒體的生命線。所以在進行新聞寫作時,務必要保證新聞的新鮮程度。為了提高寫作時效性,應該重點關注對當日新聞的采寫,而且在寫作期間還應該突出重點,這樣更容易讓人們及時發現新聞中的各種重要元素。對于廣播電視新聞而言,新聞的采訪與寫作息息相關,所以在獲得新聞信息的第一時間,就應該在心中醞釀新聞的寫作框架,以此來提高新聞寫作速度。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新聞類別的不同,提前準備各種寫作素材,這樣便可以利用素材進行新聞編寫。需要注意的是,新聞寫作想要保證質量,就必須傳達出新聞價值,高價值新聞不能利用拼接的方式進行寫作,否則將會導致廣播電視新聞表達意義不明確從而使人誤解。除此之外,為了讓新聞脈絡變得更加清晰,還可以對主題進行控制,通過縮小新聞主題,突出新聞的價值。
提高新聞可讀性
廣播電視新聞的可讀性將會直接影響到新聞質量。從選題出發,新聞報道的內容應該具體化,新聞報道的敘述與情節也應該盡量描寫得更加詳細。為了讓文章變得生動,還可以通過調整新聞結構來提高新聞的閱讀體驗。需要注意的是,廣播電視新聞需要解決“新聞腔”的問題,通過仔細斟酌每一個字,讓新聞變得更加通俗。與此同時,還應該深入挖掘新聞中的思想價值,并羅列更多事實依據,以此來讓廣播電視新聞的效果得到進一步提高。
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特征與寫作結構
通過對廣播電視新聞在新媒體背景下的特征與寫作結構進行分析,可以了解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的寫作方向,避免在不同類型新聞的寫作過程中,出現嚴重的寫作偏差。
新媒體背景下的廣播電視新聞特征
新聞受眾面廣泛
人們對廣播電視新聞的需求具有普遍性,若新聞內容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就可能會在短時間內直接成為全民性新聞。受眾面廣泛正是廣播電視新聞在新媒體背景下必須面對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傳統廣播電視新聞若要占據媒體優勢,就需要從新奇、專業等多個角度出發,通過打造自身的新聞特色,以此來吸引更多人的關注。除此之外,還可以拓寬新聞寫作的廣度,通過聚焦多個領域的熱點問題,拓寬受眾面,吸引受眾的注意力。
新聞素材增多
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素材越來越多,廣播電視新聞寫作期間能夠選擇的素材往往多達幾十種,因此新聞編輯人員只有挑選出價值觀正確且真實的新聞素材才能寫出質量良好的新聞。需要注意的是,在愈發強調新聞時效性的今天,很多新媒體平臺的新聞真實性都出現了下滑。對于廣播電視新聞而言,雖然新聞時效性是保障新聞影響力的生命線,但是仍然要強調新聞的真實性。只有在復雜的網絡環境下能夠有效甄別出新聞素材的真實性,才能成功守住新聞寫作的底線。若無法在新聞寫作期間保證新聞的真實性,就會導致新聞媒體積累的口碑不斷下滑。
開拓新聞傳播渠道
廣播電視新聞在新媒體的作用下,傳播渠道將會變得更加廣闊,任何新聞在互聯網傳播后,都有機會在短時間內成為當前最為火爆的熱點新聞。所以在廣播電視新聞傳播渠道日益增加的今天,在開展廣播電視新聞寫作時必須從時效性、真實性的角度出發,利用時效性來搶占市場先機,利用真實性來穩住口碑。
新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視新聞的常見寫作結構
倒金字塔結構
在新聞導語結束后,很多新聞都會選擇利用倒金字塔結構來盡快步入新聞主題,這種寫作結構會將新聞內容按照受眾的重視程度、新聞重要性等因素進行集中排列,因此這一類新聞寫作結構往往會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在新聞寫作期間,倒金字塔結構的寫作優勢在于能夠直接突出新聞重點,而且成稿速度非常快。一般而言,這一類寫作結構往往會在要求時效性的緊急新聞中使用。
時間順序結構
在導語結束后,時間順序的寫作結構將會從新聞發生之時便開始進行事件敘述,通過按照時間先后的順序來進行新聞寫作,可以層層推進新聞事件的進程并捋清新聞中出現的各種線索。相較于其他寫作模式,這一寫作結構往往更加趨近于人們接收信息的習慣。但劣勢則是重要內容整體靠后,無法第一時間被人們接收。
邏輯關系結構
利用邏輯關系結構進行寫作之前,需要提前了解新聞的整體內容,然后通過邏輯順序來組織筆墨,并安排寫作時的層次。一般而言,在這種寫作結構下,可以優先考慮寫作階段的因果關系,通過對每一段內容進行細致安排,可以讓新聞變得更加清晰。邏輯關系結構可以讓復雜的新聞事件直接呈現在人們的眼前,但是因為對邏輯要求相對較高,所以這種寫作結構往往需要花費更多的準備時間,如果是時效性要求較高的新聞,就無法利用邏輯關系結構來進行廣播電視新聞的寫作。
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寫作創新分析
通過對廣播電視新聞寫作進行分析,可以從寫作階段找出適合的新聞表達方式,在提高新聞寫作質量的同時,避免寫作時出現速度慢、抓不住重點的情況。
尋找新聞寫作切入點
廣播電視新聞在寫作期間,必須找到一個合適的新聞寫作切入點,因為新聞寫作切入點關系到整篇新聞的成敗。但從新聞角度出發,切入點的選擇應該考慮新聞價值,在保障新聞內容積極正面的情況下提高新聞的話題性,如果新聞切入點足夠獨特,還可以寫出獨家新聞。在選擇切入點時,應該保證新聞寫作切入點能夠體現出新聞特征與本質內容,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從觀眾視角出發,則應該滿足人們的好奇心,并保證新聞寫作切入點能夠被人們普遍接受。
尋找新聞寫作切入點時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方法:第一,居高臨下。采用居高臨下的方式尋找切入點時,不能糾結于新聞中的某個單點問題,只有從大局角度出發,跳出問題看待新聞事件,才能讓廣播電視新聞寫作變得更加流暢。第二,以小見大。這種寫作方式需要從小細節入手,以點帶面地表達新聞內容。新聞的本質就是小型信息的集合,所以想要面面俱到地完成新聞描述,往往很難體現出新聞的價值,這一類寫作方式一般在具有重點新聞的情況下可以發揮出極佳的效果。第三,多維視角。在面對復雜且龐大的重要新聞事件時,如果在寫作期間僅僅只是從單一的角度來進行新聞描寫,就容易給人留下新聞殘缺不全的印象,嚴重時還會造成誤解。所以在面對此類新聞時,可以更換新聞描述時的視角,從正面、側面等多個視角來進行全方位新聞寫作,以此來提高新聞的全面性。
廣播新聞寫作創新
廣播電視新聞可以分為廣播、電視新聞兩類,前者更加傾向于聲音報道,而后者則能從聲音、畫面、文字等多個角度來呈現新聞。在廣播新聞寫作期間,由于新聞需要通過口述來進行表達,所以必須重點強調新聞的寫作語言,即語言內容必須適合通過廣播的方式來進行傳播。廣播新聞既要保證口語化,又要保證規范化。口語化的語言能夠給人最好的聽覺體驗,而規范性的語言則能夠更好地傳遞內容,避免因為方言問題而影響到人們對廣播新聞的聽感。與此同時,由于每個人的發音方式都略有不同,所以還要盡量少用容易在口播中混淆的詞語。例如“注明”與“注名”“走進”與“走近”等,通過聯系上下文對廣播新聞進行調整,可以通過音調、詞語上的差別來消除可能出現的語言歧義。
相較于電視新聞,廣播新聞由于無法利用文字、圖片等方式在短時間內呈現出大量內容,所以必須保障廣播語言能夠簡潔明快,語言過于復雜將會消耗掉人們的耐心,質樸自然的語言文字將會給人帶來最為舒適的聽覺體驗。在廣播稿寫作期間,應該盡量多用具體形象的事物來代替枯燥的數字,通過提高廣播新聞的“畫面感”,讓新聞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在此期間,還可以借助比喻來讓人們對新聞的認識變得更加深刻。例如“該鉆井隊每年要鉆井約9000米”,為了加深印象,就可以額外添加一句話“相當于鉆井隊每年能夠打穿一座珠峰”。通過利用文字將語言細節化,可以讓人們對新聞的印象更加深刻。除此之外。廣播稿必須力求短小精悍,長語句、長段落往往需要念很久,只有將篇幅壓縮在合理范圍內,并突出新聞中的重點內容,才能讓新聞獲得人們的認可。
電視新聞寫作創新
電視新聞在寫作期間,不僅要考慮文字是否精練,還要確保新聞信息能夠直觀呈現在人們的面前。電視新聞大致可以分為口播、圖片、影像、字幕四類,其中口播新聞主要面對的是簡訊、文件類新聞的播報,因此在寫作期間要盡量精簡文字。而圖片新聞則多數要加入帶有沖擊力的圖片,所以在寫作時要考慮文字與圖片的契合度。影像新聞要結合一段影像來匹配報道內容,所以要跟著影像的節奏來進行寫作,要通過語音來為影像提供補充,在寫作時要避免聲音畫面不一致的情況發生。字幕新聞則要利用最簡潔的文字來集中表達新聞內容。
通常情況下,電視新聞一般可以先采訪,然后結合畫面來進行文字寫作,所以電視新聞將會受到畫面帶來的限制。作為利用多種要素來呈現內容的新聞形式,可以根據畫面表現力來開展新聞寫作。當畫面表現力不佳時,可以將文字稿作為新聞主體,通過加強文字敘述能力來幫助人們了解新聞內容,此時在寫作中要考慮邏輯、結構是否嚴密。如果畫面表現力極強,則可以適當減輕文字的描寫,通過簡單的文字解釋加觀眾引導,可以進一步增強畫面表現力。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新聞,在寫作時要采用不同的風格。例如紀實類新聞就要重點關注文字是否足夠樸素,而娛樂新聞則可以通過適當的夸張表現手法來提高新聞對人們的吸引力。由于不同情況下所采用的新聞寫作方式各不相同,因此必須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新聞稿件的寫作,否則將會影響到廣播電視新聞的寫作效果。
總而言之,在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新聞寫作必須通過創新來提高新聞質量,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應該堅持真實性的寫作優勢,并從多個角度來開展新聞寫作,以此來提高稿件的整體質量。相信隨著更多人意識到廣播電視新聞寫作的重要性,新媒體時代的廣播電視新聞將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