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能華
摘? 要:在幼兒園開展勞動教育,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對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目前由于教師開展勞動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單調、家長對勞動教育認識片面化、幼兒勞動意識淡薄等問題,使幼兒勞動教育的開展不盡如人意,暴露出很多問題?;诖?,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亟須更新觀念,增強勞動教育意識;整合資源,豐富勞動教育形式;家園合力,培養幼兒勞動習慣,發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關鍵詞:幼兒勞動教育;存在問題;優化策略
勞動教育是一個人優秀品質養成的奠基工程。在幼兒教育階段,勞動教育具有重要意義,良好的勞動教育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幼兒教育工作者要重視勞動教育的開展,使幼兒從小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但是,如今大部分家長不重視幼兒的勞動教育,導致幼兒動手操作能力較差、勞動意識淡薄,未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對勞動成果的認知不明確。加之幼兒教師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幼兒勞動教育形式化、邊緣化和功利化,使幼兒勞動教育的提升與深化面臨多方面的阻力。基于此,找準幼兒勞動教育中問題的根源,積極探尋優化策略,是目前需要每位幼兒教育工作者認真研究的課題和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結合幼兒教育工作實踐,就此話題談一些思考。
一、開展幼兒勞動教育的意義
1. 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優秀品質
在日常的幼兒園活動中,我們常常會發現有很多幼兒由于活動內容比較復雜而產生抵觸情緒,有些幼兒甚者直接放棄了活動,這種情況不利于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而開展勞動教育,能使幼兒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困難,并能在勞動中體驗勞動者的辛苦,懂得珍惜勞動成果,從而學會感恩,養成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品質,助推其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2. 有利于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
首先,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教師可以讓小班幼兒自己穿、脫衣服,或是將玩具放回原處;讓中班幼兒自己動手疊被子,制作簡單的手工作品;讓大班幼兒種植花草、打掃教室衛生等。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教育,培養幼兒的勞動技能,提升幼兒的實踐能力,為他們以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其次,提升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當前,大部分幼兒在家基本不參與勞動,有很強的依賴心理。在入園初期連基本的吃飯、穿衣都無法獨立完成。在此情形下,開展勞動教育就顯得更為重要。通過教師的引導及多樣化勞動教育的開展,能夠提升幼兒的自我管理能力,使他們學會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進而緩解幼兒對教師和家長的依賴心理,促進幼兒獨立自主地發展,有利于其后續的學習和成長。
最后,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勞動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是促進身體技能協調合作的綜合性活動。通過自己扣扣子、系鞋帶,為花園里的花草澆水、松土等,能夠促進幼兒身體動作的協調發展。教師指導幼兒做簡單的手工,在提升幼兒動手能力的同時,還可以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使其心靈手巧,進而提升幼兒的創造性。
二、幼兒勞動教育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師開展勞動教育的形式和內容單調
首先,開展勞動教育的形式單一。大部分教師采取講勞動故事,或是帶領幼兒參加簡單勞動,又或是在游戲活動中進行角色扮演的形式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然后總結勞動過程,強調勞動的重要性。這些勞動教育形式雖然操作性強,但是長期這樣做會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漸漸產生厭倦心理。其次,勞動教育內容缺乏系統性。很多教師缺乏專業知識與技能,不懂得應該如何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平時開展的活動與勞動教育相關性較低,碎片化的勞動教育不利于幼兒系統地學習,使幼兒勞動教育開展得不順利。
2. 家長對勞動教育認識片面化
從家庭教育情況來看,大部分家長在幼兒的智力教育方面投入了很多,但是卻忽視了勞動教育,沒有認識到勞動教育對幼兒全面發展的促進作用,在無意中剝奪了幼兒參與勞動的機會。家長普遍認為孩子小,無法承擔家務勞動,或者擔心孩子因為做家務受傷,而承擔了本應該由幼兒自己做的事情,導致幼兒自理能力缺失。這種認識是片面的,也是錯誤的,不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3. 幼兒勞動意識淡薄
由于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導致大部分幼兒缺少勞動教育的機會,在幼兒入園時顯現出了諸多問題:有的幼兒不會用水杯喝水,仍哭著用奶瓶喝水;有的幼兒自己不會穿、脫衣服;有的幼兒玩完玩具后亂扔、亂放等。由于幼兒平時在家缺乏勞動,導致幼兒勞動意識淡薄,不知道也不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對教師和家長的依賴性較強,自理能力較差。
三、優化幼兒勞動教育的策略
1. 更新觀念,增強勞動教育意識
為了更好地開展幼兒勞動教育,教師和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將幼兒勞動意識的培養落到實處,有意識地組織幼兒開展有益的、內容豐富的活動。目前,雖然大部分教師和家長在潛意識里都清楚要讓幼兒多動手,自己能做的事情盡量自己去完成,但是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其仍然把勞動視為一種“可有可無”的活動,教師和家長代替幼兒完成手工制作,代替幼兒打掃衛生,給幼兒穿、脫衣服,整理被褥等。殊不知,教師和家長的這種做法不僅使幼兒失去了一次勞動的機會,更失去了一次智力發展、心理發育的機會。因此,教師和家長要讓幼兒積極參與到勞動中來,從小樹立幼兒的勞動意識,給幼兒創造更多勞動實踐的機會,促進幼兒的智力發展、心理發育和性格養成,為幼兒的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 整合資源,豐富勞動教育形式
勞動教育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教師應當整合多方教育資源,豐富勞動教育的形式,為幼兒創造更多的勞動實踐機會,讓幼兒參與勞動,增強幼兒勞動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例如,教師可以借助一日活動開展勞動教育,讓幼兒與教師一起準備活動器材;午餐時為同伴分發餐具;午睡后自己獨立穿衣服、整理被褥等,逐步增強幼兒的勞動意識,提升幼兒的勞動技能。教師也可以讓幼兒參與活動前的準備工作,游戲中可以當志愿者為同伴提供服務,游戲結束收拾器材并放到原處等,增強幼兒的勞動意識。教師還可以在勞動節帶幼兒到花園去,給花澆水、施肥、除草等,讓幼兒在勞動中鍛煉身體,在勞動中學會感恩,在勞動中體驗快樂。
3. 家園合力,培養幼兒勞動習慣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不需要過早開始勞動,以至于幼兒在家不做家務勞動。基于此種情況,教師要與家長取得溝通聯系,向家長講解開展幼兒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建議家長讓孩子在家時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培養幼兒熱愛勞動的習慣,鍛煉幼兒的勞動技能。例如,讓幼兒給長輩端茶遞水、揉肩捶背,幫忙擦桌子、扔垃圾、摘菜,整理自己的玩具、學習用品、衣物等,有效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教師還可以倡導家長利用節假日帶領幼兒參觀各種勞動場所,讓幼兒了解不同行業的工作性質,明白勞動無貴賤之分,培養幼兒尊重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良好品質。
四、結束語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開展幼兒勞動教育有十分積極的現實意義。作為新時代的幼兒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認識勞動教育的重要性,運用多樣化的手段將勞動教育落到實處,在幼兒幼小的心靈中播下“勞動最光榮”的種子,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勞動,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參考文獻:
[1]劉晶晶. 幼兒園勞動教育的現狀及對策探究[J].教育觀察,2021,10(20).
[2]魏海英. 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的策略[J]. 基礎教育研究,2021(8).
[3]賈翠嬋. 幼兒園實施勞動教育的途徑[J]. 基礎教育論壇(下旬刊),2020(12).
[4]李燕. 幼兒園勞動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研究[J]. 安徽教育科研,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