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亞兵
摘 要:英語在初中階段非常重要,初中教師想要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就必須借助有效的教學方法,而課堂提問就是英語課堂中非常有效的策略之一。興趣是最好的學習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能夠不斷深入學習。在教學中,教師應當走進學生的生活,尋找學生的興趣點,由此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的思考,逐步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綜合能力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倡導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英語學習活動觀,學生需要在教學活動中獲得、評判文章的意義,同時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情感態度等。問題,是課堂思維深度的核心所在,要求教師善于在教學中提出有層次的問題,從理解到應用,從分析到評價,形成問題鏈,從而引導學生的思維由低階向高階穩步發展。《譯林》牛津英語教材提供了豐富的話題,有助于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學科育人目標。因此,課堂提問應源于教材、基于生活、面向現實,以立德樹人為宗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拓寬視野,最終形成學科核心素養。
一、課堂提問技巧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啟發式教學是新課改的重要方面,其重點有兩個方面,一是提問,二是指點。在課堂中,有效的提問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同時還可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增強師生互動,幫助教師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1]。在英語課堂中,提問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夠將英語知識串聯起來,幫助學生“向前記憶”,此種提問是一劑回憶催化劑,能夠使學生迅速找到問題的癥結,強化學生的記憶力。此外,提問還具有一定的啟發作用,能夠將教與學統一起來,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加深印象,提高對知識的關注度。此外,提問還具有一定的鞏固作用。初中英語學習難度雖然不高,但英語知識點眾多,加上語法體系龐大,有很多較為瑣碎的知識,學生很難長期記憶。而課堂提問則能夠起到追本溯源,舉一反三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有效鞏固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二、初中英語教學中的課堂提問策略
問題設計合理化,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問題是活躍思維的源頭,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才能夠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中。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設計問題時,應當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由此推動學生的發展。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出發,保證問題的難易恰當,由此形成完整的結構系統[2]。
例如,在教學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下冊 Unit5 Good manners的Reading “When in Rome”時,教師可按照文章主題“ 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結合文章內容設置問題,如 “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the manners in the UK?”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來進行思考。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就能夠圍繞“The different cultures of greeting”來表達自己的感想,在深入理解文章含義的基礎上獲得更加真實的體驗。通過這些問題,能夠引導不同階段的學生深入到教材中,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英語教學中,不同環節需要設計不同的問題,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學生主動投入到教學過程中。
而在學習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The fashion show”時,教師可預留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瀏覽課文,隨后結合課文講述的主題來提問,教師設計的問題必須與文章核心內容一致。提出問題后,教師可帶領學生逐一攻克難題,經歷了解答問題的過程,學生就能夠理清文章脈絡,了解文章的大致含義。英語教學是逐步深入的,在設計問題前,教師需按照從易到難的順序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提問方式多樣化,吸引學生的眼球。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學習的樂趣,教師就應當采用多樣化的提問方式,如導入式、疑問式或判斷式等,還可引入一些開放式問題,讓學生充分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進行思考,幫助學生鞏固英語知識。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未知事物總是充滿熱情,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需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點,只有抓住學生的興趣,才能夠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夠集中注意力,認真思考問題,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8B Unit 8 A green world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設計如下問題:“Can you tell me the ways to live a green life ?”對于這樣的問題,學生可能只會給出諸如plant trees等較為普通的答案,此時教師就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集思廣益,這樣一來,學生給出的答案就逐漸豐富了起來,如“choose public transport”等,隨后教師可繼續追問:“Why do we ride bicycles?”對于此類問題,學生也給出了一些補充,如“reduce pollution”,不僅如此,學生還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鞏固了“We can...to...以及We can do...by doing...”等句型,順利掌握了本課重點。
課堂提問的合理化,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提高課堂的靈活性,設計出的問題應當具有靈活性,同時還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問題進行及時調整,結合多種提問形式,明確學習主體與要求,幫助學生整理思維[3]。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青春期,思維較為靈活,對新鮮的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加上現代科技迅速發展,學生接觸的信息范圍較廣。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當按照學生的具體需求采用科學的提問形式,重點突出提問的合理性。在英語教學中,應當做到各類問題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如此便可增強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且還能夠通過問題的練習實現對知識的掌握與鞏固。
例如,在教學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上冊“ TV programs”時,在教學前,教師可先了解一下學生非常喜愛的電視節目,按照學生的興趣點來調整教學內容,如教師可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他們喜愛的節目片段,隨后提出問題如:“What TV programs do you like to watch?”從學生的愛好著手,引入新課,就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在課堂中的地位,幫助學生積極投入到英語學習活動中。再比如,學習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下冊“Life in mars”時,因為本節課的內容較為抽象,學生對于火星不夠了解,在學習本節課的內容時具有一定的困難,嚴重影響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前可通過視頻為學生介紹與火星有關的知識,還可將火星與地球的生存環境進行對比,說一說兩者的異同點,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
總之,在英語課堂上,想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就可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在設計問題時,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提問的內容與方式進行調整,由此便可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使學生專心致志地學習英語知識,如此便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林錫欽.淺析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技巧——新課標下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提問策略[J].廣東科技,2013(12).
[2]李穎.英語閱讀教學中以有效設疑發展高階思維的探索[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17(Z2).
[3]李丹.談多樣化提問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以英語寫作教學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18(33).
編輯/陸鶴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