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古國,中國畫一直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國畫和書法在我國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歷史悠久的中國畫是中國文化的精華,而書法線條對中國畫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因此以書法線條對中國畫的影響為主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希望可以總結出書法線條對中國畫的影響。從而更好地分析中國畫的藝術價值和繪畫方式。
關鍵詞:書法線條;中國畫;繪畫研究;藝術價值
書法和中國畫作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二者之間一直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自古書畫不分家,書畫不僅展現了我國獨特的傳統藝術,同時也記錄了書法與中國畫的發展與革新,只有深入研究書法線條對中國畫的影響,才能更加深入地探究中國畫的繪畫方法和具體的藝術價值。由此可見,了解書法線條對中國畫研究學者來說至關重要。
一、中國畫中線條呈現的重要性
在中國畫的創作過程中,線條不單單表現出繪畫對象的形態、數量、色彩和方向等,其中更蘊含著獨特的精神。傳統的中國畫作品幾乎都是通過書法線條來體現作品美感的,書法線條的水平是判斷一幅中國畫作品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如果工筆畫線條代表楷書,清秀,明朗,干凈,那么寫意潑墨就是書法中的行草和狂草,線條呈現的形態婀娜多姿,酣暢淋漓。不同的線條在繪畫中體現了不同的藝術風格,也表達了畫家對生活的不同感悟。從書法線條的角度研究中國畫的藝術價值和繪畫方法,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了解繪畫者所要表達的真實感悟和內涵,進而更好地理解畫中所要展現的意境。由此可見,中國畫中的線條呈現對研究中國畫至關重要。
二、中國畫與書法線條的關系
(一)古人定義下的中國畫線條
早在《古畫品錄》中,南齊的謝赫就曾提出過“骨法用筆”的理念,這是古人對中國畫線性表達基本的品質要求,同時也將中國畫線條和書法進行了初步結合。線條不僅體現了畫家用筆的力度、意境、風格和品位,同時也體現了畫家對藝術的追求。書法線條對中國繪畫的影響極其深遠,古人認為書畫其實是一體的。中國楷書的基本筆法“永”字八法——側、勒、努、策、掠、啄等,也是畫法中的基本筆法。因此,在古代,繪畫者必須對書法有一定的了解,要“明八法而通六法,乃筆勢筆趣之轉運”。也就是說畫家要通曉書法的“永”字八法,遵循謝赫提出的六法,才能在繪畫中靈活用筆。在南朝劉宋時期,宮廷畫家陸探微就已經正式將書法入畫,謝赫在《古畫品錄》中對其有高度的評價,將其列入第一品。后世在鑒賞陸探微的繪畫作品時,都爭相稱贊他的作品不僅展現出了骨法用筆的美妙,同時在線條上也帶有無與倫比的陽剛之美,為作品注入了不竭的生命活力。由此可見,書法線條與中國畫關系密切,且不可分割。
(二)繪畫書法一脈相承
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是中國文人畫成熟的標志。詩、書、畫、印一體是中國文人畫的典型風格。在古代,女子想要展示自身的才華需會琴棋書畫,由此可見,書和畫在古代文人雅士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書法和繪畫是一脈相承的,許多畫家在完成一幅繪畫作品后,需題上一首詩詞,印上自己的墨寶才算完整。中國畫的繪畫手法和書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要將全身的力量都付諸筆端,這樣才能得到力透紙背的效果。中國畫中的“畫”,指的并不是“寫畫”,而是一種另類的“心畫”,是為了表達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和情懷。如《八十七神仙卷》,這是一幅運用白描手法的代表作品,畫中根據等級通過列隊的方式畫出了87位神仙,每一位神仙的造型、神情都是不同的,繪畫線條也比較清晰,下筆蒼勁有力,灑脫自然。整個作品向人們展示了無窮無盡的生命力,人物排列疏密得當,畫面宛如仙境。整幅作品沒有任何的著色,卻給觀者以強烈的視覺沖擊,這就是將骨法用筆運用到一定程度的表現。北宋宗教畫家武宗元所繪制的絹本白描長卷《朝元仙仗圖》,稱得上是線條運用達到登峰造極的代表作之一,將線條的完整性、表現性和準確性運用到了極致,為世人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中國畫的線條描繪基本都是通過中鋒用筆而實現的,用筆不同,風格就不同。
在工筆繪畫時,用筆勾勒線條的過程中應該做到張弛有度,保證一定的流暢性。面對任何長度的線條時,都要牢牢把握筆桿的節奏,并體現出相應的露鋒和藏鋒,這樣才能讓整幅作品更有張力。這樣繪畫也才能夠更好地展示生命氣息,充滿神形兼具的魅力藝術。在我國古代繪畫作品中,通常越簡約的畫,就越蘊含著畫家的心血和藝術追求,畫家都特別重視線條的力度。中國畫的墨法和筆法存在緊密的聯系,書畫一體,因此書法線條在繪畫藝術的發展和成熟的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如果繪畫者沒有掌握書法的用筆法則,就很難讓繪畫生動、準確、惟妙惟肖。因此在繼承和發展中國畫的同時,應該不斷吸收歷史傳統給我們的藝術養分,不斷修煉自身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將中國畫更好地傳承下去。
三、書法線條對中國畫的影響
(一)書法線條對中國畫藝術精神的影響
在藝術發展的同時,人類生活也在發生著變化,書法藝術的變化也體現出了我國社會的變化,不僅帶有時代的印記,還能明確反映出我國歷史文化的變革??v觀我國書法的發展歷史,逐一經過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階段,書法發展的本質就是一種符號語言的系統化、規范化。在我國繪畫發展的歷史中,書法線條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國文字本身就是以繪畫的方式進行展現的,屬于象形文字。象形文字就是一種圖畫文字,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人們為了方便記錄,將一些行為刻畫下來,最終就形成了象形文字,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和演變,才形成如今的文字。甲骨文的文字和繪畫有著密切的關聯。盡管在發展歷程中,書法結構、筆觸等都發生了變化,但和繪畫依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畫家在進行繪畫創作的過程中,會通過對線條的變化處理表達自身的情感,而書法作品亦是如此。中國畫在我國藝術史和文化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國畫創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書法創作的影響,和書法密切相關。例如唐代王維的繪畫作品有“畫中有詩”的美譽,這很鮮明地體現出了書法對繪畫的影響。書法線條不僅構成了不同風格的中國畫作品,在繪畫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同樣也是影響我國藝術發展史的重要因素。
(二)不同時期書法線條對中國畫的影響
中國畫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在漫長的歲月中,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中國畫受書法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呈現出了不同的藝術特點。原始社會時期,畫大多是刻在墻壁、巖石以及彩陶之上,是為了記錄重大的活動或事件,因此線條處理較為清晰,通過簡單的線條勾勒出畫面,讓事件展示得更加完整和形象。這一時期的中國畫較為具象,且線條也較為簡單明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魚紋、人面紋等。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各種思想流派大放異彩,這一時期的書法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因此繪畫也更加有韻味。這些思想豐富了我國傳統藝術創作的底蘊,為我國繪畫藝術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使其成為我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形式之一。秦漢時期,我國的繪畫也進入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繪畫種類發生了變化,但從總體來看,繪畫線條的特點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仍然常用挺拔有力的線條,以此來勾勒人物場景。隨著歷史的不斷發展,繪畫從記事功用中脫離,逐漸變成了獨立的藝術品,繪畫內容也不單單是情景再現,更是畫家的思想寄托,因此繪畫的題材也開始日益擴大,線條的展現形式也隨著書法的發展變得越來越豐富。
(三)書法線條在中國畫中的應用
1.創作形式上的應用
在中國畫繪制過程中,很多畫家會融入一些書法創作手法,如很多宋朝的畫家會將繪畫和書法進行有機結合,將書法中的各種筆法應用到繪畫創作中,使繪畫作品呈現出大量的書法意趣。隨著社會文化的發展,文人雅士追求詩書畫印一體,一幅繪畫作品要有題詞,有書法,有繪畫,有印章才算完整。由此可見,想要繪畫技術好,就一定要精通書法。著名畫家徐渭在進行寫意畫創作的時候,以草書入畫,別開生面,將文人畫提高到一個全新的高度。這也是書法線條在中國畫創作形式上的具體應用體現。
2.藝術形式上的應用
從書法的藝術角度來看,線條是最主要的展現形式之一,同時也是書法藝術的核心。在我國繪畫藝術的發展過程中,書法中書法線條的處理方法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在書法創作中,創作者便是通過線條的變化展示不同的情感,而在中國畫中,對線條進行合理的處理能在很大程度增強作品的藝術氛圍,烘托情感表達。例如寫意畫中,書法線條就有很好的表現。將書法線條融入繪畫當中,可以更加直接地表現出畫家的實際情感,通過筆鋒、筆觸等的處理,豐富繪畫內容,提高繪畫藝術水平。如吳昌碩的《墨梅圖》,通過不同的線條展現不同的梅花,在有效表達出自身情感的同時,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這不僅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有效提高了作品的價值,為作品欣賞者提供了更好的審美享受。
四、書法線條在中國畫中的未來發展
中國畫的造型和線條和西方繪畫存在較大的差異。中國畫并不是依靠畫面的明暗來塑造作品,而是依靠獨有的造型和線條來完成,這對畫家的造型水平要求較高。對于繪畫對象來說,中國畫線條具有去偽存真、由表及里的特征,換言之,中國畫的創作過程就是畫家深入了解客觀事物之后的再創作過程。西方繪畫作品主要側重于光、色、體、面等的變化,而中國畫則是側重于用線造型,形成獨有的風格韻味。中國畫在運筆方面對筆力的要求很高,要以恰當的筆力畫出合適的線條,彰顯作品的藝術魅力。中國畫在塑造藝術形體的過程中,具有較高的概括性和簡練性,這也是中國畫獨有的風格特征。中國畫的線條運用并不局限于造型方面,在漫長的藝術發展歷程中,中國畫線條融入了許多情感色彩,這是畫家情感和技術的融合,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藝術。從繪畫技巧和筆墨技法角度來看,中國畫創作應用到的筆、墨、紙、硯、水等,都要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同時還要通過對水墨、筆法等的不同運用,呈現出千變萬化的效果,形成豐富的繪畫語言,以達到完美的繪畫效果。其中的要點就是通過毛筆勾勒出流暢的線條,給人以絕佳的藝術體驗,繪畫語言的精髓正在于此,這也是判斷畫家繪畫素養的重要依據。在中國畫千百年的發展歷史中,線條的運用也賦予了中國畫特有的藝術特征和魅力,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畫作品的藝術性。
對于中國畫而言,線條不僅是用來勾勒物體輪廓的,同時還蘊含著一定的生命力,如畫家的藝術追求和情感傾向等,能很好地反映出畫家的內心世界。由此可見,在中國畫創作過程中,完全可以加強中國畫和書法線條的結合,通過書法線條增強中國畫的藝術美感,提高作品的藝術價值,這對于每一位畫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廣大中國畫創作者應該充分認識到書法線條在中國畫創作中的重要性。從古至今,書法和繪畫一直都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二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因此,在創作和欣賞中國畫的過程中,應該合理運用書法線條的思維,從根本上提高自身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創作能力。
五、結語
作為中國畫重要的造型手段,書法線條在繪畫中具有非凡的藝術魅力,對提高中國畫的審美和藝術價值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線條是中國畫的靈魂,中國畫自古以來與書法就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二者密不可分,緊密相連,共同發展。中國畫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藝術形式,在書法的影響下,不僅內容不斷豐富,藝術價值也在不斷提高。因此,想要更好地傳承與發展中國畫藝術,首先就要重視對書法的鉆研和學習,掌握書法線條的筆法,從而更好地利用其獨特魅力發展別具一格的中國畫藝術,借助線條的轉換,更好地表達情感、理念以及精神追求,進而促進中國畫更快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杉.書法文化在信息界面中的體驗設計研究[D].成都:西華大學,2021.
[2]許亞彪.書法線條對寫意中國畫的影響探究[J].美與時代(中),2021(3):32-33.
[3]梁和瑄.中國畫與書法的關系分析[J].牡丹,2020(22):55-56.
[4]朱佳瑞.中國畫線條獨立性審美研究[D].西安:長安大學,2020.
[5]楊影.中國畫造型研究[J].今古文創,2020(14):78-79.
[6]白楊.書法線條美及其在中國畫中的運用[J].藝術探索,2012(2):85.
[7]魏曉娟.淺析書法線條美在中國畫中的運用[J].青春歲月,2015(4):136.
作者簡介:
張綾琦,廣州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