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奇志
新課程標準隨著時代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改變,以確保新課程標準的變化與執行更合理、高效。根據新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對教師和學生的素質要求也相應地提高,廣大教育工作者應高度重視,積極投身于教學工作,制訂并調整教學方案,以適應新課改需要。根據當前英語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從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轉變觀念等方面入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協同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綜合能力,對學生未來成長和發展而言具有重大意義。鑒于此,本文就結合核心素養視角,進一步分析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現實意義,并結合初中英語教學現狀,提出了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有效建議,希望能強化初中英語綜合教學改革效果。
一、初中英語教學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實際意義
(一)滿足學習剛需
首先,在當前階段,英語核心能力的培養可以使初中生在這一時期的學習需求得到發展。在初中階段,英語核心能力包含了學生自主性、邏輯思維、語言表達和文化基本能力。邏輯思維是指接受信息后學生的思維水平,而語言表達是對學生進行語言資料和信息輸入、輸出的重要工具。文化核心素養是影響學生跨文化交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培養核心素質之后,學生能夠運用流暢的思考方式和科學的表達方式突出英語學習效果,獲得更理想的英語學習效果。
(二)提升未來發展空間
英語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重視的一門學科,學習英語對學生日后發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實施核心素質教育,是保證初中學生今后發展的重要條件。首先,自主學習可以使學生脫離對教師的依賴。其次,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使學生在未來的社會環境中,更好地適應和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
二、初中英語聽、說、讀、寫教學中的問題
(一)語言環境的缺乏
目前,大多數中學英語教學存在著嚴重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問題是缺乏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教育理念。由于缺乏專業技能,很多教師在課堂上不會用英語來回應學生反應,即便有些教師有了創意,想要在課堂上加入英文會話,但中英兩種語言的復述方式會影響到學生口語水平。其次,一些學校的教師由于思想上的落后,受應試教育影響,把重點放在了閱讀和寫作上,而忽略了聽說、讀寫之間的平衡發展。
(二)指導形式過于單調
因一些英語教師思想觀念并不成熟,無法充分理解英語聽說讀寫一體化教學的重要性,所以并不會把太多精力放在說教方案和指導策略優化設計上,這就導致了傳統聽說讀寫課堂太過單一,最典型的就是學生在聽力訓練中,只能依靠教師學習,而教師并未做有效擴展,也未設計有趣的聽力課程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重復的聽力練習會讓學生感到異常無聊,從而降低學習熱情。
(三)教師不夠重視
如果教師沒有認識到聽說讀寫綜合教學的作用,那么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就會遇到一些問題,教師對學生聽力訓練結果漠不關心。同時,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更談不上進行深入糾正和引導。如果學生感覺不到教師的關心,那么其就不會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學習中,英語學習熱情和斗志也會因此逐漸消失,英語整體學習習慣和綜合素質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三、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聽、說、讀、寫教程策略
(一)可視化工具銜接聽說教學,有效培養英語思維品質
首先,在實施英語聽說一體化教學之前,教師應分析二者的緊密聯系。口語則是英語語言能力的表現,是學習者接受語言信息、思考、加工、轉化為輸出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英語聽說一體化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聽力練習加強口語意識,通過口頭輸出把聽力輸入的信息轉化為內化,保持二次學習和訓練效果,提高整體語言應用能力。在理解了這一點后,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思維素質,使其能夠用好的思維方法去學習聽力和口頭表達的內容,并通過擴展思維能力來提高學生聽說能力。此時,教師可以利用可視化的手段,作為聽、說、讀、寫結合的銜接點,培養學生的高級思維能力。例如,教學“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但 Section A的1 b~1 c中,聽力練習模塊是英語聽力教學的重點。在1 b聽力教學之前,教師會先教學生如何制作思維導圖,讓學生在聽之前畫出幾張簡單的思維圖,再把這些內容匯總到一張導圖上,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聽完課程之后,把所有重點都記下來。運用此視覺化教學工具,可以加深學生聽力技能,保持其最佳聽力效果。思維導圖可以在學生聽的時候簡單地畫出來,所以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引導學生把聽到的內容完整地表示出來。然后,按照1c要求,進行口頭培訓,在此基礎上,思維導圖將會成為語言和語言的銜接,通過語言表達,提高語言表達中的固定思維能力。另外,通過閱讀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理順英語語言表達思路,掌握與河流污染有關的關鍵內容,并將污染的現狀、原因與治理措施的因果關系一一列舉出來,參考導圖,保證口語交流邏輯性,有效地錘煉學生思維素質,提高聽力訓練效果。
(二)信息技術擴充教育資源,綜合培養文化品質
教師要擴大聽說教學資源使用范圍,充實聽說教育資源,以實現核心素質指標,并從整體上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另外,大量的聽說教學資源可以在課外活動中提高學生聽力能力,豐富學生口頭交流材料和內容,從而保證學生的聽說能力有所提升。例如,在講解“I think that moon cakes are delicious”時,教師除了要重視1 a~2 c的聽力和口語訓練以外,還需要通過網絡查找有關中西方節日的輔助性音頻,進行聽力訓練展開教學。輔音資料的搜集,應多涵蓋各種發音資料,例如美音、英音等,使學生在聽課時,不但可以獲得中西方節慶活動的口語資料,而且可以主動了解各國、區域的發音情況,有效提高聽力敏銳程度。同時,通過模仿不同語音特征及學習規則,從而獲得更加多樣化、專業化的語音語音技能。這種資源擴展的過程,可全方位培養學生文化素質,讓學生通過聆聽課后資料,了解中國和西方節日的文化元素和行為,從而提高學生文化素質。然后,在英語口語訓練中,可以從客觀角度,綜合地表達出所聽到的文化因素和行為,從而提升對優秀文化的欣賞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格局。
(三)情境拓展聽說訓練途徑,發展自學語言技能
在全面開展聽力教學時,教師可以把情境活動當作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把核心素養培養落實到學生自主學習和語言能力雙重需求上。例如,在“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聽力練習中,教師要求學生在這一部分進行聽力探究,以便更好地完成口語教學,并盡可能多地進行有意義的情境活動。在聽之前,可以先讓學生集中于聽音頻中所提到地方的建筑物名字和位置等,并能夠通過聲音了解到專業人士發音、節奏和其他口語特點。在進行聽力培訓后,學生可以將所獲得的知識填入2 b單元的表格中,并與口語教學緊密結合。教師引導學生參加情景活動,讓學生模仿從聽力中獲得的各種知識,創造出良好的生活環境。這一過程中,每個學習小組都需要制定一份地圖和路線圖,將所有相關的建筑和位置都清楚表示出來。這樣一來,學生即可輕松地進行口頭交流,利用自己所學關于建筑物和地點的語言知識,形成交際能力,并模仿專業人員的發音特征和節奏,提高自身交際能力。該課程要求學生自主地分析聽力和教材,并從中吸取語言知識,建立口頭交流的表達方式,并以核心素質為依據,全方位地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語言應用能力。又如,教師在講解“because引導原因狀語從句”這一內容時,即可在教學課堂上借助信息輔助教學技術為學生播放一段《瘋狂動物城》電影作品之中的片段,片段之中有這樣一段:“There are some new recruits with us I should introduce, but Im not going to because I dont care.”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劇情進行角色扮演,用英語進行對話,通過視頻情境的展示,使得學生對這一知識點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
(四)學與用有效結合,促進英語聽說整合
有效的英語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而英語教學中的核心素養則需要在課堂中加強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和發展之后,學生思維能力和創造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為了使中學英語教學得到有效的實施,必須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在課堂上尊重學生主體性,重視學法和運用相結合,使學生既能“學”又能“用”,使其在實際運用中得到更深層次的認識,確保初中英語教學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地提高。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英文短片,讓學生遨游在英語世界里,通過錄像和英語來了解單詞和句子的含義,并引導學生運用英語來表達自身想法。然后,教師可鼓勵學生大膽地運用英語,說出“I want to...”理由,讓學生在學習和運用時,能夠更好地掌握知識,從而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五)巧妙設計問題,誘發學生展開思考
教師要注重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素質,就必須根據課堂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設計一套以問題為動力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思考激情,幫助學生進行創造性思考,并積極地討論,從而真正提高學生思考能力,使學生敢于思考、創新及主動探索,從深層的英語學習中發掘英語本質。比如,在教學“when was it invented”時,巧妙地為學生設計了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發散性思考。結合“When was the telephone invented?”“Who was it invented?”“What are they used for?”,引導學生結合課堂閱讀內容,并通過查閱詞典等方式,查找不懂的詞匯,了解發明時間、發明者以及如何表述發明的目的等。在教師提問的引導下,學生結合語境,主動思考及探索,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性,還可以促進學生英語思維的發散,為全面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綜合能力做好準備。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全面掌握聽、說、讀、寫等多種語言技能,對學生學好及用好英語而言均十分重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樹立主動思維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即可使得學生核心能力水平得以提高,這已成為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標準所要求的主要目標。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必須改變過去傳統閱讀和寫作觀念,重新認識到聽力教學對學生的正面作用,并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確保學生英語語言技能和學科素養雙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