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君
摘? 要:應用信息技術革新幼兒園教育教學是大勢所趨,有利于建構幼兒園與家長的良性互動關系,遵循幼兒成長規律,推動幼兒園教育教學。為此,教師應該提高信息素養,熟練掌握并應用信息技術,與家長保持互動與合作,從而逐步提高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幼兒教育;信息技術;應用策略
信息化時代,應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傳統幼兒教學能夠優化教育教學效果。不過,信息技術是手段而非目的。在應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活動時,必須確保技術應用的必要性和實效性。也就是說,幼兒教師不僅要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應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教學,還要使信息技術呈現的內容真正適合幼兒,能夠讓幼兒接觸、學習更廣泛、更多元的知識,為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現階段幼兒教育存在的問題
我國部分幼兒園“小學化”現象愈演愈烈。幼兒園“小學化”是指幼兒園違背幼兒成長的基本規律,給幼兒提前講授小學各學科知識,實行“揠苗助長”式的教育教學模式。甚至,部分教師給幼兒布置小學知識水平的作業,為幼兒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這種現象的產生是由于幼兒園急功近利,過分強調幼兒的文化課學習,加之部分幼兒家長陷入培養孩子的焦慮情緒中,同意甚至要求幼兒園加大教學文化課的比重,導致部分幼兒園課堂教學氣氛嚴肅、枯燥,缺乏趣味性。另外,部分幼兒園由于沒有引入信息技術設備、幼兒教師不具備靈活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導致幼兒教學缺乏新意,無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不能營造契合幼兒年齡、心理和認知特質的學習氛圍。如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其在幼兒教育教學領域的應用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機遇。
二、幼兒園教育教學應用信息技術的策略
1. 創建電子檔案,記錄幼兒成長規律
幼兒園是學齡前兒童步入小學前的過渡期,是幼兒成長的重要階段。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為每名幼兒創建電子檔案,記錄幼兒在幼兒園期間的成長點滴,以文字、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幼兒電子檔案不僅方便教師全面了解每名幼兒,還有利于教師和家長進行有效溝通。當幼兒出現問題時,這份成長檔案能夠為尋找解決方案提供參考。幼兒電子檔案為每名幼兒留下難忘的記憶,是其幼兒期的成長見證。教師和家長還可以借助幼兒電子檔案探討其成長規律,及時調整教育教學方式,為幼兒提供更適宜的成長方案。
2. 構建家園教育共同體
幼兒教育教學越來越強調家園共育的重要性,幼兒園應用信息技術為構建家園教育共同體提供了保障。幼兒園應該要求教師熟練應用信息技術,對幼兒實施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需要幼兒園與家長的共同合作。因此,教師應該依托信息技術手段與幼兒家長建立系統化的聯系與合作,使家長通過互聯網云端參與到幼兒的教學培養中,即教師和家長要以信息技術為媒介,構建家園教育共同體。
(1)通過網絡平臺實現幼兒信息互聯互通。
幼兒園應該創建官方網站,要求教師定期上傳幼兒園動態,并在網站上開設家長社區、幼兒成長論壇等板塊,給予家長提出問題和反饋信息的渠道。教師應該定期總結家長在幼兒園官方網站平臺中反映的問題或提出的建議,組織家長召開線上或線下家長會,共同制訂、優化幼兒的培養方案。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幼兒園官方網站上定期更新幼兒教育的相關知識、教學目標等,供家長學習,促使家長與幼兒園形成和諧的合作教學關系,進而使幼兒在幼兒園和在家的成長環境能夠系統化地朝著相同的教學目標前進。總之,幼兒園創建官方的網絡互動平臺有利于緩解家長的疑慮和擔憂,增強家長對幼兒園教學的信任度和認可度,增進教師與家長的了解,從而建構家園教育共同體,共同助力幼兒的健康成長。
(2)提高教師和家長的信息素養。
為了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順利實施家園共育,需要教師和家長具備相應的信息素養,主要包括信息技術的應用和信息發布的注意事項等。幼兒園應該組織教師開展信息技術培訓,讓教師掌握基本的信息操作技能,如上傳、下載文本和音頻、視頻等。除了對于不擅長使用網絡信息技術的家長提供培訓幫助外,教師還要向家長明確說明上傳至網絡平臺中的幼兒信息的方式和內容范圍。教師應該在取得家長同意的前提下上傳幼兒信息至網絡公共領域,對于涉及幼兒隱私的信息,教師應該單獨發送給家長。教師也要與家長商議、約定共同遵守信息發布的相關事項,尊重隱私、文明用語等。應用信息技術實現家園共育,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參與、共同配合,所以幼兒園要積極促進教師和家長提高信息素養,形成和諧的合作關系。
3. 創設教學情境
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優化幼兒知識的教學,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等創設趣味性的教學情境,促使幼兒集中注意力。
例如,“云彩和風”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使幼兒體會風吹云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幼兒展示云朵隨風飄動的視頻,視頻中優美的音樂和動聽的朗讀聲為幼兒創設了直觀的教學情境,幼兒得以生動地體會“云彩和風”的關系。
4. 豐富學習資源
幼兒處于成長的啟蒙階段,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挖掘學習資源,在教學中為幼兒提供豐富、多元的知識,充實幼兒的認知,為其未來成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需要注意的是,應用信息技術豐富學習資源并不意味著幼兒園提早教授幼兒小學的知識,違背幼兒成長規律和教學初衷。幼兒園應該以激發幼兒對各種知識的探索欲為教學出發點,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兼顧幼兒在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的成長和發展,使幼兒接受多領域的知識啟蒙,促進幼兒的個性化、全方位發展。
三、結束語
應用信息技術輔助、優化幼兒園教學有利于促進家長更深入地了解幼兒的成長狀況,緩解家長焦慮,進而改善當下“揠苗助長”式的幼兒教學環境。筆者認為,幼兒園可以通過信息技術推動幼兒園教育的轉變與正向發展,為此需要教師提高信息素養,與家長建立和諧的、無障礙溝通的合作關系,為幼兒提供符合其成長規律的教學方案。幼兒園教學也應該抓住信息技術發展的契機,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保障幼兒園教育教學的規律性和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魏玉萍. 淺談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 天津教育,2021(17).
[2]王莉華.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 青蘋果,2017(7).
[3]張永芳,王振生. 信息技術在幼兒園中應用現狀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4).
[4]董春艷. 淺談幼兒園教育管理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J]. 新西部(理論版),2014(23).
[5]陳彬. 現代信息技術在幼兒園應用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23).
[6]葉圣軍. 信息技術和幼兒園教育的融合研究[J].黑河學刊,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