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業在教學活動中發揮著鞏固所學知識,構建完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的作用,是提高教學活動實效性的有效路徑。但英語與其他科目不同,其顛覆了學生的語言習慣、思維習慣,所以教師需重視作業設計,結合英語教學的特點與“雙減”政策的具體要求,設計多樣化的英語作業,使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推動個性化發展。鑒于其涉及較多內容,所以本文從必要性、誤區、策略三個方面入手,闡述了基于“雙減”的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方法探究;“雙減”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成為教師不得不深入思考的問題。因為作業設計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吸收知識,使教學活動的實效性得以提升,為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礎。而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教師在初中英語設計過程中存在一定誤區,導致英語作業的效用無法真正發揮出來,教學效率和質量和預想存在較大差異,學生無法真正鞏固、內化所學知識。因此,在“雙減”的背景下,教師要深入了解作業設計的內涵,利用有效的作業設計幫助學生在減輕學習負擔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
一、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的必要性
(一)補充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僅有45分鐘,在這45分鐘內,學生需要掌握單詞、語法、語篇、寫作知識,而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各項能力正處于發展之中,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常常無法達到掌握全部知識的目的。而作業可解決這一問題。比如,通過布置預習性作業,學生可對教學內容進行簡單了解,從而為其在課堂教學中認真聽講、聽懂教師所講內容提供保障。又如,通過布置課后作業,學生可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明確自身未掌握的知識、做到查漏補缺,從而鞏固所學知識、增強知識記憶。也就是說,通過布置切實有效的英語作業,可達到補充課堂教學的目的。
(二)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技能
在長時間的實踐中發現,英語作業在文化知識的傳播、英語技能的教授方面有著積極作用,其有利于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在實踐中發現,英語作業可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力,可使師生、生生之間進行深入交流、溝通,為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和技能提供保障。同時,教師可在評價作業的過程中給予學生個性化輔導,使學生明確自身優勢與不足,從而做到查漏補缺。同時,教師應給予學生適當表揚、鼓勵,使其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激發其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二、初中英語作業設計存在的誤區
(一)缺乏針對性
受家庭因素、先天因素的影響,學生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初中英語學習中的需求略有不同。而為了使學生能力獲得提高,教師應當考慮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針對性作業。而就目前初中英語作業設計而言,教師并未重視針對性作業的設計,往往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優等生吃不飽、學困生吃不了的現象。且部分學生為逃避思考,會在課后選擇抄作業,使作業的效用無法真正發揮出來。
(二)趣味性不足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活動發生了巨大變化,所以學生對作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如需要具備較強的趣味性。而就目前初中英語作業設計而言,教師未將作業設計的趣味性重視起來,所以學生無法感知英語學習的魅力,無法對完成英語作業這件事產生興趣。
(三)忽視實踐性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教學目的不僅僅是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而是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靈活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英語作業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內化知識、形成語言運用能力方面有著積極作用,所以在布置作業時,教師不僅要布置書面作業,還需要將實踐作業重視起來。但通過調查發現,多數教師未將實踐性作業的設計落到實處,所以學生無法借助英語作業獲得英語技能。
三、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方法
(一)設計生活型作業
生活型作業依托于知識與生活密切聯系的特點,且通過翻閱初中英語教材可以發現,多數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有關,所以,設計生活型作業可使學生感知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可為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提供保障。同時,在實踐中發現,生活型作業的設計可使學生對作業完成產生興趣,滿足“雙減”政策所要求的減輕學生學習壓力的目標。所以,在進行初中英語作業設計時,教師不妨設計生活型作業,利用生活型作業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例如在教學“My name is Gina”一課時,教師便可設計生活型作業。因為這部分知識講述的是如何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自我介紹,其在生活中的應用較為常見,所以生活型作業的設計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具體而言,教師可以設計如下作業:“1.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text in the textbook to understand its use of grammar knowledge, words. 2.Copy according to relevant knowledge. 3.Use your imitation content and introduce yourself to your family in English.”。由于這種作業趣味性較強,且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所以學生會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可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形成學以致用的能力。在學生完成作業后,教師還可將第二天的課堂利用起來,要求學生講解完成作業時的感受、體驗,家里人的反應等,使學生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從而對完成英語作業產生較大興趣。由此可見,通過設計生活型作業,可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為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提供保障,為教學活動的實效性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二)設計合作型作業
學生之間存在較大差異,且新課改明確提出,教師應當遵循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雖然作業設計與課堂教學存在較大差異,但也需要遵循這一原則。在長時間的實踐中發現,合作型作業可以達到這一目的,結合使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形成合作意識、合作能力,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提供保障。因此,教師需將合作型作業的設計重視起來。
例如在教學“Is this your pencil”時,教師便可將合作型作業當做入手點。因為這部分知識通常是二人交流的常用語句,只有設計合作型作業,才可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印象,為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與他人進行交流奠定良好基礎。在這樣的作業的引導下,學生會自主組成小組,并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將自身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但教師需明確,合作型作業的設計需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太難的作業會使學生覺得以自身的能力無法完成,從而喪失完成興趣;太簡單的作業會使學生覺得沒有挑戰性,從而使其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作業完成的過程中。所以教師須將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作為入手點,基于此設計難度適中的問題。由此可見,通過合作型作業的設計,可使學生通過合作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并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形成合作意識、合作能力,從而為學生更好地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設計自主型作業
自主型作業是新型作業,可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及能力進行培養,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提供保障。所以在初中英語作業設計中,教師可將自主型作業的設計重視起來。且在長時間的實踐中發現,多數自主型作業具有較強趣味性的,可將學生的興趣調動起來。
例如在教學“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一課時,教師便可進行自主型作業的設計。即給予學生一定時間與空間,使其根據自身知識掌握情況,完成作業。而在自主型作業的設計中,學生會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并設計出具有一定創意性的作業,比如,有的學生設計出了這樣的作業:“1.The school needs a concert, a guitarist, a drummer, someone who can sing. Find out about the people who can play guitar, drum and sing in the class by questionnaire. 2.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design of student representative's speech shall be no less than 300 words.”。由這些作業可以看出,學生下了一番功夫,且其可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感知英語學習的魅力,可使學生的英語能力得到提升。由此可見,自主型作業的設計可給予學生自由,使學生基于教學內容及自身能力進行思考、探究,可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得到鍛煉。
(四)設計層次性作業
在家庭因素及先天因素的影響下,學生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在進行英語作業的設計時,教師可將層次性作業當作入手點,讓不同層次的同學都能夠在課堂中有所進步,實現英語水平的提升。
就目前情況而言,學生可簡單分為三個層次,即:學優生、中等生、學困生,學優生通常是指學習能力較強、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學習態度較好的學生;中等生通常是指學習能力較弱、知識儲備量還可以、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生;學困生通常是指學習能力很弱、知識儲備情況較差、學習態度較差的學生。基于不同的學生的學習需求設計作業,才可使其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從而為其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例如在教學“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一課時,教師可設計層次性作業,確保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針對學困生,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作業:“Sketch, read and recite the words you have learned. Clarify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article.”針對中等生,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作業:“In the form of a two-person group, the dialogue is designed and performed, and the author tries to write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針對優等生,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作業:“Write according to the text content.”這樣一來,學生便可通過完成相關作業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升,便可真正理解知識、掌握知識。
(五)設計采訪型作業
采訪型作業屬于實踐型作業,可為學生真正掌握知識、靈活運用知識奠定基礎。所以在初中英語作業設計中,教師可將采訪型作業當作入手點,通過采訪豐富作業形式,落實“雙減”政策的具體要求。
例如在教學“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一課時,教師便可設計這樣的作業:“The students with music expertise in this class were investigated and interviewed to find out what interesting things they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music knowledge, whether they ever thought about giving up, and why they persisted. The minimum number of interviewers will be five, and the entire communication will be conducted in English.The communication shall be recorded in English.”,與其他作業相比這樣的作業具有趣味性較強的特點,而且,可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與他人進行交流、溝通,所以學生會主動積極地參與教學活動,有效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學生可在完成相關作業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形成人際交往能力。
綜上所述,作業設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創新初中英語作業設計可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提供保障,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因此,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教師需在“雙減”政策的要求下積極探尋作業設計的有效途徑,讓學生利用作業提升英語學習效果,更好地掌握英語知識。
參考文獻:
[1]劉沖.指向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作業設計研究[J].校園英語,2021(43):167-168.
[2]齊景.淺議初中英語作業分層設計的有效性[J].名師在線,2021(29):39-40.
[3]吳云開,陳惠莉,林鑒,林玉琴.“雙減”目標下初中英語思維型單元作業的設計策略[J].福建教育,2021(37):47-50.
[4]李光華.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作業的優化設計[J].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2021(9):80-81.
[5]袁紅梅.初中英語作業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策略[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21(4):198-200.
作者簡介:于歡歡,山東省威海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