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群
[摘 要] 信息技術可以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文章明確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學科的整合是教學發展的方向,并針對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學科整合的切入點,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創設教學情境、突破生物教學中的重難點、模擬生物實驗、鞏固練習等措施,均為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學科整合的切入點。
[關鍵詞] 信息技術;初中階段;生物教學
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之間的整合,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學科系統理論為指導,根據教學規律進行教學方法改革。生物教學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將生物知識形象、直觀地展示給學生,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
一、創設教學情境
(一)設計教學情境的意義
學習環境對初中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產生直接影響。教師可以創設較真實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充分認知生物知識,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升。教師在授課時,可以設計相關的教學情境、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生物視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師應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在教學生物知識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內驅力。
(二)創設教學情境的具體方法
應用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創設多樣的教學情境,以引導學生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在日常的生物課堂中,教師應熟練掌握相關的信息技術手段,設計與本堂課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科的求知欲。教師可以在多媒體課件中加入動畫、解說及合適的音樂,以活躍學生的思維。
教師利用計算機實現定格、慢放、重復、圖像變化等動態效果,具有直觀形象、促進思維等優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上冊“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課時,教師可以播放動物與其他生物共存的動畫,動態的視頻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他們直觀地了解動物。再如,“光合作用”這一內容中,需要學生了解在陽光下植物葉綠體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植物生長所需的養分,同時釋放出氧氣。其中的原理,對于剛接觸生物的學生來說是較難理解的。教師可以將此過程制作成相應的動畫短片,讓學生通過動畫理解并認識光合作用。因此,設計教學情境可以作為信息技術的生物教學切入點。[1]
二、利用信息技術模擬生物實驗
(一)模擬實驗的意義
生物具有科學性、自然性特征,在生物教學中需要進行實驗。在初中階段,有效的生物實驗教學,可以促使學生深入了解生物知識,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運用能力。受學校教學模式等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部分實驗無法在教室中進行,但生物實驗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模擬實驗,讓學生在模擬情境下,對實驗的過程及結構進行觀察和分析。同時,教師需要向學生講解實驗的步驟及注意事項,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簡單了解實驗,幫助其理解生物現象,提高生物教學的質量。
(二)具體方法
生物是一門需要學生不斷實踐、操作的學科,在實際的教學中,實驗的課前準備、課中的紀律問題及實驗過程中的安全問題都是需要考慮的。教師通過互聯網課堂,可以掌握學生的整個實驗過程,并適時給予指導,從而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借助移動設備拍攝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圖片或視頻,及時插入課件中,以便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夠在實驗過程中學習生物知識,提高自身科學素養。
三、營造開放的學習環境
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培養生物思維需要一個相對開放的學習環境,以促使學生形成發散性思維,提高其思維邏輯水平。在實際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為學生創設開放的學習環境,幫助其建立完整的生物知識體系。教師也可以將一個階段的生物知識整合起來,制作生物學科的課件,并將做好的課件上傳到師生共用的網絡平臺上,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可以建立網絡討論組,在組內針對生物或其他學科進行探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物的教學內容包含生物體在微觀及宏觀下的生理變化、生物學發展史和生物學實驗等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抽象難懂的內容,學生是無法理解的,生物教師不能只單純地講。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使用虛擬現實技術,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生物教學中,科學運用信息技術也有助于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圖文影像資料,形成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激發其好奇心。[2]
在教師創設的學習環境下,學生可以主動收集整理生物學相關的資料,并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假設和驗證,將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與當前的學習內容聯系起來。目前,信息技術已經成為教師課前備課的重要手段,從選取資料、教學內容設計到制作課件都會應用到信息技術。教師可以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創設生物問題情境及課堂討論的內容,進一步促進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
四、鞏固復習環節
學生掌握知識、培養能力、養成學習習慣,都需要通過不斷的練習來實現。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鞏固練習是重要環節。傳統的講練方式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布置實踐作業時,可以運用教學軟件、白板設計等給學生布置習題,并采用游戲的形式鞏固所學的生物知識。教學軟件的出題方式簡單,學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練習,做過的題目可以自動保存,方便教師進行講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節省課堂的教學時間。
高效的復習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考試成績。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組織學生復習整個初中階段的生物知識,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投影向學生展示生物知識體系,先讓學生對生物知識有大概的了解。將信息技術融入復習課堂中,可以對課堂教學資源進行拓展,以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關注度。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將整個生物知識體系納入課件中,推動學生進行相關知識的遷移。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自主制定學習目標,明確自身學習的不足。學生可以根據實際的知識掌握情況,對知識重點進行復習,以提高復習的效率。
五、擴大教學容量
生物教師運用信息技術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料,能夠擴大課堂的教學容量?,F今,教學不只是為了讓學生掌握課本中的知識,而且是為了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傳統的教學模式只注重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而忽視學生“學”的過程,造成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性逐漸減弱。
信息技術可以將單一固定的文字材料轉變成多樣化的學習資料。利用技術手段進行信息處理和圖像輸出,將不易觀察、難以再現的微觀方面放大,將宏觀方面進行縮小處理,在為學生學習研究提供充足材料的同時,為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創造良好的條件。例如,教師在講授“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時,可以在課件中加入相關視頻,把青蛙在體外受精到發育成蝌蚪,蝌蚪長成幼蛙,再由幼蛙長成成蛙的過程展示給學生。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個過程的。[3]
信息豐富教學內容,技術改進教學手段。在生物教學中,有效地將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融合起來,可以使復雜的生物概念變得形象生動,提高學生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促進初中生物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李瑩.STEAM視角下初中生物教學設計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
[2]王永勤,王輝,趙麗娜,等.淺談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學科教學的整合[J].中學生物教學,2018(18):41-43.
[3]劉泉.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與初中生物銜接的策略研究[D].揚州:揚州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