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向新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逐漸提高,我國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但是現階段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卻在逐年下降。小學生是我國的未來,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健康直接影響我國未來的發展。近年來,隨著我國進入信息時代和網絡時代,小學生受到網絡信息的吸引,體育活動以及體育鍛煉的頻率逐漸下降,最終導致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體質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對小學生而言,需要掌握基礎的學科知識以及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才能在后續的成長發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從而成為現代社會需要的綜合型人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能幫助其機體免疫力提高,進而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影響小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現階段,一到六年級的學生都有上下學車接車送,這種接送行為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的安全,但是也讓學生喪失了平時鍛煉的機會。同時在生活中學生由于自控能力較差,所以對于一些高熱、高甜的食物沒有抵抗力,如果家長不對學生進行限制,甚至由于溺愛不控制孩子的飲食,導致孩子攝入過多非健康的油炸食物、高熱高甜食物,會導致學生出現不健康的肥胖現象。像巧克力攝入過多就會導致學生出現肥胖的現象,攝入可樂過多就會影響學生的骨骼發育。同時家長的過度溺愛還會影響學校內的體育活動。有些家長在得知學生會在學校參與體育活動或者是大掃除活動時,會主動向教師提出自己孩子身體不好,不能做劇烈運動?;蛘邥蚪處熖岢鲎约捍婧⒆訁⑴c大掃除活動的建議,這就導致學生的心理膨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的養成。
(二)社會因素
社會因素對學生的影響效果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社會對學生的影響環境。居住環境周圍的體育設施以及體育鍛煉氛圍、體育文化宣傳效果,這些都直接影響學生能否主動參加體育運動來提高身體素質。第二,社會中的信息技術對現階段的小學生具有獨特的吸引力。信息技術的出現、智能信息終端的普及,導致學生在平時的空余時間不喜歡體育運動,導致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降低。同時由于學生可能會長時間接觸手機或者是電腦,視力受到不良影響,導致學生的視力下降,這也是影響我國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表現。現階段小學生戴眼鏡的比例明顯高于前些年,所以需要對小學生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和頻率進行限制。現階段我國在基礎體育運動設施的投入相對較大,但是大多數體育運動設施比較適用于成年人,適合小學生的體育運動設施的數量較少。
(三)學校因素
小學生的主要活動空間是家庭和學校,部分學校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忽視學生的體育課程教學,過度重視學生的基礎學科知識學習。所以在學校教育中,可能會出現學科教師占用體育課程來教學學科知識的現象。但是小學體育課程不僅能發揮提高學生體質健康素質的作用,還能幫助學生掌握良好的運動技巧,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所以小學體育教學不能發揮作用,也是影響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同時在學校教育中一些勞作課和活動課也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這些都是影響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二、促進小學生體質健康發展的優化措施
(一)提高學校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
學校生活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想要提高小學生的體質健康應該充分發揮學校中體育課的重要作用,也就是既要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同時也要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從而保證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學校應該提高對體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建立良好的占課懲罰制度和措施。比如,學校針對校內出現占課現象的教師,可以使用扣除獎金或者是取消一段時間內的評優評干資格,通過嚴格的制度降低學校內部出現占課現象的概率,從而保證小學體育課程正常開展。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身體情況設計不同的教學策略,充分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先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以及特點來滿足學生實際年齡需求,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法特萊克跑、跳繩子、短跑比賽等形式幫助學生提高機體內部肌肉含量,降低體內的脂肪含量,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在學生的體能素質滿足之后,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初級籃球運動或者是足球運動,通過這種具有競爭性的活動,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對體育運動的興趣,進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這樣學生在家庭生活中,也能通過居住環境中的體育運動設施實現體育鍛煉活動,進而幫助學生充分提高體質健康水平。
(二)調整學生的膳食結構,積極宣傳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調整學生的膳食結構能有效緩解現階段小學生肥胖的情況,所以無論是學校還是社會都應該積極宣傳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通過這種方式保證學生的健康膳食結構。社區可以舉辦一些健康飲食知識問答競賽,比如,舉例說明長期飲用碳酸飲料的危害、長期食用巧克力以及油炸食品的危害。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以及家長及時認識到不健康飲食的危害。同時社區可以根據問答競賽的結果設置一定的獎品,如水果或者是蔬菜,這樣既能充分提高學生和家長對健康飲食的認知,同時還能充分激發學生家長參與問答競賽的積極性。社會媒體也應該充分發揮作用,如在中央電視臺以及學生喜歡看的動漫頻道增加公益廣告的投放頻率,同時加大對兒童健康飲食公益廣告的拍攝,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和家長充分認識到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學校中的健康教師以及實踐教師也能充分發揮自己對學生的影響。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滲透不健康飲食的危害,以及健康飲食的作用。教師將學生一天生活作為實際的例子,不同的飲食能帶給學生不同的效果。同時教師也可以滲透健康飲食的觀念,像“早飯要吃好、午飯要吃飽、晚飯要吃少”。由于小學生的社會經驗較少,所以學生在潛意識中對教師的指導是盲目信任的,所以教師要發揮良好的影響,幫助學生提高對健康生活的良好認知,最終幫助學生調整膳食結構,促進學生的體質健康。
(三)提高家長和學生對體質健康的認識
提高家長和學生對體質健康的認知,體質健康不是說學生不肥胖就健康,而是學生應該具備符合年齡要求的身體素質健康,也就是說學生過度肥胖是不可取的,但是學生過度瘦弱或者是體能素質極差也是不可取的。所以為了充分提高家長和學生對體質健康的認知,學校應該組織家長參加學校組織的小學生體質健康研究以及討論會,通過這種會議幫助家長充分提高對體質健康的認知,進而在實際生活中積極組織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在會議中,學校要提出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應該掌握的基礎體質健康素質,像學生在跑100米時的時間、學生在不同年齡段的身高特點等,這樣既能幫助學生家長充分認識到自己孩子的成長特點,同時也能幫助家長落實對學生有利的體育運動習慣和措施。這樣學生在家庭中也能落實良好的體育活動鍛煉,促進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同步發展。家長在了解具體的體質健康概念以后,還能在家庭中控制學生良好的膳食結構,從而幫助學生增強體質。
(四)提高家庭和學校對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控制程度
家庭和社會要對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頻率和時間進行控制,這樣做的好處有兩點。第一,能幫助學生避免視力下降的風險。第二,能幫助學生將主要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課外活動或者是體育活動中,從而促進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發展。所以在家庭中,家長應該控制學生每次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最長為30分鐘,同時家長應該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頻率,盡量控制在一周兩次以內,這樣能避免學生對電子產品成癮或者形成依賴性。通過這種方式,能有效緩解電子產品或者是游戲對學生的吸引力,從而促進學生的體質健康發展。同時社會也應該發揮一定的作用,針對學生特點開發具有良好影響的軟件,或者是在國家引導下在軟件中設置青少年模式,通過這種模式來控制學生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和頻率,最終促進學生的體質健康素質發展。
總而言之,在小學生學習和成長過程中,應該建立良好的體質健康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充分發揮家庭、學校、社會的積極作用,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體質健康素質,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參考文獻:
[1]陳云松.網民低齡化特征、趨勢及應對策略[J].人民論壇,2021(8):67-69.
[2]何仲愷.體質與健康關系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1.
[3]蔣曉波.影響小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與對策探討[J].新課程,2020(5):66.
[4]袁愛國,雷雨.影響小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與對策探討[J].邵陽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4(6):77-83.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重點課題“提升小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路徑研究”(課題編號:GS[2020]GHBZ04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