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方式,對于細節的描寫能夠體現學生的寫作水平。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寫作能力,掌握有效的寫作方法。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才有助于深入掌握語文知識。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細節描寫的指導策略進行分析和探討,以供參考。
一、注重學生口頭練習,培養書面表達能力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提出,寫作雖然較為普遍,但是應認真對待,在日常口語表達時需要注重說話態度和技巧,將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以養成良好的口語表達習慣,進而提高寫作水平。一個人如果口頭表達時思路清晰,文字簡練,邏輯性強,那么在寫作時也會有更加優秀的表達能力,所寫作的作品內容質量也會比較高;反之,一個人如果在日常說話中缺乏邏輯性,語言組織不到位,那么所表達的內容就會比較混亂。基于此,語文教師在習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細節描寫,在日常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口頭練習,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從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表達能力,逐漸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學生大都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培養各種行為習慣,教師與學生都需要意識到學習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擁有充足的時間思考以及組織語言文字,以便在回答問題時思路清晰、文字連貫。教師還可以舉行一些演講比賽、辯論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大膽展現自己,從而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例如在統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猜猜他是誰》的習作教學中,學生需要掌握人物外貌、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寫作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以小組或同桌交流的方式進行口頭表達,表達時注意抓住表述對象的主要特點。之后學生之間通過互相評價,分析對方介紹得是否正確。教師可以以一位學生的表述內容為例,觀察其對人物特點的描述是否詳細,如一位學生是這樣表述的:“在我們班里,有一位同學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與其他同學不同,她有一雙黑亮的大眼睛,一頭黑色卷發。她特別愛笑,也非常愿意幫助其他同學。”這一段簡短的表達內容中,學生將描寫對象的主要特點表達了出來,能夠讓其他學生迅速思考出是哪位學生。這說明學生在對人物外貌特征的描寫中抓住了重點,接下來就可以對其他方面進行詳細表達了。
二、密切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積累寫作素材,加強對細節描寫的重視,以此培養學生良好的細節描寫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密切觀察生活,觀察生活中的細節,從而積累習作素材,豐富習作內容,提高細節描寫的質量,進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寫作能力。此外,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將觀察到的生活細節,應用到習作內容的創作中去,以此提升學生的細節描寫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豐富閱讀內容,輔助掌握細節描寫方法
豐富的閱讀有助于學生對閱讀產生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需求選擇不同的閱讀內容,通過在閱讀中積累文章寫作方法和技巧,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同時掌握細節描寫的方式,從而將文中作者的描寫方法內化于心,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水平。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寫作主題進行細節描寫,引導學生正確應用細節描寫的方法技巧,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細節描寫能力,并有效應用寫作方法進行創作。
四、通過描寫動作神態,體會人物內心情感
在寫作教學中,學生通過體會課文中對于動作、神態等的描寫,可以充分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這是一種有效的細節描寫方法。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內容往往是記敘文的形式,記敘文主要寫人、敘事、寫景等,學生可以通過文中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經歷以及發生的故事等明確描寫的步驟和方法,并且將寫作方法和技巧應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從而更加清晰文章創作的思路、方法、模式等,這樣在自己寫作時就可以對這些寫作技法加以運用,像講故事一樣將所要表述的內容呈現出來,這樣的習作內容才會富有生命力和靈感,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可讀性。
總之,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需要輔助學生掌握細節描寫的方法和技巧,并給予良好的指導,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寫作練習,通過觀察細節來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因此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口頭表達,通過密切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豐富閱讀內容、掌握動作神態描寫方法等方式,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