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琴
現如今教育部對初中生物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標準,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嘗試將生命教育滲透生物學教學中,促使學生對生命這一概念有所了解,并形成良好的觀念。文中主要描述了初中生物學滲透生命教育的意義,并對滲透方法發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一、初中生物學滲透生命教育的意義
其一,在初中生物學教學滲透生命教育之后,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價值所在,感受其中的美好。其二,生命教育能讓學生理解生命的價值,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時,也會對他人的生命有所敬重。其三,通過開展生命教育,能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其個人發展帶來諸多幫助。
二、初中生物學滲透生命教育的方法
(一)建立全新的師生關系
在初中生物學教學活動中,教師為了能更好地滲透生命教育,其前提便是形成全新的師生關系。從目前來看,很多教師在授課時,仍然將自己當作教學主體,時刻保持高高在上的態度,強行進行知識講解。如此,很容易讓學生形成畏懼情緒,甚至對生物學學習感到厭煩。為了打造全新的師生關系,教師要對師生關系有所認知,放低姿態,融入學生群體中,與學生展開接觸,并給予學生更多尊重。
例如,教師在課余時間可以與學生交流,談一談自己近期生活中的小事,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若發現學生遇到了困難,也可以及時給予幫助。通過長期努力,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就會有所進步,心靈距離就會縮短,如此就給未來生命教育的正常開展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礎[1]。
(二)運用多媒體技術
從目前教學情況來看,很多生物學教師在授課時,仍然在應用以往的教學模式,通過在黑板上書寫重點內容,并用口頭的方式傳遞知識。如此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教學質量,但卻對學生的興趣激發卻沒有任何幫助。初中生物學的很多內容都非常抽象,學生很難做到快速理解。因此,教師可以嘗試采用多媒體設備的方式,將這些抽象的內容以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在對“生殖和發育”的知識內容講解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將受精、懷孕、胚胎發育以及分娩的全過程以視頻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仔細觀看,了解每一個步驟。如此,學生就能清晰地認識到生命誕生的不易,明白生命的價值,繼而對生命有更高的尊重和敬畏。
(三)依靠實踐引導學生欣賞生命
初中生物學教師在授課時,可以嘗試引導學生進入大自然,對各類不同的植物進行觀賞,或前往當地的動物園對動物進行觀察,從而真正認識到生命的美感。通過這一方式,學生能體會到大自然的真實,了解各個生命的特色,進而更好地體驗生命的價值。
例如,在植樹節時,教師可以嘗試將班級學生分為多個小組,讓學生自主在校園里種植樹木和花草。每一個小組都要照顧好自己負責的植物,定期澆水和施肥,逐步觀察這個植物成長的全過程,并將其記錄下來。最后,每個小組在完成探究之后,編寫一份簡單的報告,在課堂中與其他小組的學生進行分享。依靠親身體會,學生對生命的價值就會有更多的認識,繼而明白生命的可貴。
(四)合理布置作業
受到應試理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單純考慮知識理解方面,而沒有引導學生自主體驗和感知。另外,由于學生課業十分繁重,升學帶來的壓力很大,部分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知識時,總是喜歡死記硬背,不愿積極動腦。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就需要為學生提供一些有深度的作業,確保學生完成生物學知識掌握的同時,還能認識到生命的價值[2]。
例如,在對“健康生活”教學時,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在網絡中搜索我國當前的吸煙人數,并制作一個簡單的統計報告,從而總結吸煙對人體帶來的危害。學生在完成任務時,往往會被資料內容所震驚,認識到吸煙帶來的危害,也會明白生命的脆弱,從而更加重視生命。
綜上所述,在初中生物學教學活動中,很多內容都和生命存在聯系。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色,在方法層面展開優化,合理滲透生命教育的內容,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如此一來,學生的綜合水平就會達到更高的層次。
參考文獻:
[1]袁理平.試析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學周刊,2020(17):53-54.
[2]張軍.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基礎教育論壇,2019(16):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