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霞
【摘要】統編版教材已在各地全面投入使用,其對語文核心素養的再建構,對“課標”中各個學段目標的細化落實,以及對單元之間的銜接、各版塊內容的重組,都發生了明顯變化。其中,“口語交際”作為教學重點,在編排形式和交際要求上,都出現了新的變化。本文分析了統編版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板塊的設置特點,探索口語交際教學模式的創新路徑。
【關鍵詞】統編版教材;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創新路徑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在2016年發行的,開始稱為“部編版”,后改名為“統編版”,是在“人教版”“蘇教版”教材基礎上的創新。統編版教材更加切合小學生的學習實際,在編排上也更具創新性,指向“聽”“說”兩個板塊,其中,口語交際教學是重點板塊,基于統編版教材的特點,口語交際教學需要從各個層面進行創新。
一、統編版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板塊的設置特點
和人教版、蘇教版等教材相比,統編版教材更能體現出時代特點和現代意識,在口語交際板塊,無論是話題選擇還是交際內容,都遵循著“從易到難”的原則。從話題來看,口語交際板塊以學生生活為主,鼓勵學生走進自然、觀察生活,讓語文學習能夠真正與學生的生活接軌。教材中交際話題的設置非常豐富,大多貼合學生熟悉的生活領域,并且緊隨自然的節氣變化。在交際內容上,其目標著眼于讓學生具備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運用口頭語言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小學階段的交際能力是以傾聽、表達、交流為主,因此,統編版口語交際板塊的設計也緊貼這一目標,將核心集中在“交際”,致力于在綜合活動中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1]。另外,統編版教材做到了雙向并舉,將人文素養與語文要素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口語交際的編排上,也將語文要素轉化為交際要素,教學重點和難點一目了然,對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也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教師借助栩栩如生的形象、豐富多彩的視聽材料來幫助學生激發交際興趣,減輕他們的學習難度,創設出豐富的交際情境,大大激活學生的交際興趣。
二、統編版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模式的創新路徑
(一)營造交際氛圍,讓學生“敢說”
小學生生活閱歷較少,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很難講出精彩而又完整的句子,一些學生擔心在口語交際課堂上出錯,不敢開口說話。教師應當為學生營造和諧、輕松的交際氛圍,減少他們的擔憂和害怕的情緒,讓學生“敢說”。一方面,教師要營造出民主氛圍,如果教師一直以嚴肅的態度對待學生,容易讓學生產生畏懼心理,不敢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交流、對話,這無疑會影響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以親和的態度對待學生,營造出平等的師生關系。在語文課堂中,教師不應當是課堂的中心者和管理者,而應是促進者、參與者的角色,這樣,在學生參與口語交際時,這種民主的師生關系能夠為學生緩解后顧之憂,讓他們成為積極的對話者[2]。另一方面,教師要營造出友善的生生關系。人際交往其實就是社會關系的交往,在小學口語交際課堂中,生生交流是其中的一個重點部分,友善的生生關系是克服學生畏難心理的前提,學生只有想說、敢說,才能夠真正說好,如果學生壓抑自己的表達欲望,那么口語交際的教學質量必然會大打折扣?;诖耍處熞ㄟ^各種方式引導生生之間建立友善關系,呈現出文明、和諧的班級交往氛圍,這種氛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放松自己,主動表達自我。
(二)創設交際情境,讓學生“可說”
在生活中,各種交際行為都發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因此,要想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情境的創設是必不可少的,教師要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他們創設出盡可能真實的交際情境。
首先,可設置趣味情境。趣味的交際情境能夠有效激發出學生的交際興趣,教師需要抓住學生在各個年齡段的特點來設置趣味情境,比如對于低年級學生,教師可以應用有節奏的音樂、多彩的視頻內容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或者在口語交際環節增加唱歌和游戲等活動,這樣,對于學生而言,口語交際就是一項項趣味活動,他們會興高采烈地參與進來,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
其次,可設置生活情境。要想讓學生完成對知識的建構,一個最為理想的方法就是讓他們到真實世界中去體驗、感知,而不是僅僅聽取他人的經驗介紹。教師在口語課堂中創設真實的交際情境,能夠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遷移,情境的創設必須貼近學生生活,比如在課堂中營造真實的討論情境、問答情境、對話情境等。在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口語交際板塊的話題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因此創設生活情境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表達意識,達成“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的目標。
(三)創新交際形式,讓學生“想說”
口語交際板塊旨在培育學生的傾聽能力、應對能力和表達能力,因此在教學環節,教師要采用多維互動的形式來夯實學生的各項能力,通過多元化的交際方式,讓學生產生表達的欲望。
一方面,師生之間要進行引導互動。在交際環節,教師要發揮出榜樣作用,用自身來感染學生,小學生都有著明顯的向師性,在這個階段,除了父母之外,他們最崇拜的就是自己的老師,因此,教師規范、生動的交際表達能夠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在與學生開展一對一的口語交際時,教師可以迅速了解學生表達的薄弱之處,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癥下藥,以增強學生的信心[3]。同時,教師要擔任好多重角色,做好交際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和促進者,比如,在一年級《用多大的聲音交際》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在老師提問時,用多大的聲音回答最合理?”還可以開展情境扮演,鼓勵學生在表演中進行深度思考。總之,教師不能只是組織者、教學者,還要引導學生主動表達,讓學生多學、多練。
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互動。在口語交際中,小組合作是一種非常適合的訓練方式,由教師幫助學生分配小組,小組分配要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各個小組成員要輪流發言,再由小組成員共同推選出一名口語表達能力最好的學生來上臺匯報,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大家可以互相監督、互相學習,取他人之長,聽聽其他同學是怎么表達的,并記錄下來,不斷改進自我。
另外,教師還要盡可能為學生拓展話題情境,在教材內容的基礎上對話題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口語交際,通過各類拓展性的話題,在鞏固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同時,還能夠檢測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比如,在端午節過后,教師可以邀請學生針對自己在端午節的見聞來進行口語交際,可以設置一些具體問題來引發學生的討論,比如“甜粽子和咸粽子哪個好吃”“端午節有什么代表性的紀念活動”“在各地的端午節,人們都有什么習俗”,等等,在各類話題中促使學生進行深度溝通和交流,讓學生在提高交際表達能力的同時,了解到端午節背后的悠久歷史,從而激發出學生內心深處的愛國熱情。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口語交際板塊的重要性予以了高度關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教學要求,立足于實際學情,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為學生拓展交際情境,創新交際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蘇惠娜.統編版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策略探索[J].第二課堂(D),2021(12):22.
[2]顧西凱.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探究——以統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我的暑假生活》一課為例[J].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2021(6):54.
[3]周裕正.小學語文統編教材低段“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