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偉 姚曉林 王皓
摘要:近年來,全球數字化進入全面滲透階段,跨界融合,加速創新,引領發展新階段的大背景下,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新經濟成長發展的新動能。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就達到了39.2萬億元,占全國GDP的38%,成為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遼寧省近年來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積極建設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文章通過對遼寧省數字經濟的研究和分析來對遼寧省的數字經濟發展提出相關建議與研究。
關鍵詞: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跨界融合
一、人工智能時代與數字經濟
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的時代下,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加速交叉融合發展,有效地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成熟、產業快速發展和經濟社會領域廣泛應用。同時人工智能的發展也推動了眾多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像國內許多知名的企業,例如阿里、百度、滴滴等都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把發展人工智能作為未來發展的新抓手,進行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而產業升級所需要結合的就是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就是通過數字化的信息與指導,對資源進行快速識別-選擇-過濾-存儲-使用-引導來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形態。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該經濟形式是一個信息和商務活動都數字化的全新社會政治和經濟系統。現階段我國正在經歷一系列的廣泛而深刻的數字化變革,推動互聯網數據中心建設與服務的數字產業鏈和區塊鏈正在不斷形成,例如“云智能”“5G”“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的數字經濟生產力正在逐步成型,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新動能和轉型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通過數字經濟的一系列發展而產生的和帶動的產業也將是我國未來經濟增長的新的重要增長點。
從特征來看,數字經濟主要有三大特征。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互聯網變革了生產關系,人工智能極大提升了生產力。
二、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情況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自從2013年首次超越日本以來,領先優勢不斷加大,數字經濟增速更是躍居世界領頭羊位置,僅在2016年我國數字經濟增速達到了18.9%,超過了其他世界大國。隨著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產業的不斷轉型升級,我國各省級數字經濟穩步推進,但是各省之間的發展情況卻不同,出現了自東向西逐步遞減的態勢,其中遼寧省憑著其地域優勢和其產業優勢快速躋身數字經濟發展的前列。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東三省考察時強調了遼寧省是裝備制造大省,實體經濟良好,遼寧省為了更好配合“十四五”開局,遼寧省政府高度重視數字遼寧、制造強省建設,正式印發了《數字遼寧發展規劃》。
在“十四五”期間,遼寧省數字經濟計劃比年均經濟規模增長10%,同時建成5G基站3500個,數字化產業,數字化應用場景,數字化與制造產業相結合,加快數字化的建設速度。
2021年,遼寧省為數字化專項發展安排30億元撥款,大力推進產業之間的轉型升級,發掘企業優勢,從規模上工業看,遼寧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1%。從工業新產品看,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1倍,服務器產量增長73.1%,集成電路產量增長67.5%,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33.6%,智能手機產量增長16.5%。未來,遼寧省將建造2.5萬個基站,同時建設5700個數字化場景應用的基站。目前,遼寧已有109個重點數字化項目完成建設,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21.2%,運營成本平均降低15.6%;創建了10 家左右的數字化轉型中心,同時還有20個有關工業的數字計劃發展培育農業應用基地,培育30家電商直播示范基地。
在遼寧省數字經濟的發展中,很多城市都在積極響應號召,積極推動數字經濟的大力發展,大連,沈陽,鞍山等眾多城市都充當起了發展數字經濟的先頭兵。在2020年頒布的《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綱要》中計劃要將遼寧省數字經濟規模計劃年均增長10%,至2025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占全省GDP的45%。
近年來,沈陽市積極推進國家大數據的綜合試驗區的建設,隨著政府的不斷推進和完善,逐漸探索出了一條將傳統產業和大數據發展為一體化的道路。
通過沈陽市的大數據管理局,可以快速對全市的信息化等方面的工作進行指導,協調其他通信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可以推進智慧沈陽的建設。早在2019年,沈陽市的數字經濟收入就達到2061億元,其中智能制造產業產值突破800億元,同時在產業產值方面,沈陽市通過建設未來機器人之城等一系列創新項目,打造出了人工智能“特新特區”在國產機器人份額中占比超過了20%。
鞍山也積極落實中央決策部及省委的要求,積極進行產業的轉型升級,將重工業生產等與數字產業相結合,充分發揮產業相互融合之間的優勢,促進經濟增長。以鞍山市數字產業園正式啟動運行為契機,鞍山市將全力加快打造“一園五區”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格局。其中,“一園”即加快建設鞍山市數字產業園,立足鞍山,服務遼寧,輻射東北,面向全國,圍繞物聯網、大數據、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領域,培育壯大數字產業并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五區”具體為,以西柳、南臺、岫巖滿族自治縣等特色市場為主體,建立電子商務示范區;以鞍山菱鎂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為核心,建立菱鎂數字化轉型示范區;以鐵東區為集聚地,建立“網紅”經濟示范區;以鞍鋼為鋼鐵產業數字化轉型促進高地,建立鋼鐵數字化轉型示范區;以鞍鋼礦山為數字礦山建設先行先試區,建立礦山數字化轉型示范區。而沈撫示范區也是遼寧省政府重點打造的數字經濟示范區,今年上半年,沈撫示范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48.3%,稅收收入同比增長41.5%,主要經濟指標實現兩位數增長;“一網通辦”實際網辦率達76.42%,位居全省首位;數字經濟企業稅收貢獻占比59.5%,位居全省前列。
三、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的有效解決途徑
產業只有在不斷的轉型升級中才可以確保其一直發展,不被時代所遺棄,而產業轉型的關鍵就是將傳統產業與數字化相結合,遼寧省作為全國工業制造大省,通過將數字化經濟與傳統企業結合才是發展數字經濟的重點。
根據《2021年遼寧省經濟研究發展報告指出》全年地區生產總值25115.0億元,比上年增長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284.6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9400.9億元,增長1.8%;第三產業增加值13429.4億元,下降0.7%。其中農業部分,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527.2千公頃,比上年增加38.4千公頃。而從工業來看去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8%。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遼寧省的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發展勢頭呈上升趨勢,但是上漲趨勢很小,需要進行數字化的轉型與升級,并且需要加大力度;第三產業則呈下降趨勢,說明疫情對其的影響還是較大的,而第三產業也是遼寧省政府大力發展的產業,為了遼寧省第三產業更好結合數據化時代,開展了“四新驅動,兩化協同,雙核引領,場景賦能,多域并進”的發展原則,要深度增強共享經濟,平臺經濟的新發展模式,提高數字化的公共服務能力。
第二產業作為遼寧省的主要產業,其產值大,所以數字化轉型對其影響巨大,十四五期間遼寧省政府就出臺了很多相關的政策來對其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議,同時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就在于其制造業能否順利進行數字化轉型。
在確定重點問題之后,遼寧省各產業之間的轉型解決之道也可以明確找出。
(一)制造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發展
在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的時代下,遼寧省政府對制造業和相關產業都提出了要求,要求其完善自身發展,通過與數字化進行融合轉型從而形成領頭羊的作用,成為推動其他產業發展的新動力。在進行轉型發展的同時也要帶動人才,技術,設備的進步,設立軟件園。軟件園的設立不僅對企業在促進內部結構優化有幫助,同時也可以為人才儲備和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好的基礎,通過軟件園的設立來吸引各企業在園內進行調研研究,從而形成一塊數字經濟發展的價值鏈,起到了帶動的作用。
(二)幫助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
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就是對數字化轉型有著正確的認知,很多企業的決策者沒有對企業轉型有正確的認知,轉型不只是一個部門之間的事情,而是企業之間所有部門相互協調合作才能解決的,否則根本無法完成。同時應該完善信息網絡,可以使相關信息能第一時間讓各部門看到。在生產線方面也要進行更新,學習國外企業先進的技術,引用智能機器人來替代人工生產,在節省人工成本的同時可以加快生產速度。還有一些企業因為投入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從而減少了轉型方面的投入,制約了企業數字化轉型。因此,幫助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政府產業轉型升級資金應對各企業在數字化階段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幫助。
四、遼寧省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的建議與對策
為了加快傳統行業轉型,促進經濟發展,遼寧省人民政府頒布了一系列的相關政策。明確了指導思想,以“四新驅動,倆化協同,雙核引領,場景賦能,多與并進”作為發展原則,并且將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支撐。
在推動遼寧省數字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要與當前遼寧省的經濟情況相結合,必須要穩步融合,部分企業信息化水平較低,缺少相關的數字化技術的支持,因此我們需要在數字化企業轉型方面與傳統企業相結合,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數字化而忽略企業本身的優勢。
第一,構建數字化物聯網大平臺,對相關企業升級提供相關的技術幫助與支持,同時建立促進數字化發展的體制機制,組件數字遼寧建設領導部門,加強各部門之間的統籌協調。
第二,組建省級大數據管理部門,推進全省數據資源聚集,融合,使用。建立數字化標準體系,對數字化轉型要有一定的標準,嚴格把控,努力做到完美。
第三,我們也應該對數字化的發展轉型提供保障,強化財政政策,加大金融的支持力度,為數字化建設發展優先提供場地和建設設施,給予用電,用水,用人,等相關基礎的保障。
第四,不僅要在制度和產業方面做出對策,在相關數字化人才方面也要加強培養,打造數字化人才聚集生態,為培養數字化創新人才提供好的環境,在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關的鼓勵政策來使得數字化人才能夠留下
第五,積極引進相關領域的高層次人才,保證數字化人才培養保質保量,并且要鼓勵學校要開展信息,軟件以及與大數據相關的課程,使學生們能夠更加了解未來數字化產業的相關知識,同時應該加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通過企業為數字化人才提供可以實踐學習的機會,為數字化行業輸送人才。
第六,積極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質量變革。數字產業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質量變革的必然結果。通過利用數字技術整合數字信息資源, 數據信息資源作為數字經濟新的生產要素對于數字產業化 和產業數字化過程的推進都起到關鍵作用,改變傳統管理 和制造模式,使企業擁有更高效的管理手段和制造方法,推動經濟轉換動能。
五、結語
本文通過研究分析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情況,遼寧省數字經濟有效發展的解決途徑和發展的建議與對策這三個方面來分析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情況,通過分析我們得出遼寧省數字經濟在政策和企業的大力支持下,呈上升趨勢,經濟額也在逐年增長,同時各產業間的轉型升級也十分成功,設立了許多數字化產業園區,為發展數字經濟提供了保障。同時根據相關問題提出了對應的解決方法和建議,希望遼寧省的數字經濟發展得更好,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孫恒宇.浙江省江蘇省經濟發展及驅動因素比較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2]王娥燕.遼寧省外貿商品結構與產業結構關系研究[D].沈陽:沈陽理工大學,2008.
[3]遼寧省統計局.遼寧統計年鑒.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
(作者單位:大連東軟信息學院信息與商務管理學院。姚曉林為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