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山
【摘? 要】教師要幫助學生順利處理學習上的難題,達到理想教學目標。數學學科本身和日常生活就有著聯系,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各種數學知識,教師要具備善于發現的眼睛,積極探索生活中的數學,提取具有價值的內容,融入到數學課堂中,采用生活化教學策略來讓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正確認知,同時,對當前數學教學工作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系統研究,采取關鍵策略來改進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因此,本文將圍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為主題來展開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其中主要體現在教學工作和正常生活逐漸融合,促使數學知識生活化,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就發現各種數學知識,加深對各重點內容的深層次理解,提升數學綜合素養和各項能力。所以,在后續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善于采用生活化教學策略,通過這種手段來讓學生更加細致、全面掌握知識,并將掌握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提升實踐運用能力,教師要善于和學生溝通交流,依據學生認知規律把知識和應用相互融合,開展針對性授課。
一、落實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現實意義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拋棄了傳統、落后的教學手段和理念,隨之替代的是生活化教學手段,該種教學手段受到師生的愛戴,實現把生活化教學手段采用到數學教學工作中,不僅能降低教學難度,還能夠讓學生發現數學學科和日常生活所存在的聯系,讓學生逐漸轉變以往固化的思維形式,把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點看作是自己身邊出現的問題,讓學生了解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加深對重點內容的認知。生活化教學手段和普通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放棄了讓學生死記硬背各種數學理論或公式,而是在帶領學生處理生活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加強體會數學、認識數學,善于采用數學知識改善日常生活,并在潛移默化過程中拓展學生知識面,提升創新思維,最終達到理想教學效果。除此之外,生活化教學手段的采用還能實現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實際能力,讓學生把在課堂中掌握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小學時期是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能力的黃金階段,當學生具備了良好的應用能力時,在面對后續難度系數較高的學習內容時,會變得更加輕松。
二、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的缺陷
第一,教師未能落實布置教學場景。數學生活化教學工作的開展單憑教師豐富的教學經驗、教學能力是不夠的,還要善于布置教學場景,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促使教學工作更加貼近于日常生活,通過這種手段來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融入到所設置的教學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欲望,讓學生更加全面掌握知識重點。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卻不能落實布置特定生活教學情境,讓學生認為教學過程虛假,以至于不能體現出學生主體地位,學生也很難理解各種數學重點知識,處于被動學習狀態。
第二,采用的生活化教學手段未聯系實際。雖然生活化教學模式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的應用范圍廣闊,但是每位教師所應用的效果是不同的。一些教師未關注對學生實際生活的系統研究,以至于所選取的教學內容相關材料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存在不適應現象。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所出現的應用題型是能夠更好地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的,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有可能會發生數據不準確、夸張等現象,導致學生形成誤解,偏離了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初衷。
第三,缺乏生活化教學評價。評價工作的開展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評價工作中教師單純依據學生成績來進行評價,未能關注教學生活化,所存在的評價機制不科學等問題,不利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三、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可行性對策
(一)教學內容聯系實際
讓學生重點掌握各種數學知識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高效處理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種數學問題,在傳統數學教學工作中由于存在的各種阻礙,所以學生很難把各知識重點應用到實際,而且教師在給學生講解相關知識重點時,只是把各內容以板書形式展現出來,一股腦全部都傳輸給學生,部分學生將會失去學習欲望,甚至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為了改變教學工作,教師要把數學教學工作和日常生活相互融合,實現給學生構建生活化教學環境,在課堂積極采用所學的數學重點處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最終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了解數學知識的用途以及意義。例如,當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數學加減法時,就要融入生活情境,把抽象的數學知識以生活化形式展現出來,如:如果小明去超市購買水果,小明的媽媽給了小明100塊錢,買西瓜花去30元,買蘋果花去15元,那么在買完水果后,小明還剩了多少錢?通過給學生出示圖片來直觀了解應怎樣計算,讓學生把掌握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利用生活經驗來理解數學運算。
(二)挖掘生活中的材料
要想開展生活化教學,教師就應具備善于發現的眼睛,積極捕捉日常生活中的數學素材。小學時期的學生,因為其缺乏豐富的生活經驗,知識儲備較少,所以很難發現日常生活中所存在的數學資源,而教師應提取生活中的數學資源,融入到課堂教學工作中。在這一教學背景下,學生也會對學習的內容更加感興趣,主動去處理實際問題。教師在選擇素材時,應選擇學生群體關注度最高、簡單易懂的。例如,教師可以列舉校園中每天送水的叔叔,教師應給學生提供送水叔叔送水的相關數據,一桶水為15kg,我們學校一共有14間教室,還有4間辦公室,如果每一間教室和辦公室都送一桶水,那么送水叔叔一共要送多少桶水呢?然后輔助學生正確計算出需要送水的總數,然后再計算出送水總量,得出正確答案后,教師要為學生出示各地的實際用水情況、部分地區缺水的照片,讓學生了解到水資源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一定要形成良好的節水意識,懂得尊重他人勞動成果。
(三)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教師自身的教學能力直接決定最終教學成果,在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各地區都有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由于各城市發展不協調,所以教師的教學水平也存在著差異性。一些經濟較為落后地區的教師專業性技能和知識儲備相對較少,所以影響了數學生活化教學工作的開展,而作為教師則應具備終身學習意識,善于反思,總結教學經驗,積極探索創新。例如,當教師在帶領學生計算物體體積這一內容時,為了實現更加直觀輔助學生理解知識重點,教師應要求學生把測量的物體放在裝滿水的容器當中,然后讓學生計算溢出水的體積,通過結合多媒體技術來讓學生了解溢出水的體積其實就是物體的體積,通過這種教學模式的開展,不僅考驗教師對本專業知識的理解掌握,同時還對教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只有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儲備,且靈活結合生活實際,才能讓學生深刻理解抽象知識。
教師要始終關照學生情感,在開展授課前,教師要善于采用講故事的方法引出教學重點。例如,當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區分物體這一內容時,則應融入學生感興趣的游戲。因為大多數的學生對抽象的圖形提不起學習興致,而教師通過提前給學生準備各種圖形來讓學生搶答,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并通過學生的搶答也能了解其學習情況,合理設計后續教學工作,確保教學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
(四)布置生活化數學作業
學生所學習的內容都是數學教材中的,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不能體現出其主體地位。而為了實現在數學教學工作中采用生活化教學策略,需要教師為學生布置生活化家庭作業。因為在短短十幾分鐘的數學課堂中帶領學生學習是很難達到理想教學效果的,只有布置具有針對性、生活性的家庭作業,才能延續數學課堂,幫助學生鞏固重點知識,提升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例如,五一勞動節即將來臨,學校為了舉辦運動會,需要安裝各種彩燈。某一活動區域長100m、寬50m、高20m,地面的四周不裝燈,同學們你們知道如果在這一區域安裝彩燈,需要安裝多長的彩燈線嗎?再如,小明決定買一個足球,于是去各個超市詢問足球的價格,通過對比三家超市,了解到三家超市的足球價格都是20元錢,但是每個超市都有著不同的優惠活動,第一個超市是每個足球優惠4元錢;第二個超市是如果一次性購買十個足球,那么就送兩個足球;第三個超市是當購物滿100元時立減15元,購物滿400元時則減免70元,那么同學們,你們知道小明在哪家超市購買更便宜呢,如果小明要購買50個足球送到貧困山區,那么在哪一個超市購買更加省錢?通過預留這一生活化作業,讓學生在完成作業中體會到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善于采用數學知識處理生活問題。各種生活化作業的布置都能夠改變學生對作業的看法,讓其了解到數學作業是具有生活性、實踐性、靈活性、趣味性的,從而將更多的心思放在處理數學作業上,逐漸提升學習效率,在課下鞏固學習重點。
四、結束語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工作的開展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各種教學模式不僅能突破傳統教學工作的限制,讓教師拋棄傳統教學理念和手段,還會改善數學教學環境,讓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更加順利完成各項教學任務。教師也要正確看待當前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現存的問題,像教師未能重視教學場景的布置、教學工作未能融入生活實際、評價工作缺乏生活性,在后續教學工作中還要實現數學教學內容聯系實際、挖掘生活中的材料、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文路.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5(24):144-145.
[2]茍三榮.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策略[J].學園,2017(24):72-73.
[3]趙冬寒.探究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5(12):93-95.
[4]杜長敏.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24):141.
[5]劉學全.生活化情境下的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的構建[J].吉林教育,2018(2):121.
[6]劉景標.探尋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和策略[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12):104-105.
[7]陳忠元.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5(33):129.
[8]仇桂霞.淺談小學數學的生活化教學的實施途徑和方法[J].教育教學論壇,2015(18):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