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怡倩 陶丹丹



摘要:小城鎮,一般解釋為“較小的城鎮”,具有介于城鄉之間、地位特殊的鮮明特點。目前,我國對小城鎮概念的運用不夠規范,觀點不一,有學者認為小城鎮為“小城市+建制鎮+集鎮”的結合,有學者認為是“小城市+建制鎮”的結合,還有學者認為是“建制鎮+集鎮”的結合。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何種解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城鄉一體化建設事業持續推進,做好小城鎮規劃建設工作刻不容緩。因此,文章以小城鎮規劃建設的必要性為切入點,剖析小城鎮規劃建設存在的不足,并結合循環經濟理念提出有效的優化策略,希望以此促進小城鎮規劃建設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小城鎮;規劃建設;現狀;必要性;循環經濟理念;優化策略
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穩步發展,我國城鄉規劃建設事業持續推進。小城鎮作為城鄉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必要明確規劃建設目標,落實有效的規劃建設方案。然而,從目前來看,我國小城鎮規劃建設工作尚且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土地規劃不夠合理、產業支撐力度薄弱、建設融資缺少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有必要融入循環經濟理念,在構建和諧的物質循環系統的基礎上,使小城鎮規劃建設事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總體而言,從小城鎮規劃建設工作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及社會效益三方面協調提升角度考慮,本文圍繞“小城鎮規劃建設中循環經濟理念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探討價值意義顯著。
一、小城鎮規劃建設的必要性概述
小城鎮規劃,是基于一定地域范圍內,將區域生產力合理布局及城鎮職能分工作為參考依據,對不同人口規模等級及職能分工加以明確的城鎮進行分布、發展規劃的一項工作。從小城鎮規劃的目標層面分析,即經合理組織體系內各城鎮之間、城鎮與體系之間、體系和其他外部環境之間的相關經濟、社會要素,利用現代系統理論及方法,對整個體系的整體效益進行分析論證。通過小城鎮規劃建設,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征進行全面把握,有助于我國經濟社會事業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通過小城鎮規劃建設,有助于科學發展觀的落實,能夠對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方略的實施提供有效支持,使“三農”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提供有效保障。此外,小城鎮規劃建設工作的持續推進,可以使城鄉二元體制結構現象有效消除,使工農之間與城鄉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使城鄉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目標得到有效實現。
總之,無論是從國家宏觀層面,還是從城鄉個體經濟發展微觀層面,做好小城鎮規劃建設工作均非常有必要。
二、小城鎮規劃建設現狀潛在的不足剖析
如前所述,小城鎮規劃建設工作的開展非常有必要,但從此項建設工作現狀角度來看,尚且潛在一些不足之處。總結起來,具體不足問題如下:
(一)土地規劃不夠合理
從現狀來看,國內小城鎮規劃建設工作問題較多,定位不夠清晰,未能結合具體情況合理規劃建設,易出現土地規劃不合理現象。從具體表現來看:一方面,對出名小城鎮模式模仿的情況屢見不鮮,一味模仿,缺乏自主性及創新性,代表小城鎮規劃不符合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未能對本地資源充分挖掘,使小城鎮規劃建設的特色及科學性難以有效體現出來。另一方面,部分小城鎮規劃建設重視經濟效益,但易忽視長遠、可持續發展,比如在小城鎮規劃建設過程中,為了在短期內保證有高回報的經濟效益收入,加大力度進行街區商鋪的規劃建設,同時使人居生活娛樂設施及空間大大減少,導致小城鎮布局雜亂,規劃缺乏合理性及科學性,土地資源未能獲得充分利用,造成土地資源大面積浪費,顯然這對小城鎮規劃建設事業可持續發展極其不利。
(二)產業支撐力度薄弱
小城鎮是城鄉之間有效連接的紐帶,通過小城鎮規劃建設,可以使農產品高效交易、農村人員高效流動得到有效實現,并使部分農村剩余勞動力實現二次就業及發展特色產業的目標。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小城鎮規劃建設只為解決居住在地質災害地帶居民住房安全問題,“面子工程”較多,未能形成特色產業,使小城鎮整體居民的居住環境、經濟條件難以得到有效改善。顯然,在產業支撐力度薄弱的情況下,會使小城鎮規劃建設活動流于形式,缺乏實效性。
(三)建設融資缺少
在小城鎮規劃建設工作開展期間,要實現合理科學、高效規劃建設的目標,首要條件便是確保建設融資資金的充足。并且,從小城鎮實際規劃建設工作來看,易地搬遷、災后重建、棚戶區改造等國家項目工程較多,這些規劃建設項目,使地方財政的壓力得到有效減輕,并使搬遷農戶的困難一定程度得到解決。然而,在小城鎮規劃建設過程中,因面對的農戶數量比較多,易導致精準扶貧難以滿足諸多受災農戶需求的狀況,加上地方財政有限,建設融資不足,阻礙小城鎮規劃建設工程項目的持續推進。
三、小城鎮規劃建設中應用循環經濟理念的具體策略
小城鎮規劃建設面臨的問題較多,而對于循環經濟來說,是一種以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為基本原則,進一步使“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目標得到有效實現的循環反饋經濟流程。因此,從小城鎮規劃建設問題的解決,并實現可持續發展角度考慮,可以將循環經濟理念合理科學地滲透到小城鎮規劃建設當中。結合實踐工作經驗,循環經濟理念在其中的具體應用策略如下:
(一)以循環經濟理念為基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土地資源
在土地規劃缺乏合理性的情況下,會使小城鎮規劃建設事業的發展陷入僵局。而對于循環經濟理念來說,以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以及能量流動規律為依據,對經濟系統進行重構,進一步對和諧的物質循環狀態進行構建。因此,有必要以循環經濟理念為基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土地資源。一方面,在小城鎮規劃建設過程中,與農村經濟發展有效結合起來,保證與縣域經濟發展布局之間的協調性,充分尊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國家整體發展規劃,明確小城鎮土地資源規劃在農村經濟、文化當中的核心地位。在土地資源規劃過程中,需將當地人文風情、山水地貌作為基礎依據,對小城鎮土地資源布局、結構、功能進行優化,比如針對不同區域的土地,在規劃建設期間注入紅色文化、歷史文化以及田園文化元素等,使土地資源的本土價值、紅色價值以及歷史價值得到有效體現。另一方面,在土地資源規劃、布局工作開展期間,既要注重短期經濟效益,又要重視長遠發展,加強街區規劃建設、人居生活娛樂設施空間建設之間的協調性,滲透循環經濟理念,發展集約型土地資源開發利用模式,合理布局小城鎮,確保規劃方案的規范性及科學性,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避免土地資源大量浪費問題的發生,進而實現小城鎮規劃建設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二)以循環經濟理念為導向,加強產業支撐力度
在缺少產業支撐的情況下,小城鎮后續發展會呈現舉步維艱的局面。而在循環經濟理念下,應充分遵循可持續發展戰略指導思想。因此,有必要以循環經濟理念為導向,加強產業支撐力度。一方面,在小城鎮規劃建設過程中,需實現農民安居樂業的目標,側重特色配套產業的發展,以當地市場環境、自然環境以及資源環境為依據,同時結合農民的自身條件及特長,發展勞動密集型突出產業,比如傳統手工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如圖2)等。與此同時,為了使人力資源得到有效保證,在小城鎮規劃建設發展過程中,需重視剩余勞動力的吸收,尤其是在花卉、溫室大棚蔬菜等產業,需重點融合發展,使人力資源成本得到有效節約,并使農產品在物流支持下送至城市居民家庭,將小城鎮發展優勢充分體現出來,進一步使城鄉發展的統籌及互補目標得到有效實現。另一方面,在小城鎮產業發展過程中,還需要重視村落文化旅游業的發展,構建“體驗農家生活”“觀看民俗歌舞”“吃農家飯”及“參與田地勞動”等村落文化旅游產品,形成村落文化旅游品牌效應,帶動農村旅游業可持續發展。
(三)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橋梁,擴寬建設融資渠道及加強小城鎮環境治理
在循環經濟理念下,小城鎮規劃建設事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擴寬建設融資渠道非常關鍵,主要做法為:第一,在小城鎮建設資金籌措方面,以多渠道、多形式為基礎,金融部門需適當擴大小城鎮貸款,政府部門則需對地方財政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或通過小城鎮建設信貸擔保基金的成立,確保小城鎮規劃管理獲得有利條件;第二,以建設市場經濟原則為依據,結合政府扶持、投入實況,把重心致力于集體、個人以及外資等層面,通過社會資金做好小城鎮規劃建設工作,并吸引外商投資參股;第三,鼓勵金融機構向小城鎮規劃建設提供長期信貸,使投資主體朝多元化方向發展,并通過小城鎮規劃建設投資有效監督機制的構建,提升資金使用效率與誠信度;第四,小城鎮政府自身資金實力也需適當增強,可通過適當提升小城鎮規劃建設維護稅稅率的方式,對小城鎮規劃建設用地的有償使用制度加以完善,以此使小城鎮政府將充裕的資金應用到規劃建設項目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循環經濟理念下,生態學規律是其中重要的基礎條件,為了帶動小城鎮經濟可持續發展,有必要對環境容量、自然資源進行合理科學利用,側重小城鎮環境治理工作的持續推進。例如:基于小城鎮規劃建設期間,針對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以“零排放”理念、環境資源循環作為基礎條件,使環境治理方式得到及時轉變,進而使小城鎮規劃建設污染程度大大降低。此外,還有必要在小城鎮規劃建設期間構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回饋式循環體系,優化產業結構,提升資源利用率,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量,改善規劃建設生產作業環境,在循環經濟理念的橋梁作業下,帶動小城鎮規劃建設事業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城鎮規劃建設工作的開展非常有必要,為了解決相關問題,有必要將循環經濟理論作為小城鎮規劃建設發展的理論基礎,對土地資源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同時,加強產業支撐力度,擴寬建設融資渠道,并加強小城鎮環境治理等。相信做好以上工作,規劃經濟理念在小城鎮規劃建設中的價值作用將能夠充分有效發揮出來,最終為小城鎮規劃建設工作的穩步、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云鵬.黨建引領新型城鎮化的“梧桐實踐”[J].支部建設,2021(04):17-19.
[2]常娟,許明.循環經濟視角下體育特色小鎮建設理論初探[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10):15+124+164+178.
[3]胡力.小城鎮規劃建設中循環經濟理念的應用策略[J].四川水泥,2019(05):227.
[4]許天星,薄啟欣.京津冀地區城鎮化與循環經濟發展存在問題與政策建議研究[J].現代商業,2017(36):78-79.
[5]李藺怡南.基于循環經濟理念的城市生態工業園區發展探究[J].時代金融,2017(32):41.
[6]許天星,薄啟欣.京津冀地區城鎮化與循環經濟協同發展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7(21):465.
[7]崔繼紅,張照錄,吳忠東,曹俊杰,丁東業.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物質代謝模式的變遷及環境響應[J].湖北農業科學,2016,55(17):4608-4611.
[8]王一帆,陳英姿.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循環經濟建設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生態經濟,2016,32(01):125-130.
(作者單位:江西省地質局地理信息工程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