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
摘要:建立完善財政資金內部控制體系,對于確保政府財政資金和國有資產的安全規范、完整可靠,推動建立精細化的財政管理模式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由于財政資金管理的政策性原則性非常強,需要結合政策法規要求,來針對性地制定完善的財政資金內控策略。文章首先簡要介紹了財政資金內部控制的內涵、目標及其作用,并分析了財政資金具體管理方面的常見問題,進而就完善財政資金內控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提出了幾點建議措施。
關鍵詞:財政資金;財政預算;監督管理
財政資金對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用好用活財政資金,對于推動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促進各項事業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各級財政支出規模不斷擴大,財力持續下沉基層,在幫助企業紓困解難,促進就業和保障民生,擴大需求及推動消費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雖然各級政府財力有所增加,但所面臨的財政收支形勢卻非常嚴峻,要求地方財政部門應該積極發揮作用,強化對財政司源的統籌,尤其是針對財政資金加強使用監管力度,建立完善財政資金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加強對財政資金以及國有資產使用管理的管控,堅持有保有壓,突出財政支出重點,以更好地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推動地方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進步。
一、財政資金內部控制的內涵及其作用分析
財政資金內部控制,主要是為了有效防范財政資金管理風險,提高財政資金管理水平,通過明確財政資金及國有資產管理使用工作職責,并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嚴格管理程序,優化管理流程、開展財政資金管理評估分析等,對財政資金所開展的一系列的控制管理程序及管理活動。財政資金內部控制管理,往往由各級財政部門作為實施主體,以財政資金管理的各項法規制度以及政策文件要求等作為依據,明確具體的管理程序以及管理辦法。財政資金內部控制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推動財稅體制改革的深化。近年來,國家加快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而財稅改革的落腳點就是規范和高效使用管理財政資金,完善財政資金年內控體系,規范財政資金管理體系,對優化財政資源配置,建立法治化、規范化、高效化的財政資金使用管理體系,夯實財政稅收改革工作基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落實財稅改革工作要求的基本內容。
二是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在經濟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各地的財政收入增長進入了中低速增長階段,財政收支壓力矛盾不斷加大,在穩健的貨幣政策以及金融風險防控要求不斷嚴格的趨勢下,更加要求各地應該充分利用財政資金資源。建立完善的財政資金內控體系,可以推動地方財政管理體制模式的改革,在管理重點上更加強調提高財政資金以及財政司源的使用效益,強化財政政策以及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實現財政政策的引導作用,進而促進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提升。
三是預防遏制腐敗問題。建立完善的財政資金內部控制體系,將有力推動財政資金的使用管理體制機制的創新改進,可以構建更加完善的權力制衡以及監督約束機制,強化了對財政資金使用管理全流程的監督約束,尤其是嚴格控制了財政資金使用方面自由裁量權,以制度來對權力的運行進行約束,因而可以從根本上有效地遏制和預防財政資金使用方面的腐敗問題,嚴肅財經法律法規。
四是更好地服務政府決策的制定。健全的財政資金管理內控體系,可以確保涉及財政資金的財務記錄以及財務報告等各方面信息的完整可靠,有利于進一步提升財務報告質量,對政府實際經濟運行狀況進行客觀真實地反映,幫助政府各部門更加科學地分析經濟運行策略效果,進而確保財政政策制定得更加科學合理,促進不斷提升政府的理財能力水平。
二、當前財政資金內控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 財政資金內控環境有待優化。一些財政部門雖然針對財政資金內部控制建立了組織管理框架,但是組織管理模式不夠系統完善,財政資金內部控制相關的內控管理辦法不夠細化完善,財政資金內控管理制度不夠系統完整,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流于形式的問題,還沒有對財政資金和國有資產使用管理的各個環節等,形成科學有效的控制。由于內控環境不夠完善,因而造成了不少地方財政部門的財政資金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不夠完善,制度機制還不夠科學,內控體系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
2. 財政資金風險評估管理缺失。在財政資金內部控制管理方面,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然而一些地方的財政資金風險評估制度機制存在缺失,在內容上主要是對上級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政策的承接,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細化完善,對于財政資金以及國有資產管理流程中的風險評估也沒有進行細化明確。特別是財政資金管理業務環節煩瑣,涉及責任部門較多,缺乏完善的風險防控管理辦法,對于財政資金管理過程中的風險事件缺乏必要的分析,這些問題都容易造成在財政資金管理過程中出現風險隱患。
3. 財政資金內控活動執行力度不強。財政資金內控活動執行直接決定了內控活動實際成效,當前在這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是:有的財政預算編制精準性不足,對于預算計劃編制主要是采取基數增加的方法,預算數據缺少實踐的支撐,一些地方部門預算計劃和實際支出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預算調整內容較多,預算執行約束控制力度不足,預算的偏離程度相對較高,往來資金清理不夠及時,預算的約束作用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有的財政資金管理不夠規范,尤其是財政資金專戶賬戶管理不夠嚴格,專戶賬戶開設過多,在財政資金的撥付方面也存在較多不規范的問題,對于預算單位的資金支付審批不夠嚴格,在基層特別是具體到鄉鎮層面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執行不夠嚴格,一些專項支付資金沒有得到科學有效的統籌使用,有的還存在著專項資金重復安排、資金支出固化,以及財政資金閑置沉淀等一系列的問題,直接影響了財政資金的實際使用效益。
4. 財政資金內部監督管理需要強化。提高財政資金管理水平,確保財政資金內控的有效性,離不開健全完善的內部監督體系。然而,不少地方財政資金內部監督管理不完善,監管乏力問題仍然較為突出,有的財政資金監督檢查機制不夠細化具體,還沒有貫穿于財政資金運行的全過程;有的問責追責機制不夠合理,尤其是涉及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方面的責任追究處理不到位;有的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控不力,財政資金預算實際績效水平較低,難以有效發揮資金的實際使用價值。
三、強化財政資金內部控制的策略分析
1. 完善財政資金內控工作基礎。在財政資金內控管理上,財政部門作為重要落實責任部門,應該高度重視財政資金內控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完善財政內控組織管理架構,結合實際情況,組織財政資金管理所涉及的內部職能機構,尤其是監督、預算、國庫、綜合、會計等職能部門參與,共同開展財政內部控制管理工作。財政部門應該強化內控管理工作理念,加強對財政資金內控工作的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的內控管理氛圍,確保財政資金管理的責任方共同參與到內控管理工作之中。同時,應該針對財政資金內部控制,健全財政資金內控管理制度機制,建立財政資金內部控制基本規范,重點對財政資金內控管理的目標原則、控制方法、控制內容、內控分工及檢查報告等內容進行明確,為財政資金內控管理活動的具體開展實施形成完善的約束和指導,確保財政資金內控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
2. 優化財政資金內部控制方法。在財政資金內部控制具體實施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內部控制方法的綜合運用,結合財政資金內控實際需要,重點應該突出以下幾方面:首先,嚴格執行不相容崗位分離機制,對于涉及財政資金管理的各個環節、各項業務流程進行系統的分析,對其中的不相容崗位職責進行明確,并落實分離措施,在財政資金管理方面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監督制約的工作機制,并對崗位職責建立說明書,形成清晰的報告關系,關鍵崗位應該采取定期輪換制度,有效防范錯誤或者是舞弊行為。其次,完善授權管理機制,應該在財政部門建立完善與內部組織架構、財政業務、財政資金管理等相適應的內部授權管理模式,對財政資金管理相關業務的授權主體、授權范圍等進行明確,按照財政資金業務性質及其特點,科學地配置資金管理權力,對財政資金管理授權管理以及監督程序等進行明確,可以采取分級授權的模式,對內部的授權事項等進行統一的管理,并按照組織架構特點以及財政業務發展需要、風險管控實際等,對授權執行情況進行定期的評估和調整。第三,在財政資金管理方面嚴格落實歸口管理,對內設機構的職能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對涉及財政資金尤其是財政預算等業務進行統一的管理,通過歸口的設置確保權責一致,以及財政資金管理體系的高效運轉,增強資金管理上的協調性配合性。此外,優化流程控制管理,將內控管理嵌入到財政部門具體機構以及具體的財政資金業務流程之中,實現財政資金管理在指標流、業務流以及資金流之間的統一,并跟蹤流程進行持續的監督評價和優化,推動財政資金內部控制管理體系的健全完善。
3. 加快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在財政資金內部控制工具的具體運用實施方面,應該突出預算的重要作用,按照各級財政管理工作要求,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促進增強財政資金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對于預算管理制度改革,重點應該突出以下幾方面:一是改進完善財政預算的編制方法,徹底破除以往基數加增長的預算編制模式,堅持零基點進行預算的編制,對于財政資金的使用圍繞財政預算項目,結合不同項目類型進行預算的具體編制,并強化對預算項目的審核管理,突出對項目支出的必要性、支出預算的合理性、預算績效目標的適配性等方面,進行必要的審核,以提高預算編制的合理性。二是加強對預算的統籌管理,在財政預算的管理模式上,改變以往的按照資金渠道進行預算分類核定的模式,做好全口徑的預算管理,對重點支出的預算編制程序以及預算安排等,及時地進行調整和規范,注重強化財政政策的集成以及財政資金的統籌,以更好增強財政保障能力。四是推進實現財政預算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把預算管理充分融人到項目的謀劃儲備、實施調整的全流程,形成全周期預算管理項目機制,對預算項目進行動態的跟蹤管理,并推進預算支出標準體系建設,對于預算支出強化支出標準控制,增強預算安排的合理性。五是增強預算計劃的約束力度,落實預算管理主體責任,采取目標責任落實管理模式推動預算計劃執行,促進預算目標的實現。
4. 突出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對于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增強財政資金管理的規范化,提高內控管理效果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預算績效管理的具體實施方面,首先,應該制定完善預算績效管理實施方案,做好財政資金預算績效管理頂層設計,制定財政績效評價工作指南,對績效評價的原則要求、指標體系、標準流程等進行明確,并注重完善績效目標管理,將績效目標的設定作為預算申請的一項前置工作,進一步強化對預算績效工作的組織實施管理。其次,做好預算績效具體運行階段的監控,跟蹤財政資金的具體支出進度、績效目標情況、資金撥付使用情況等,探索進行事中的績效評價,督促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同時,完善預算績效評價,通過組織預算單位開展績效自評、委托第三方機構復核等多種方式,對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以及政府職能實現程度等進行全面的評估分析,針對重點項目建立績效監控工作機制,促進預算績效水平的不斷提升。此外,應該注重全面強化預算績效結果的有效應用,加強對績效評價結果的反饋、整改,對預算項目進度緩慢或者是資金使用不規范的督促整改,對偏離績效目標或者是財政資金使用低效的及時調整盤活,并將績效評價的結果與預算安排、政策制定充分結合,形成良好的績效導向,促進不斷提升財政資金的實際績效。
5. 強化財政資金的內部監督控制。在財政資金內部控制方面,應該把內部監督作為提升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綜合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重點強化對財政資金使用管理過程中內部制度的建立、內部程序的執行、政策制定落實、資金安全運行等方面,持續加大監督工作力度。在內部監督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應該突出內部監督的重點,強化會計信息質量檢查、財政資金政策落實情況、專項資金收支情況、會計核算及信息披露情況等,積極運用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檢查相結合的模式,打造事前、事中、事后相結合的全過程監控模式,創新內部監督手段方式,尤其是強化信息化手段的運用,打造集聚財政收支、動態監管、數據分析、智能查詢、行為規范等功能完備的財政資金管理系統,確保實現對財政資金從撥付、使用到決算、評估的全過程監督。
四、結語
對于財政資金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實施,應該立足于強化對財政資金使用管理的嚴格監督,以及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規范財政資金預算編制,嚴格預算執行,提高資金撥付的效率,加強對資金管理使用的監管,進而依靠完善的財政資金管理內控體系,確保財政資金和國有資產使用管理的安全高效。
參考文獻:
[1]郭鳳紅.論如何做好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內部控制的管理問題[J].消費導刊,2021(46):85-86.
[2]趙海霞.內部控制在基層財政資金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財會學習,2021(18):183-185.
[3]梁蘭初.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J].經營者,2021,35(05):39-40.
[4]付強.基于內部控制視角下機關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管理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交通財會,2021(05):65-69.
[5]遲婧,孫百鳴,劉梅.政府會計準則制度下專項資金的核算與內部控制[J].財會學習,2021(16):114-115.
[6]孫曉燕.財政監督導向下如何構建財政管理內部控制體系[J].中國民商,2021(02):13-20.
(作者單位:東營市總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