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歡歡
摘要:目的 針對臨床上肺癌化療患者PICC置管降低相關并發癥的護理措施,選擇應用微信健康教育措施,并探討其應用后的效果。方法 選取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肺癌化療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措施,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應用微信健康教育措施,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自護能力及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相比對照組,實驗組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PICC置管相關并發癥發生率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自護能力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臨床上,肺癌化療患者PICC置管的護理中應用微信健康教育措施,其護理效果更好,患者在接受護理之后,臨床癥狀得到了較好的改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護理滿意度,其自身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較好的提升,并有效減少了出現并發癥的概率,其預后效果相對更好,具有一定的優越性,更加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微信健康教育;肺癌化療患者;PICC置管;并發癥
在全球,肺癌屬于年發病率和年死亡率最高的癌癥[1],且在我國也同樣是造成癌癥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該疾病的發病機制與患者的日常生活習慣有著一定的聯系,如長期抽煙等。患者在發現疾病的時候大多處于中晚期,已經錯失了實施手術切除的治療機會。因此,患者的主要治療措施為化療,需要行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以此建立靜脈通道進行化療藥物的輸入。PICC置管具有操作簡便、耗時短等優勢[2~3],但是由于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度相對較低,其導管維護常常出現多種問題,這將會引發各種并發癥,致使導管達不到預期的留置時間。為改善這一情況,應對PICC置管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降低其PICC置管并發癥的發生,所以本次研究中抽取60例肺癌化療患者,并對其臨床護理應用微信健康教育措施,探討其效果,現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肺癌化療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措施,實驗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應用微信健康教育措施。對照組患者年齡36~80歲,平均年齡為(60.24±5.31)歲,1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實驗組患者年齡37~79歲,平均年齡為(60.45±5.48) 歲,19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組間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可對比。
納入標準:(1) 研究對象均為肺癌化療患者,其生命體征平穩[4];(2) 研究對象并無認知障礙,能夠較好配合護理,其意識處于清醒狀態;(3)本次研究中實驗對象,均屬于自愿參與,并由自己簽署研究知情書。排除標準:(1) 研究對象具有心、肝、腎等臟器功能衰竭;(2) 研究對象同時為其他惡性腫瘤患者。
1.2 方法
在研究對象入院后,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嚴格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實施監測,并認真記錄患者的相關變化情況及并發癥等。同時,展開常規的健康教育,對患者及其家屬講解其病情的主要內容,以及PICC導管維護的重要性及意義、PICC導管留置側手臂運動、穿衣服、洗澡及睡覺時注意事項,需要注意維持穿刺部位及貼膜清潔干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觀察并發癥等,進一步提升患者對PICC置管的認知水平,注意觀察患者的變化,發生任何異常,及時通知醫師,做相應的處理措施。
實驗組則在基礎護理之上,應用微信健康教育干預。(1) 通過建立相關的微信群,進行疾病知識的宣傳及交流,可選擇醫護人員與患者共同建立的微信交流群,也可以選擇患者與患者之間建立的微信交流群。醫護人員可以在微信群中,進一步對患者講解PICC置管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等,并對患者的并發癥進行記錄,進一步提升患者對PICC置管的認知水平,對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進行相應的評價。醫護人員與患者的共同微信交流群可由5名主管護師及1名PICC護理人員組成,于每日的早晨、中午、晚上,對手臂留置的PICC導管實施檢查,若出現導管不適癥狀或是其他異常癥狀,可拍攝圖片上傳至微信群中,或是及時在群里咨詢醫護人員。患者與患者的微信交流群應由醫護人員進行管理,促進患者之間的有效交流,定期實施心理干預,降低患者內心的不良情緒,并指導患者相互鼓勵。可由一名特定的護理人員實施微信群的每日定時查看及維護,并及時解答患者的實際問題。
1.3 觀察指標
(1) 護理滿意度:研究對象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85~100分為非常滿意、60~84分為較為滿意、0~59分為不滿意。總護理滿意度 = 非常滿意率+較為滿意率。(2) PICC置管相關并發癥發生率:觀察并記錄研究對象對護理期間,發生導管堵塞、靜脈炎、穿刺點紅腫、導管移位等情況。(3) 自我護理能力:依據自我護理能力調查表,對研究對象的自我護理能力實施相應的評估,總共分為7個維度,共20個條目,每一項分為“完全沒有做到”、“偶爾做到”、“少部分做到”、“較多做到”、“完全做到”,并計分1至5分,其滿分為100分,依據所得分值可分為低水平( < 50分) 、中等水平(50~80 分) 、高水平( > 80分) 。(4) 生活質量評分:評估研究對象的生活質量,應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QOL-74) 評定,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2.0軟件對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 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 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
實驗數據表明,研究對象實施護理之后,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6.67 %) ,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66.67 %)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見表1。
2.2 ?并發癥發生率
實驗數據表明,研究對象實施治療之后,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6.67 %) ,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33.33 %)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見表2。
2.3 ?自我護理能力
實驗數據表明,研究對象實施護理之后,實驗組自我護理能力中高水平比例(73.33 %) ,高于對照組自我護理能力中高水平(33.33 %)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見表3。
2.4 ?生活質量評分
實驗數據表明,研究對象實施護理之后,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90.34±5.67) 分,高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79.61±5.28) 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
3 討論
肺癌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腫瘤疾病之一,其發病率及死亡率相對較高,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危害較大。在發現患病之后,患者大多處于中晚期,因此只能進行化療等治療措施,而PICC置管在患者實施化療的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為患者提供1條安全、可靠、無痛性輸液通道。但由于患者大多對PICC置管的認知較少,并不能夠恰當地實施自我護理,以至于常會出現多種并發癥,從而影響其順利的治療。為改善這一情況,需實施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常規護理干預雖然具有一定的護理效果,能夠做到健康知識的常規普及以及并發癥的預防等,但是仍舊不能夠做到及時溝通,無法及時解決患者的實際需求。而微信在作為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的一種模式,不僅能夠及時進行文字、圖片等形式的交流,還具有視頻、通話等功能,能夠更加及時、有效地做好護患溝通。
比對之下,微信健康教育措施的護理效果相對更好,能夠有效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并增加患者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改善護患、醫患之間的關系。通過微信群的建立,每日實施有效的溝通,增加患者對PICC置管的認知,并督促患者自我改進生活行為方式,更加有效降低PICC置管后貼膜松脫、感染、導管堵塞、靜脈炎等并發癥的概率。通過研究發現,在與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微信平臺健康教育之后,實驗組患者發生穿刺點紅腫、導管脫出、靜脈炎、導管堵塞等并發癥的概率相對對照組更低。微信平臺交流能夠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同時不需要直接面對面進行交流,對患者而言更加輕松,可以做到暢所欲言,心理壓力相對更小。通過詳細的健康知識的宣教,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以及PICC置管的認知度會有所增加,且能夠進一步提升其依從性,減輕患者對PICC置管的內心抗拒心理,能夠更加準確地指導患者實施PICC置管的自我護理,增加其自我護理能力。此外,微信交流群里的PICC主管人員等,能夠更好地針對患者的實際問題,實施有效的集體指導及個體指導,讓患者感受到更多的關懷,且能夠隨時實施指導,對于患者而言,遇到任何問題能夠及時得到相應的解決,其焦慮等不良情緒也同時可以得到較好的緩解,提升整體的護理服務質量。
綜上數據可得,研究對象實施護理之后,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6.67 %) ,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66.67 %)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對象實施治療之后,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6.67 %) ,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33.33 %)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對象實施護理之后,實驗組自我護理能力中高水平(73.33 %) ,高于對照組自我護理能力中高水平(33.33 %)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研究對象實施護理之后,實驗組生活質量評分(90.34±5.67) 分,高于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79.61±5.28) 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由此可得,臨床上對于肺癌化療患者PICC置管的護理,施用微信健康教育干預,其效果更佳,更適宜被廣泛推廣及應用。
參考文獻
[1]嚴思又,羅蕾.基于微信平臺的營養咨詢與營養教育在肺癌患者化療后家居康復指導中的應用[J].中華養生保健,2021,39(3):10-14.
[2]鄧紅玉,蔣美玲,肖杏玲.多維度健康教育在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21):79-81.
[3]孫萌,路靜靜.基于思維導圖的健康教育對肺癌化療患者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導管術管道自我管理及并發癥的影響[J].癌癥進展,2021,19(14):1493-1496.
[4]王黎黎.醫護合作式健康教育在肺癌化療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飲食保健,2021(35):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