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 谷萬華
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延遲開學和居家學習的大環境下,網絡直播教學課程(以下簡稱“網課”),成為支持廣大學生“停課不停學”的一種新型學習樣態,呈現出“風景這邊獨好”的熱鬧景象。
一、線上教學——巨大發展空間的教育藍海
疫情期間,教師網上直播授課讓學生足不出戶就能繼續接受系統的課程教育,為全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借助網課,學生可以利用相關的視頻、圖片和資料居家學習,并且可反復回放觀看,針對自己學習中的弱項進行反復強化訓練。因此,這一新穎的教學形式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普遍認可,效果明顯。
網課一般分為直播課程與錄播課程,現在已經成為疫情期間師生廣泛使用的一種線上教學方式。網課既方便又靈活,學生可自行觀看和下載教師的講課錄像、電子教案、課件等授課內容,彌補了傳統課堂中教學容量不足的問題。同時,學生也可以在網絡授課直播平臺上與教師互動交流,學生的疑問也能得到及時解答。這種網上交流環境進一步提高了線上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可參與度。
為保證學生的線上學習效果,學校的各科教師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實際情況,利用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批閱家庭作業,并及時將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反饋給家長;學生則以文檔、照片、視頻、App等方式記錄居家體育活動、家務勞動等實踐情況,并反饋給教師,以便教師及時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線上學習狀態。
二、家校共育——網課有效性的最近發展區
線上教學看似紅紅火火,但學生返校后的測試結果卻不容樂觀。實踐表明,學生一旦脫離了學校課堂的教育,離開了教師的現場監督指導,就很難保證其良好的學習效果,當需要他們獨立自主地安排學習時,絕大部分學生會感到不知所措,無法應對。所以,網課可能會使學生形成極大分化的局面:大部分缺乏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成績落后,個別自主力強的學生更加出類拔萃。
如果說網課是一部劇,學生是主角,那學生家長一定是這部劇的后勤保障,肩負著監督和保證主角學習和生活環境質量的重要職責。學生在家上網課,有沒有學習的儀式感,有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學習效率高不高……這些都和家長息息相關。
那么,身為后勤保障的家長應該做些什么工作呢?首先,學生的作息時間,尤其是學習時間應該得到充分的保證,家長可以和學生一起規劃時間并嚴格共同遵守。其次,營造學習的氛圍感,家長可以把學生在家學習的表現、上課與作業的完成情況積極地反饋給教師。最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人的終身學習能力,在瞬息萬變的未知世界中,社會將更需要能夠自主學習的人。網課的時間都不會太長,所以課余時間,家長完全可以和學生一起制訂一份作息計劃表。每天什么時間上網課,什么時間活動,什么時間休息……一份完整的作息計劃可以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的自主性。
三、網課管理——機遇與挑戰同樣不容忽視
筆者在一定范圍內做過近百份關于網課有效性的抽樣問卷,發現在網課的諸多技術優勢和積極影響之外,也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
首先,師生、生生之間不能積極、有效地互動,相當多的學生在網課期間專注于發彈幕閑聊,不能專心學習,不能及時發現問題并與教師進行交流。其次,網課的學習氛圍總體較差,學生自我感覺良好,缺乏進步的動力。最后,干擾因素太多,有時候打擾學生學習的可能就是一只貓,一堂課下來,學生對上課的內容知之甚少,對貓卻印象深刻。因此,一堂高效率的網課就要求學生一定要有嚴格的自律性,這種自律的驅動力,包括學生個體之間的競爭,包括家長和教師的監督,也包括同伴之間的鼓勵。
網絡直播教學課程的支撐點是現代技術,著眼點是個性化、定制化的海量課程資源,著力點是互動交流的真實有效與深度感知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網課作為一種新興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拓寬了傳統線下教育的發展空間,有著傳統課堂教學無法比擬的獨特優勢。盡管網課的實際學習效果,以及師生情感互動、深度感知等并不完全盡如人意,但不可否認的是,網課的發展是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標志性事物。我們應該用客觀發展的眼光來審視網課,今天的網課在一定意義上定義了明天的教育。
網課和網課管理有著不同的兩面,各有利弊,教育者、學習者和管理者同樣面臨機遇和挑戰,線上和線下教育一樣充滿形形色色的疑難和困惑。所謂的教學實效性,取決于線上與線下的整體學習狀況,尤其是取決于某些薄弱環節的補足,不管是線上網絡課程,還是線下課堂教學,都需要我們認真思考教與學的“短板”,并想盡辦法盡早地補足這塊“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