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國 蔡小莉 周亞玲
中圖分類號:G717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205-5640-3656基金項目:2020年度重慶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項目名稱:基于企業滿意度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保障與評價研究,項目編號:2020-GX-175)研究成果。作者簡介:李學國(1975—),男,本科,教授,研究方向為大數據技術、職業教育管理。
蔡小莉(1979—),女,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高職教育管理。
周亞玲(1988—),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自動化技術
摘要:高等職業院校外部質量保障與其內部質量保障同樣重要。通過對國外高等職業教育外部質量保障評價的梳理,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外部質量保障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需要不斷完善外部質量保障法律制度建設、進一步健全外部質量保障機構、構建完備的外部質量評價指標體系、進一步完善外部質量保障專家隊伍建設、構建完善的專業認證與評估保障體系、健全有效的評估監督機制等措施,不斷提升高等職業教育自身的內涵建設,實現職業教育更高質量的發展,并不斷提升我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的競爭力。
關鍵詞:外部質量保障 ??人才培養質量 ??評價體系 ??評估監督機制
中文圖書分類號:G717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
Research on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Vocational Colleges
LI Xueguo ?CAI Xiaoli ?ZHOU Yaling
(Chongqing Chemical Industry Vocational College, ?Chongqing, 401200 ?China)
Abstract: The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s important as the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Through sorting out the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evaluation of foreig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he need to constantly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legal system, further improve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institutions, build a complete external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urther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expert team, build a perfect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guarantee system Improve the effective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other measures, constantly improve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chieve higher 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as the world's largest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Key?Words: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Talent training quality;?Evaluation system;?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
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承擔著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社會責任。高職教育發展歷經四十余年,對區域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2021年3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的總目標。2021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完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辦法、打造中國特色職業教育品牌。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指出推進教育評價關鍵領域改革、改革黨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評價、改革學校評價、改革教師評價、改革學生評價、改革用人評價等,制度上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質量進行了保障。2022年5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企業這個詞提到了47次,要求企業需要深度參與職業教育,發揮其重要的辦學主體作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已經由規模擴張到高質量發展的階段,但在實際發展中,出現人才培養質量適應不了社會需求的情況,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已迫在眉睫。
1國外高等職業教育外部質量保障評價現狀
通過對國外高等職業教育外部質量保障評價體系的梳理,其做法普遍好于我國。德國建立了完善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機制,其通過政府、企業、協會組織、學校四方參與的評價機制,制定了完善的評價制度和評估指標[1]。英國主要是通過高等教育基金會和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署機構等對職業教育的質量進行評估,并且英國還有一個很好的社會監督體系,其中英國的《泰晤士報》會不定期地出具可信的評估報告數據,幫助學校進行診斷改進提高[2]。而澳大利亞則采取多元合作的評價機制,通過聯邦政府、地方政府、社會第三方機構等組成質量評價組織,對職業教育學校進行全方位的評價[3]。國外的職業教育外部質量保障與評價體系的建設較為完備,為我國職業教育評價機制建設提供了較多的有益參考。
2高等職業教育外部質量保障現狀
一直以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是以政府主導,教育管理部門具體實施對高等職業教育的管理權,學校具體實施相應的辦學與管理。長期以來,教育主管部門對高等職業院校的宏觀管理,讓高等職業教育走向了快速發展的道路。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企業用人需求人才質量的改變,傳統的教育評價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急需行業、企業參與到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體系中。
2.1 外部質量保障評價機制建設有待完善
在國家政策層面,出臺了系列高等職業教育的相關文件。在《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沒有對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進行強調。在《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強調了完善產教融合辦學體制,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完善質量保證體系,支持行業組織、龍頭企業參與制定標準,加強對地方政府履行職業教育職責督導,健全國家、省、學校質量年報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對外部質量保障進行了較好的規定,但沒有具體的實施細節出臺。
2.2 外部質量保障組織機構尚未完善
目前,在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保障組織機構中,各省市根據自身情況,組建了教育評估院,其主要職責是對高等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專業質量進行評估,包括開發并建立各類教育評估指標體系、建設教育質量監測與評估信息系統等。但其參與評估人員中,企業人員少,評估指標中引入企業評估指標少,在對外部質量保障中,基本以學生就業率作為質量保障的唯一指標。在外部質量保障組織機構中,我國還沒有建立以政府+企業+行業機構為主導的第三方評估機構。在企業人才需求中,往往通過相關的研究機構調研而發布企業相關的人才標準,而沒有通過政府+企業層面發布相應的人才標準。各高等職業院校相同專業,沒有與區域經濟發展、企業需求進行緊密結合,培養區域經濟所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2.3 外部質量保障指標體系不完備
由于高等職業院校人才質量評價過程中,基本以學校作為人才評價的主體進行人才評價,以課程結業、職業資格證書等作為畢業的基本要件,而企業在人才評價的過程中參與度小,導致職業院校培養的合格人才并不符合企業的實際需求,還需要進行再培養,增加了企業的用人成本。大部分學校片面地以高就業率等同于人才培養的質量,學校的評價方式窄[4]。在各省市出臺的高等職業學校新專業合格評估指標體系中,把人才需求的調研,專業設置的產業適應度以學校為主體進行調研,可能致使區域內高等職業院校調研的結果有差異,而最終培養的學生與企業需求差距就更大,而不是企業為主指導學校設置專業,根據區域內企業需求開設相應的專業。根據企業需求,依據崗位群、典型工作任務、職業能力、職業素質等標準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并開設相應的課程,目前還沒有完善的評價指標體系。
在目前的高職教育中,對人才培養質量的評價,主要是依據校內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各高職院校和企業進行了深入的合作,企業只是參與到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中,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企業工程師以兼職或兼課的教師身份參與人才培養中,對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重視度不夠,對學生培養質量的驗收,往往以期末考試、實訓項目為課程結業的條件,學生沒有機會參與到企業真實的生產環境中去。國家在高職專科人才培養方案中,大部分學校以2.5+0.5方式進行培養,最后的0.5以崗位實習+就業的形式進行。學校更在乎學生的畢業,忽視了學生崗位實習與所學專業的關聯度,大部分學校以追求學生的就業去向為目標。
3高等職業教育外部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
在2022年5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明確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健全職業教育服務和保障體系,組織、引導工會等群團組織、行業組織、企業、學校等開展職業教育研究、宣傳推廣、人才供需對接等活動。因此,在新版職業教育法中,企業、人力資源、行業組織等都是職業教育外部質量重要主體,都需要為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的構建服務。
3.1 不斷完善法律制度建設
新的職業教育法規定了企業、行業組織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其中特別說到企業也是職業教育的主體,由此可見,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細化新的職業教育法,明確企業、行業組織、第三方評價機構等在高等職業教育外部質量保障中的重要作用,通過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從而促進高等職業教育評估工作公開、公正、客觀地開展,并且接受社會的監督,不斷完善企業、行業組織、第三方評估機構的社會職能。
3.2 健全外部質量保障機構
構建以企業+行業組織+第三方評估機構為主體的外部質量保障機構,符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促進管、辦、評分離”。接受高等職業教育的學生,最終需要回歸社會,回歸企業。企業才是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檢驗的最重要的主體,其最有發言權。新的職業教育法中,也明確提出,職業教育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備從事某種職業或者實現職業發展所需要的職業道德、科學文化與專業知識、技術技能等職業綜合素質和行動能力而實施的教育。因此,面向職業崗位而培養學生,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屬點。利用企業+行業組織+第三方評估機構形成合力,通過制定相應的指標體系來檢驗高等職業學校人才培養過程,才能真正體現出職業教育的辦學質量。
3.3 構建完備的外部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外部質量評價指標,需要以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符合高等職業教育規律、完善外部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而構建,體現職業教育的前瞻性、職業性、技能性和學生的可持發展性。目前,各省市高等職業院校新專業評估指標體系,基本使用的是專業設計、教學團隊、課程建設、實踐教學、質量保證、建設成效、自選項目等7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41個主要觀測點,其中核心觀測點12個。對專業設計的產業適應度、教學團隊的企業師資比例、校外實訓基地等有明確的指標。但這些指標還不夠完善,通過對企業的調研,企業更看重的是學生的職業技能、職業素質是否滿足企業的需要,是否能通過零距離達到上崗的要求。因此,在企業參與外部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時,需要考慮以下因素。(1)企業發展現狀、企業人才需求、企業所需崗位能力與學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否一致,即專業建設的邏輯起點是否與企業一致。(2)企業所需崗位能力與學校開設的專業課程的內容標準是否一致。(3)企業的生產過程與學校的教學過程是否一致。(4)學生崗位實習與所學專業知識是否一致,是否能充分運用其所學知識解決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5)畢業學生在所在崗位與其職業發展是否符一致等。通過這5個一致重構其專業評估指標體系,按從外到內的思想,更能檢驗出高等職業教育學校辦學質量的優劣,從而有針對性地對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質量的提高提出可靠且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3.4 進一步完善專家隊伍建設
評估專家隊伍建設,涉及評估指標是否能真正落實,對職業院校辦學質量的評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對評估的專業性、公平性和準確性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建立評估專家動態管理的機制[5],采取評估專家入庫,按評估專家類型,以權值方式設置評估專家動態組成名單,是公開、公正評估的最基本的方式。其中,需要以企業專家數需要大于高職院校專家數、行業專家數大于高職院校專家數、高職院校專家數大于政府專家數的方式進行組織,保證專家的專業化隊伍,避免專家的定勢思維,不斷對專家進行培訓、提升,掌握高等職業院校評估的最新理論和評估方法,保證專家的創新性思維、科學思維,從而保證評估結果的權威性、科學性和可信性。
3.5 構建完善的專業認證與評估保障體系
專業認證與評估是西方國家職業教育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外部質量保障制度[7]。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專業與世界接軌,會成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必然發展趨勢,也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與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國際社會認同的必然途徑。
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在通過建設省市級示范高職院校、國級示范高職院校后,又采取了市級雙高專業群、雙高校,國家級雙高專業群、國家級雙高校的舉措,對高等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但回歸教育的本質,是通過外部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構建真正以學生為中心的質量標準。這些標準包括學生的學習體驗的評估,而不是以教師的課程教學作為邏輯起點,必須以需求為導向開展教學,專業認證更強調學生的體驗與職業技能的達成度,通過對學生在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6個維度進行衡量,以畢業生素質為標準和質量為起點,倒推學校教育的質量而進行評估,從而打破原來以學科知識為目標的標準[6]。
3.6 健全有效的評估監督機制
任何制度落實都需要有效的監督,在職業教育進入高質量發展的今天,加強對外部質量保障體系的監督,也是保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7]。堅持科學、公開、公正、透明的職業教育評估的監督,是對國家、對人民、對社會負責的表現[8]。做到教育質量的公開、透明也是人民的殷切期望。因此,要構建信息公開機制,科學地對職業教育學校進行排行,有效改善互聯網媒體排行混亂的局面,不斷提升高等職業教育自身的內涵建設,實現職業教育更高質量的發展,不斷提升我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的競爭力。
4結語
我國的高等職業院校經歷了四十余年的發展,形成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技能型勞動者,但在發展過程中,仍需要不斷完善。建立外部質量保障評價體系,是我國高等職業教育從規模擴張到內涵式建設的必經之路。通過加強外部保障機構、體制機制的建設,建立一套從外部對高等職業教育質量進行評價格的指標體系,我國的職業教育必將達到真正的高質量快速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周彩霞,賀艷芳.比較視域下職業教育質量保障的國際經驗與啟示——基于對德國、英國、美國的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21(34):73-79.
[2]劉磊,馬駿,徐國慶.英國職業教育外部質量保障論介及啟示[J].教育評論,2020(7):160-164.
[3]張微雨.澳大利亞高等教育質量保障體系研究[D].廣西:廣西師范大學,2019.
[4]張利.高等職業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現狀及對策建議[J].就業與保障,2020(19):95-96.
[5]黎婷婷.美、澳兩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認證研究[D].?黑龍江:東北石油大學,2020.
[6]趙利堂.高等職業教育質量第三方評估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8.
[7]廖曉珍.職業院?!叭v五橫一平臺”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構建與應用[D].浙江:浙江工業大學,2020.
[8]劉康寧.高等職業教育外部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