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互聯網的普及,當前數字經濟的出現,對我國產業升級、行業創新等都有著積極的影響作用,且為我國經濟朝著高質量發展帶來了更多的驅動力,成為當前經濟朝著戰略性發展的一個新方向。而在這樣的經濟形勢之下,遼寧省為獲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加快了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推動政策助力行業經濟轉型。但在這一過程中,出現了許多問題阻礙著遼寧省經濟轉型的進程,基于此,為促進遼寧省數字經濟的發展得到突破,以及為當地政府制定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提供參考方向,本文對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并根據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改善策略。
關鍵詞: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推動政策
以重工業為主的遼寧省當前已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作為其既定戰略,而當前5G時代的來臨、大數據技術的日臻成熟以及人工智能的不斷優化等,都為遼寧省數字經濟的創新帶來了更多的可能。當遼寧省數字經濟得到不斷發展之后,遼寧省作為傳統的制造業大省,省內的實體產業的發展空間也會因此得到進一步的擴展,且潛力也會得到更深層次的挖掘。基于此,在當前,遼寧省政府為加快建成“數字遼寧,智造強省”,也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為遼寧省數字經濟的發展,經濟結構的優化提供了指引方向。但在當前,數字經濟的發展還依然存在許多問題,而為讓遼寧省數字經濟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本文首先分析數字經濟的特點,其次再探討遼寧省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之后研究數字遼寧的發展現狀以及收集當前遼寧省政府為推動當地數字經濟發展所出臺的政策,并研究其數字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改善意見。
一、數字經濟的特點
1.創新性
在數字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該行業集聚了眾多互聯網技術人才,具有較強的創新活力。創新的推動,興起了云計算、區塊鏈、直播電商等,而這些都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會。溯本追源,數字經濟如今的發展成就也主要得益于創新。當前,如果想要進一步發展數字經濟,需要根據市場消費的需求以及跟隨互聯網的迭代升級等,進行不斷的創新升級,因此數字經濟自身具有較強的創新性。
2.變革性
供求雙方在數字經濟之下,可打破以往在傳統經濟時代下固有的空間界限,進行直接對接,之間信息流通的環節也能大幅減少,交易的效率也會因此得到一定的提高。而為適應數字經濟轉型的需要,一些企業對自己的組織結構進行了重新的架構,剔除以往一些制約企業數字經濟發展的組織設計,改變阻礙效率提升的機制,使得企業進行了較大的變革。從資源這個角度來看,在當前互聯網日漸普及的背景之下,數字經濟使得資源實現了共享性,為當前人們的學習生活,企業的生產經營等,帶來了較大的變革,并且與傳統資源不同的是,同一信息資源可向不同消費者進行重復銷售,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從而可最大程度地利用信息價值,減少行業之間的壁壘,其中企業各方的優勢,為產業的發展打造新動能。
二、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趨勢
1.基礎設施建設在逐漸增強
當前遼寧省的基礎設施正在不斷增強,2020年遼寧省5G基站已經建立2.4萬座;寬帶用戶中使用光纖接入方式的用戶占比達到93.6%,行政村光纖寬帶通達率已經達到100%,所有行政村都接入了寬帶,而就4G信號的覆蓋來說,遼寧省已經實現省內全面覆蓋,可見當前遼寧省基礎設施的日臻完善為其數字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當前,遼寧省基礎設施還在不斷地建設完善中,有關數字經濟技術研究的技術創新中心以及重點實驗室已在全省內建設了145所,且擁有屬于我國第一個區塊鏈“星火鏈網”骨干節點,這些都為遼寧省數字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新勢能,其新基建還能對遼寧省的產業數字化轉型帶來新發展勢能,以及能為其數字經濟的升級指引方向。
2.數字經濟發展規模逐漸擴大
就當前來看,其數字經濟規模也依然處于發展過程中。并且其產業數字化也在持續進行著,步伐也在不斷地加快。在2020年遼寧省發布的《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了省內的數字經濟規模平均增長率將在十四五期間達到十個百分點,并預估在2050年,遼寧省數字經濟規模占GDP的比重將達到45%。
三、遼寧省近年來有關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
遼寧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2020年出臺了《關于加快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施意見》文件,在該文件中主要圍繞“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提出加快建設省內數字經濟的新模式,新業態意見;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在2020年10月18日出臺了《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應按照16字方針,推進15大重大工程;在2020年12月2日出臺了《數字遼寧發展規劃(1.0)版》,在該文件中,內容主要與新市場、新網絡、新治理、新動能以及新基建這五大領域有關,并在其中制定了專門的任務和舉措來規劃這五大領域數字化經濟轉型;在2020年11月27日,中共遼寧省委出臺了《關于制定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數字遼寧,智造強省”的目標;在2021年3月20日,遼寧省人民政府出臺了《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并在其中提出了加快數字政府,數字社會的建設,注重數字安全與數字生態,并提出了當前金融、政務以及醫療應朝著智慧化方向發展。以上一系列政策都為遼寧省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導向,但當前遼寧省數字經濟的發展依然還存在問題,以下本文對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對策展開研究和分析,以此來為遼寧省制定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提供一些參考方向。
四、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1.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現狀
(1) 數字經濟新動能現狀
遼寧省通過不斷設計和打造智能化項目,并對技術進行智能化、網絡化和數字化,大幅度地提高了企業生產效率。并且企業還可以通過利用數字經濟的功能,有效地控制企業經營成本,幫助企業得到持久性經營,增加企業的獲利能力,從而可通過省內企業的發展來促進遼寧省的經濟進步。對此,遼寧省也高度重視企業的數字化發展,下撥了20.8億元的專項基金,為軟件企業、實體企業朝著數字化轉型提供了資金支持。除此之外,當地政府還鼓勵各類企業之間進行合作,促進各領域企業攜手構建和完善產業鏈,共謀協同發展。
(2) 政府數字治理現狀
在數字經濟之下,衍生出一種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即數字治理。遼寧省制定了2025年完成政務云建設、100%上云率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該省對數字政府的建立進行規劃,經過規劃之后,當前已經形成管理有序、制度完善以及功能齊全的數字治理體系。在2017年12月1日,“遼寧政務服務”App進入運營期,該App主要由省政務服務辦設計開發,功能主要是在線上為遼寧群眾提供部分政務服務。除此之外,遼寧省盤錦、鞍山、沈陽等市陸續研發和完善政務服務軟件,豐富線上服務功能,為群眾提供查詢和預約的服務,并加快省內“一張網”建設等,從而提高政府辦事效率。之后,遼寧通App在2019年10月20日上線,向外提供521項服務,并在App運行的過程中對其進行不斷的優化和更新,使得向外提供的政府服務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其次,還不斷增加線上審批的政務服務等,這些都推動了遼寧省政府朝著數字政府轉變。在2021年5月13日,遼寧省又成立了大數據管理局,這為遼寧省數字資源的集中管理提供了便利,并為政府實現數字化、資源數據共享等進一步提供了數據支持。
(3) 數據要素市場現狀
在數據共享方面,遼寧省當前建立了60多個數據交換平臺,包含了省級和市級級別平臺。在2021年3月末,遼寧省省內已經建成15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及70座經營性數據中心,并構建多個大數據平臺,例如遼寧大數據中心、遼寧社會科學數據中心等。除此之外,目前遼寧省省內已經實現了各數據中心的聯合,能夠對其進行統一的指揮和控制。而為進一步規范大數據的應用,遼寧省司法廳向社會征集有關大數據發展條例的意見,從而來收集社會各界有關數字經濟發展的想法,對資源進行整合,在充分探索之后,對大數據交易機制進行完善和優化,從而來滿足社會的需要。
2.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1) 數字經濟統籌協調不足
在《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綱要》這一文件出臺后,省內各市在發展數字經濟中都有了方向,各市也根據自己實際的情況制定有關數字經濟轉型的目標以及一系列的配套行動計劃等,這些都推動了當地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城市數字化、企業上云、數字社會布局等。但從遼寧各地區發布的數字經濟文件以及政策來看,各個區域的實際情況不同,當地政府所發布有關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內容大多相同,同質化明顯,很多地區所制定的數字經濟目標太高,或者太低,從整體上看缺乏統籌協調、特色和個性,對實現數字經濟轉型的目標難以產生促進作用。
(2) 數字化專業人才缺乏
數字經濟在最近幾年得到了較快速度的發展,但是在這一發展快車道上,對人才的要求也更高,需要數字化專業人才。而在《中國數字化人才現狀與展望2020》中,提出當前市場對數字化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長,實際數字IT研發人員平均年齡較小,雖然他們具有可執行的數字化思維,創新活力也活躍,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戰略思維不足,缺乏戰略層面的思考,設計和構想等都難以與實際數字化工具相聯系。就遼寧省省內情況而言,雖是個工業大省,儲備較多單一型人才,但復合型的數字化專業人才依然缺乏。
(3) 數字經濟融合程度不深
單一的數字經濟從根本上看,很難能夠振興遼寧,數字經濟的落腳點也應該是實體經濟,否則會給經濟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比如2008年的金融危機就證實了這個問題,因此遼寧省的農業、工業和服務業,應積極地利用數字經濟優勢,來豐富營銷渠道,如短視頻營銷、直播營銷等。遼寧省內工業型制造企業較多,也是農業大省,該省在技術、產業鏈、數字經濟基礎產業實力等方面依然還存在較大問題,之間也難以實現緊密的融合,而這阻礙著產業數字化的發展,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由于沒有掌握核心技術,因此在向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其生產經營難以與數字化技術相融合,這抑制了數字化經濟發展的速度。
五、遼寧省數字經濟發展建議
1.加強頂層設計
遼寧省政府應該從整體出發,統籌全局,綜合考慮與數字經濟發展有關的各種因素,來加強頂層設計,并劃分和規劃出遼寧省各市有關數字經濟轉型的重點及目標,從更高的管理層面來部署數字經濟的戰略布局,對各區域進行統籌規劃,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不同行業以及不同領域相融合。其次,為制定出更符合省內各區域的實際情況,還應該深入分析各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原因,研究和建設各級政府和主管之間的數字共享機制和平臺,從而來縮短各區域數字經濟發展差異的距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除此之外,還可以鼓勵建設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或試驗區,為其他地區在發展數字經濟時提供參考。
2.提升數字化人才素質
面對當前對數字化人才急劇需要的局面,可通過引進、培育這兩個方面來提升數字化人才素質,比如在引進這一方面,可提高福利待遇水平來招攬和吸引既熟悉有關數字經濟理論,又知悉工業類企業發展規律和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復合型數字化人才,并且當薪資待遇提高之后,也更能留住人才,減少人才流失率。而在培育數字化人才這一方面,高校應積極與企業展開合作,實時了解和掌握企業對數字化人才的需要,根據企業需求來開設專業、更新教學課程,促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向社會輸送數字化人才。企業在平時也應該結合生產經營需要,設置培訓制度、考證制度以及加強員工的數字技能培訓等,來逐漸提高相關員工的專業化素質。
3.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相融合
在當前大數據信息時代,云端數據中蘊藏著寶貴的資源,然而這一筆資源要想發揮出其寶貴的價值,需結合實體經濟。因此遼寧省為推動數字經濟轉型,也應該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相融合,使得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能夠協同發展。在產業數字化方面,農業、工業或者其他產業,可利用紫光云、阿里云等服務商,為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以及提供個性化服務,助力企業上云并對產業進行智能升級;在數字產業化方面,可優化和完善IC裝備,產業鏈,并大力發展其他諸如區塊鏈、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數字產業,促進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相融合,使得數字經濟的價值能夠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雷鴻竹,王謙.中國地方政府數字經濟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22(05):91-94.
[2]姜健力.加快遼寧省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對策研究[J].遼寧經濟,2022(04):37-41.
[3]崔曉雨,付曉東.數字經濟下區域經濟理論與現實變革研究——兼論“十四五”時期區域經濟數字化轉型[J].中國物價, 2022(04):7-11+60.
作者簡介:張競鳴(1996- ),男,滿族,籍貫:遼寧省葫蘆島市,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金融分析
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廳2020年度科學研究經費項目“新基建視域下遼寧省區域合作新格局研究”(項目編號:13900KY-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