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尚玥 趙俊學
摘要:中國傳統元素形式多樣、題材廣泛,具有獨特的東方文化魅力,所蘊含的豐富內容是其他藝術形式難以替代的,是現代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源泉,因此,其對家具設計來說是一種極其寶貴的財富。如果將中國傳統元素加以提煉與改造,合理運用到家具設計中,就可以設計出十分富有中國特色的家具產品。如今,科技的進步使家具的制作工藝變得更加現代化與技術化,將現代家具設計與傳統元素相結合,既可以豐富家具的文化內涵,又可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文章從傳統紋樣、動植物元素以及楚式家具文化幾個方面,認真闡述中國傳統元素,深刻研究現代家具的設計特征,最終找到可以將兩者完美結合的方法。
關鍵詞:傳統元素;家具設計;傳統紋樣;楚文化
中圖分類號:TS6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12-0-03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文化全球化逐漸發展為一種趨勢,各個國家的文化都可以快速地在全世界自由傳播,文化隔閡在逐漸消融,如今已經可以實現文化的零障礙交流。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中國傳統文化在頗受重視的同時,也正朝著國際化與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五千多年的中華文化歷史悠久,輝煌而燦爛,有著獨特的審美觀與道德觀體系,但在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下,西方外來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本土文化。對此,應該堅守中華民族文化的特色,有選擇性地吸收西方文化的,不能盲目過度接納,失去中國特色。在中西文化的交融過程中,應保持謹慎態度,使中國傳統文化占據主導地位,這樣才能使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傳統紋樣、動植物元素等傳統元素一般作為傳統家具的裝飾而出現,而在現代家具領域則不受重視,對此,應該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提取傳統元素中的精髓,運用到現代家具設計中,通過對中國傳統元素的傳承與創新,使中國家具走向國際,讓世界領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1 中國傳統元素
1.1 傳統紋樣
中國傳統紋樣對中國文化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屬于一種吉祥文化。古代的人們在無法理解一些奇異的自然現象時,便創造了一些用于趨吉避兇的圖騰和紋樣,這些古文化象征著人們對自然界的崇拜與敬畏,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盼。傳統紋樣一般由簡潔的線條構成,呈現出幾何式的視覺效果,比如代表安寧吉祥的回紋、寓意美好的如意紋等。回紋由青銅器上的水紋、云紋等衍化而成,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它是以雙線或單線自中心向外連續進行似圓似方的回旋而形成,簡潔清晰而典雅規整,圓形部分被稱為云紋,方形部分則被稱為雷紋,因此它也被稱為云雷紋。這種回紋圖案莊麗大方,因其一線到底的特征,所以寓意綿延長遠。
如意紋也是現代常用的一種傳統紋飾圖案,由靈芝的外形演變而來,因此又被稱為靈芝紋。關于如意紋的運用,有人直接采用靈芝的形象作為紋飾圖案進行裝飾,也有人將靈芝圖案演化成如意紋然后再進行使用。經過演變的如意紋構圖簡潔,制作簡便,因此變得更加普及,經常出現在家具、建筑以及瓷器等領域。
卍字紋也是一種裝飾符號,出現于馬家窯的彩陶上,作為一種裝飾紋樣,之后又被應用到歷代的工藝裝飾上,以各種圖案紋樣的形式出現,在大多數情況下具有光明吉祥的寓意。“卍”字的讀音是“萬”,因此卍構成的紋樣常常表達多至上萬的含義,如萬事如意、萬壽無疆等吉祥寓意[1]。
1.2 動物元素
古代,一些動物的寓意非常美好,如鹿、鶴以及虛構的龍、鳳、麒麟等,因此被廣泛地運用到建筑、服裝以及文具、繪畫等領域。鹿在我國是祥瑞的象征,被視為“瑞獸”,我國四大名窟之一敦煌莫高窟壁畫中就有這樣一幅壁畫——《鹿王本省圖》,其記載的是一則佛教故事,故事中九色鹿是釋迦牟尼的前身,是善良的化身。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崇拜鹿神,它象征長壽與吉祥。因此,鹿元素在我國古代是最主要的裝飾紋樣之一,古人在制作家具時還合理利用了動物本身的立體特征,將鹿的造型完美立體化制作成圈椅式的紅木鹿角椅。
另一種深入人心的動物元素是鶴,作為一種大型涉禽,鶴體態秀美華麗,嘴細長而直。以丹頂鶴為例,它象征了高雅與長壽,是一種典型的具有生命崇拜色彩的傳統文化符號。此外,還有在古代象征權威與尊貴的龍,雖然它是由古人想象虛構出來的神話生物,但因其獨特的代表意義,在中國歷史中擁有崇高的地位。古代制作家具時將龍紋作為裝飾,能夠彰顯地位與權勢,例如,刻有云龍圖案的清代龍椅,經過龍紋的裝飾之后,龍椅顯得隆重而華貴、生動而醒目,從而形成一種上升流動的視覺效果,藝術效果極佳。
1.3 植物元素
梅、蘭、竹、牡丹等植物在我國古代詩歌中被多次歌頌,并被賦予了文化象征,而這類植物本身的形象也是大自然中美的象征。將植物符號作為傳統設計元素刻畫在家具上的歷史十分悠久,這使得植物文化逐漸成為一種時尚。人們將不怕嚴寒的植物——梅花、竹子、松柏組合在一起,構成“歲寒三友”圖案,又將梅、蘭、竹、菊組合成“四君子”圖案,這些組合方式在文學與藝術界流傳至今。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圖案在瓷器、家具以及各類工藝品中多有應用,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一種傳統文化符號。竹子由于節堅素潔的特性,常被用來形容人正直、清高的高尚品格,加上古人大多鐘愛竹,為竹賦予了節節高升的寓意,因此常被用于環境藝術設計與家具產品裝飾設計中,成為一種被大眾認可的裝飾要素。
牡丹形美而色艷,具有數千年的生長歷史,具有“國色天香”的美稱,歷史上描繪牡丹的文學作品有很多,因此,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典型藝術符號,牡丹也是重要的中華民族設計元素,具有富貴、吉祥的寓意,常常被雕刻于椅背或者桌面作為裝飾。
1.4 楚式家具文化
楚文化家具的色彩主要以大面積的黑色作為底色,配合具有強烈動感視覺效果的紅色,營造出神秘的空靈感,形成獨特的楚文化視覺藝術效果,同時能夠表達出當時楚人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尚巫”和“拜日崇火”是楚人的兩大民俗特征,黑色與紅色這兩種顏色自然而然就成了楚文化的色彩象征,而楚人對這兩種顏色的運用堪稱爐火純青,且不再局限于靜態思維,而是運用色彩來表現生命更深層次的意義。鮮艷的朱紅色與深沉的炭黑色在激烈的對比碰撞下,形成一種格外精致的視覺效果,可以深刻地體會到楚人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與崇高的生命理想。從《韓非子·十過篇》的“禹作為祭器,黑漆其外,而朱畫其內”就可以看出,楚式家具正是用大面積黑色作為家具底色,然后使用朱紅色在黑色底色上繪制不同的紋飾圖案[2]。
2 中國傳統家具藝術特點與現代家具設計
2.1 中國傳統家具藝術特點
中國傳統家具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明代家具與清朝家具,明代家具以線條簡約、古樸大氣的風格特點成為中國家具史上的典范。而清式家具在做工上講究精雕細琢,具有雍容華貴的風格特點。在明至清初這個時間段,傳統家具以紅木、花梨木以及紫檀木等堅硬木材為原材料,多使用國畫中的白描刻畫圖案,造型以簡潔順暢的線條為主,注重體現材質本身的自然、天然氣質。家具輪廓會結合紋路本身進行雕刻,我國明朝時的家具便是將桌案的牙條與腿足線型結合,整體造型渾然天成。明式家具的設計風格不一,共同之處是崇尚以人為本,比較顧及人體的舒適度,設計講究人性化,甚至能夠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貼合人體比例特征。此外,明式家具在注重美化器具的同時,還會把尖銳的棱角打磨得更加圓潤與柔和,體現出原生態自然美感。
2.2 現代家具設計特征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家具產品也在不斷更新換代,消費者的眼光越來越挑剔,需求越來越大,使得現代家具設計成為一個獨立的應用學科,分為現代家具結構設計、工藝設計以及造型設計三個方面。同時,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用于制作家具的現代材料越來越多,不再局限于木材,塑料、金屬以及橡膠等也被納入常規家具材料,實現了家具制作材料的多元化。
科技與機器使家具設計擺脫了傳統模式,為了方便家具的生產與制造,現代家具的造型越來越側重于簡單的幾何形體,以前那些復雜的附加裝飾逐漸被淘汰,被色彩與材料的質感取代。但是這種工業模式也有其弊端,受到生產模式的局限,容易出現千篇一律的幾何式風格,而忽略了設計的多樣性與歷史性。隨著西方文化的融入,古代的規律性、對稱性設計思維與理念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體現逐漸變得越來越少。外來文化時刻沖擊著大眾的審美,也開拓大眾的眼界,現代家具設計的思維越來越具有開放性,因此現代家具的設計風格也在不斷轉變,但始終還是會圍繞如何優化消費者的使用感受以及兼顧一定的經濟性進行設計。這是因為家具設計的本質就是為人的生活提供方便與舒適,在滿足這一條件之后,還應進一步滿足人們精神上對美的追求。
3 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傳承與應用
隨著大眾審美的變化,人們越來越傾向于大氣簡潔的設計風格,而中國傳統元素中有的過于復雜煩瑣,有的不符合當今社會的審美風向。對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從當代審美價值觀的角度,重新對中國傳統元素進行概括提煉,然后合理地應用到現代家具設計中,選擇合適的方式讓兩者完美結合。設計的過程不是照抄,而是提取傳統元素,并將其歸納創新。每種紋樣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內涵,當一個新的文明與傳統紋樣碰撞在一起,就會實現傳統紋樣的傳承與創新[3]。如上文中提到的有象征意義的植物與動物,將植物、動物的寫實形象融入設計,反而是失敗的作品,而將有意義的元素設計為有獨特風格的圖案,才能在不同題材、風格的家具設計中呈現最完美的效果。
再說傳統圖案,商朝的青銅器中出現的獸紋、饕餮紋便是將獸形特點歸納提煉,突出紋樣的特點,既保持了原有的寓意,又實現了與美的結合。例如,葫蘆的紋樣造型是將葫蘆本身的形體變形后再重組,得到的新曲線元素就可以應用到現代椅子的椅背上,再運用現代材料,利用真皮軟包的方式增加舒適感,這樣既提高了座椅性能,又含有福祿的美好寓意。此外也有一些比較符合現代審美的傳統圖案,如簡潔的動物、植物花紋,造型大方,完全可以用于裝飾現代家具,配合家具的整體造型,體現自然優雅的品位。
除此之外,楚文化造型也可以應用到現代家具的設計中。傳統楚式家具以充滿動感的曲線風格而著稱,利用靈動的線條進行造型空間的虛實轉換,既可以展現出韻律感,又能展現出別樣的美感。楚式風格的家具設計體現了對自由的向往、對運動的熱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等。但是,現有的大多數國內家具品牌都缺乏對楚式線條風格的應用,缺少對楚元素的提煉,因此,在設計現代家具時,應加強這方面的運用。傳統楚式家具的造型風格對現代家具的造型改進與空間利用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幫助現代家具充分利用好空間與體積,進一步優化現代家具的使用功能,增強家具整體裝飾的靈動性與輕巧感。
另外,楚式家具的低矮比例形式也值得借鑒,比如飄窗、茶室這些特殊區域就比較適合楚式家具的設計尺寸與比例。目前的家具市場上,早已出現具有楚式家具風格的茶幾與幾案等,深受大眾的喜愛與歡迎。從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在運用楚文化元素時,應適當參考人體工程學原理,即在運用楚式家具造型比例的基礎上根據當代人的生活習慣與室內環境來設計家具。
4 結語
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驕傲,也是受國人追捧的藝術元素。在設計現代家具時,可以巧妙運用民族元素和傳統文化的象征。同時,在設計中,時尚元素和實用功能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對傳統元素的應用,要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不僅要融合現代時尚元素,還要結合科技發展、材料創新,形成新的設計理念。
在當今社會,家具對大眾來說不再僅僅只是一件家庭用品,它體現了人們對審美、生活的追求,是一種具有極高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復合體。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可以為現代家具的發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豐富的設計素材,在審美方向上也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比如楚式家具藝術特點、傳統紋樣以及各種古代動植物圖案,不僅題材豐富,而且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在提升現代家具設計品質方面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現代家具設計在不斷繼承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還應主動吸收外來文化的精髓,充分研究先進的設計理論與設計方法,為中國現代家具設計走向世界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徐振立.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學,2013.
[2] 黃超.楚文化元素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17.
[3] 傅毅,劉沙娜.中國傳統紋樣在現代家具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1(6):84-86.
作者簡介:孫尚玥(1998—),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家具設計與創新。
趙俊學(1969—),男,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教授,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家具產品設計技術、建筑室內與環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