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間藝術元素在油畫創作中的運用,能夠促進油畫藝術的創新,推動傳統民間藝術文化的發展。鑒于此,文章主要就如何將民間藝術元素融入油畫創作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民間藝術元素;油畫創作;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J213;J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10-0-03
0 引言
隨著外來文化思潮的涌入,油畫藝術傳入我國,對我國的繪畫藝術產生了巨大沖擊。但在我國,相較于傳統的風景油畫和宮廷油畫,具有民間藝術特性的油畫作品更受人們青睞。這是因為這類油畫作品更能反映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真實情感,是人們表達愿景和宣泄情感的重要途徑。為了推動油畫藝術在我國的發展,將油畫藝術與民間藝術元素相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以此來實現對傳統油畫創作形式的創新,增強油畫藝術的人文性。
1 中國油畫的發展現狀
油畫藝術是從西方國家傳入我國的,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僅有百年,并且基于我國的歷史原因,油畫藝術在我國的發展比較艱難、坎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經濟體系發生了轉變,人們的藝術觀念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再加上我國加大了對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建設力度,推動了油畫藝術在我國的快速發展。現如今,油畫藝術在我國繪畫藝術領域的地位得到了顯著提升,不同表現形式的油畫作品逐漸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但由于油畫藝術傳入我國較晚,加上發展和傳播時間較短,我國的油畫藝術放在世界藝術大框架下仍處于較低水平。目前,我國油畫藝術作品多數是對西方油畫創作方式和表現手法的模仿,并未真正將油畫藝術與我國傳統民間藝術相融合,未形成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油畫藝術,導致我國很難在油畫藝術領域獲得較高的成就[1]。
2 民間藝術元素在油畫創作中的應用價值
2.1 豐富油畫內容
民間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國民間藝術元素擁有一定的寓意,將其融入油畫藝術創作,能夠豐富油畫藝術的內容。比如,很多民間藝術都源于我國的神話故事,有很好的寓意,具備托物言志、托物寓意的重大功能。以“龍”這一民間藝術元素為例,龍是我國古代神話中地位最高的動物,在封建帝制時期,天子被認為是龍的化身,皇帝的衣服和飾物上都會繡上龍的圖案,作為皇帝至高無上地位和權力的象征。在后續的文化發展過程中,由龍衍生出了更加豐富的形象和藝術表現形式。在油畫創作過程中,可以積極借鑒龍的圖案,達到托物寓意、升華主題的效果。
2.2 促進油畫藝術的本土化發展
油畫藝術要想在我國獲得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符合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和情感。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根基,中華兒女都非常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民間藝術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其融入油畫藝術創作,更易于使中國民眾接受和認可油畫藝術,促進油畫藝術的本土化發展。另外,由于油畫藝術具有世界性特征,將我國的傳統民間藝術元素融入油畫創作,也有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發展[2]。
2.3 豐富藝術表達
民間藝術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不僅代表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審美觀念和價值,還繼承和發展了古代人民對客觀世界的思考,體現出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思想情感。比如,“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現了古代人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其不僅影響了古代辯證主義等的發展,還促進了各種民間藝術風格的形成。將民間藝術元素融入油畫創作,能夠豐富油畫藝術的文化內涵和創作形式。另外,我國民間藝術是古代勞動人民真實生活的寫照,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極具象征意義,其中包含豐富的文化內容和獨特的審美造型,能夠為油畫藝術創作提供靈感,促進油畫藝術的創新發展。
3 具有民間藝術元素的油畫創作特征
3.1 氣韻獨佳
不論是傳統民間藝術元素還是現代民間藝術元素,都傳承于古代傳統文化,在造型特征和構圖方式上都有著獨特的古典美韻味,這是西方油畫藝術所欠缺的。將民間藝術元素融入油畫藝術創作,可以有效改善油畫創作的這一問題,增加油畫作品的氣韻,構建新的油畫技巧和造型內容。因此,在油畫藝術創作中,不僅要注重民間藝術技法和色彩的運用,還要將民間藝術創作理念和思想融入其中,豐富油畫藝術作品的文化內涵,這樣才能促進油畫藝術在我國的可持續發展[3]。
3.2 色彩豐富
油畫也被稱為一種色彩藝術,很多著名的油畫作品都具備豐富、鮮明的色彩,如梵高的《向日葵》。我國民間藝術在色彩運用方面也十分大膽、成熟,形成了完善的色彩體系,其中有很多中國獨有的色彩,能夠給人帶來眼前一亮的視覺效果,這也是中華民間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融入中國民間藝術色彩元素的油畫創作,可以使整幅油畫作品形成更好的視覺表達效果,提升油畫作品的藝術穿透力。因此,在油畫創作中,可以從我國民間藝術的色彩體系中吸收養分,豐富油畫藝術的色彩體系,促進油畫藝術的創新發展。
4 中國民間藝術元素在油畫創作中的應用策略
4.1 造型元素的應用
4.1.1 造型理念的應用
我國民間藝術有別于其他藝術形式的重要特征為藝術創作風格簡單質樸,很多民間藝術都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如剪紙藝術、刺繡藝術等,這些民間藝術形式有較強的生活性和民族性特征,不僅體現了藝術家的高超技藝,還能深刻反映藝術家的精神世界,其作品是了解他們的重要窗口。在任何一種形式的民間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中,藝術家都會將自己的藝術構思、思想情感等融入其中,使最終的成品更具感染力。因此,在油畫藝術創作中,創作者可以借鑒民間藝術的造型設計理念,通過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感悟,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創作出獨特的藝術造型,提升油畫作品的塑造力。
4.1.2 經典造型的應用
我國民間藝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剪紙、皮影、泥塑等,在這些民間藝術形式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經典的藝術造型。比如,在古代門神設計中就蘊藏了豐富的藝術造型,其中尉遲恭和秦瓊的造型融合了多種民間藝術造型。在油畫藝術創作過程中,可以將民間藝術的經典造型融入其中,豐富油畫藝術的造型,這樣既可以促使油畫作品表現出更加深刻的藝術文化特性,又可以促進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4]。
4.2 形式元素的應用
4.2.1 剪紙藝術的應用
剪紙藝術是我國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在我國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剪紙造型豐富、形式多樣,主要用來裝飾居所。每逢重要節慶日,人們都會利用剪刀和彩紙剪出各種形象的剪紙作品,貼在居所內,以美化居住環境。剪紙藝術在全國各地區都得到了良好發展,其中山西和陜西兩個省份作為剪紙大省,形成了獨具地域特色的剪紙藝術體系。剪紙作品造型獨特、線條清晰,完美運用了軸對稱的美學原理,能夠為油畫藝術的創作提供全新的思路。比如,在經典油畫作品《包餃子》中就運用了剪紙藝術,既起到了良好的裝飾作用,又體現了地域特色。因此,在油畫創作中,可以積極引入剪紙藝術創造理念和技法,實現對油畫藝術形式的創新。
4.2.2 泥塑的應用
泥塑藝術很早就已經出現了,在我國的發展時間較長。泥塑是指運用泥土塑造不同造型的一種藝術形式,其造型以動物和人物為主。泥塑作品的形象生動,不僅可以塑造小泥人,還可以塑造大型的泥塑形象,如佛像。在油畫藝術創作過程中融入泥塑藝術元素,可以更好地體現藝術家獨特的個人風格,創造出更多生動的油畫形象,提升油畫塑形能力。
4.2.3 木版年畫的應用
木版年畫最早起源于我國河南的朱仙鎮,有1000多年的發展歷史,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年畫是古代勞動人民表達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手段,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寄托。因此木版年畫有較為簡潔樸素的造型,但其中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思想情感。將木版年畫的創作方式運用到油畫創作中,可以使油畫創作更具內涵,增強油畫作品的藝術表現力。當代油畫藝術創作者應加強對這一方面的研究和實踐,促進木版年畫與油畫創作的融合,豐富油畫藝術的內涵。
4.2.4 炭精畫的應用
炭精畫是我國傳統繪畫藝術中的一種形式,指利用木炭進行作畫,在我國的傳統繪畫藝術中,通常會在山水風景的創作上使用炭精畫,但有時也會運用到人物形象的創作中。相較于筆墨畫,炭精畫的藝術表現形式更加細膩,可以表現出多種層次的藝術內涵,而且炭精畫的保存時間較長,不會出現褪色現象。在油畫創作中運用炭精畫的創作理念和方式,可以增強油畫作品的藝術魅力。比如,《大家庭》這一油畫作品中就引入了炭精畫的繪畫模式,實現了油畫和炭精畫的深度融合,增強了整幅作品的藝術觀賞性。
4.2.5 筆墨技巧的應用
筆墨是我國傳統繪畫藝術的主要工具,筆墨繪畫非常講究技法和技巧,是一種精妙的藝術創作形式,筆墨畫中的繪畫技巧主要包括點、勾、勒等,不同的繪畫技巧所呈現出的藝術效果是不同的。在當前的油畫創作中經常會引用筆墨畫法,既保證了油畫的特性,又使整個畫面更具氣韻,體現作者的精神世界,達到人畫合一的創作效果。
4.3 色彩元素的應用
4.3.1 表現性的應用
我國民間藝術源于古代勞動人民的現實生活,因此在色彩元素的表現上呈現出多樣性、明艷性的特征。在民間藝術創作中,藝術家會使用不同的色彩表現方式,提升作品的藝術表現力。比如,在我國紅色象征喜慶、歡快,白色象征純潔、悲傷,黑色象征壓力、莊嚴。因此在我國通常會運用紅色來慶祝重要的節日或日子,如婚嫁;運用白色,舉辦喪禮或祭奠;運用黑色,渲染莊嚴、肅靜的氛圍等。在中國當代油畫創作中可以利用不同顏色的表現力,豐富畫面內容和內涵,充分展現創作者的內心世界,使油畫作品更具表現力和感染力。
4.3.2 裝飾性的應用
在我國的民間藝術創作中,色彩還具有較強的裝飾性,通常在剪紙藝術中會使用正紅色,這不僅是因為正紅色代表喜慶、繁榮和歡快,代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還因為正紅色是一種鮮艷的色彩,可帶給人們視覺上的沖擊,達到良好的裝飾效果。在我國當代油畫藝術創作中,可以借鑒民間藝術中的色彩元素,用于裝飾畫面,優化視覺傳達效果。比如,在《開國大典》這一幅經典油畫作品中,作者就融合了我國古代壁畫中的色彩對比模式,大量運用紅、黃、藍等艷麗色彩,形成了強烈的視覺對比,使整個畫面更具視覺美感。
4.3.3 象征性的應用
在我國民間藝術中,色彩元素帶有明顯的象征意義,這與我國的傳統文化和民間習俗有密切的關系。在古代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中,非常講究顏色的使用,規定了在什么場景就運用什么顏色,一旦出錯則會引起人們的不滿。顏色的不同象征意義,可以豐富繪畫創作的文化內涵。在我國當代油畫藝術創作中,可以利用民間藝術色彩元素的象征性,賦予作品不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以著名畫家王沂東的油畫作品《盛裝的新娘》《吉日》等為例,為了渲染婚慶氛圍,在油畫創作中大量使用了紅色,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內涵。
4.4 藝術題材的應用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積淀了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作品,這些藝術作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在將民間藝術元素融入油畫創作的過程中,可以借助民間藝術的豐富題材,拓展油畫創作思路。比如,我國的民間藝術作品中包含神話題材、現實題材和大眾題材等,這些題材都可以與油畫創作相通,基于這些題材進行油畫創作,更易于人們接受和認可,促進油畫藝術的傳播。因此當代油畫創作者應積極從傳統民間藝術文化中吸收養分,創新油畫創作題材,豐富油畫作品內容。以《巴山夜雨》為例,作者將民間藝術題材和油畫繪畫技巧巧妙融合,不僅凸顯了整個油畫作品的內容,還更加符合我國大眾的審美,在我國社會得到了廣泛流傳。
5 結語
油畫藝術在我國起步較晚,發展時間有限,為了更好地適應我國的繪畫藝術特色,可以將我國傳統民間藝術元素與油畫藝術相融合,實現油畫藝術本土化。我國傳統民間藝術內容豐富、底蘊深厚,將其與油畫藝術相融合,可以增強油畫藝術的藝術性和文化性,促進油畫藝術的發展,同時也可以拓展我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發展途徑。因此現代繪畫藝術家應加強對傳統民間藝術與油畫藝術融合路徑的研究,通過將民間藝術的造型元素、形式元素、色彩元素、藝術題材等融入油畫藝術創作,豐富油畫藝術的表現形式,促進油畫藝術和傳統民間藝術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軒.油畫創作中茶文化元素融合探討[J].福建茶葉,2022,44(1):268-270.
[2] 姚剛.神工意匠 由象入境:油畫創作心得[J].美術觀察,2021(12):132-133.
[3] 光同敏.野性美的表達:我的新疆題材油畫創作[J].美術觀察,2022(1):128-129.
[4] 尹雁華.當代中國城市油畫創作實踐探索:評《城市油畫創作的風格與形式》[J].現代城市研究,2022
(1):134.
作者簡介:丁曉燕(1992—),女,江蘇揚州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繪畫創作方法與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