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桂娟
由于胃腸道存在大量氣體,而氣體會降低組織透聲性,因此在過去,胃腸道被認為是超聲檢查的盲區。隨著胃腸道充盈這一辦法誕生后,這一限制被打破,超聲檢查也成為胃腸道疾病診斷的重要工具之一。超聲造影劑是指利用造影劑來增強回聲,從而達到提升超聲診斷敏感性、特異性的特殊超聲檢查技術,本文重點向大家介紹胃腸超聲造影檢查的一些注意事項。
胃腸超聲造影檢查內容
在進行胃和十二指腸超聲檢查時,胃腸道內存在大量氣體,阻礙了常規超聲檢查,通過飲用適量液體可消除氣體干擾,確保臨床醫師更清楚的觀察到腹部器官情況。
如果使用的液體時富含纖維素的混懸液,由于有著更大的表面張力且更容易潴留,因此能增強觀察效果,得到均勻一致的低回聲圖像,這就屬于超聲造影。該方法可顯示胃壁層次結構及蠕動情況,用于消化性潰瘍、胃息肉樣病變、間葉源性腫瘤、胃癌等多種胃腸疾病診斷中。
正常情況下,通過胃腸超聲造影檢查可發現胃壁有著清晰的五層回聲,依照強—低—強—低—強自內向外,不但厚度均勻,且有著良好的連續性。十二指腸球部形態則近似球形,其壁較胃壁略薄。
病理情況下,胃腸超聲影響也會改變。如在胃潰瘍患者檢查中,會發現胃壁組織的局限性增厚,其厚度從正常的0.3~0.5 cm,變為0.5~1.5 cm,胃壁回聲也隨之減弱,同時還能在中心黏膜層看到破潰、中斷等表現;急性胃炎患者能觀察到全胃壁呈彌漫性、均勻對稱性增厚,增厚胃壁依舊保持清晰的層次,但回聲減低,并且黏膜面粗糙程度增強;胃癌患者檢查會發現胃壁厚度超過1.5 cm,胃壁層次也會紊亂。若進入晚期,還會發現與周圍器官組織的浸潤黏連。但要注意的是,雖然經腹超聲造影能發現深層組織病變,但如果是診斷胃癌,無法作為最終依據。此時臨床需要借助內鏡下活檢等更準確的手段進行檢查。盡管如此,經腹超聲依舊可以替代超聲內鏡進行胃壁外壓性病變檢查,同時其具備了廉價、操作方便等優點,作為一種非侵入性手段,自然也更受到患者青睞。
胃腸超聲造影檢查注意事項
準備工作
相比于普通超聲檢查,胃腸道造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及精力??紤]到醫生每天要接待大量患者,因此患者需要提前預約,這樣醫生才能合理安排工作。由于多數患者對檢查程序不了解,在拿到申請單后就想立即展開檢查。
除了排隊外,醫生還要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因此,對于無法當天檢查的患者,醫務人員要耐心解釋,向其說明原因,得到患者配合。在進行超聲造影檢查前,胃腸道準備工作至關重要。應叮囑其少食用多渣及產氣食物,停用會影響到胃腸功能的藥物,為檢查開展創造良好條件。
醫患配合
由于胃腸道解剖結構及運動功能較為復雜,因此想要提升診斷準確率,需要結合運用多體位、多種方法,這對醫患配合度提出了較高要求。如果患者配合度較差,會降低檢查結果準確性。因此在檢查前,醫生需要向患者講述各種配合動作及檢查體位,減少專業術語的使用,用通俗易懂的話語來幫助患者理解并做出準確回應。對于有疑問的患者,耐心解釋其問題。在面對理解能力不佳的老年人時,則需要保持耐心,予以關心,確保檢查的順利完成。
醫生專業素養
醫生一定要嚴格掌握造影檢查的適應癥和禁忌癥,在檢查前仔細閱讀患者申請單并詳細詢問病史,嚴格把握最后一關,預防嚴重并發癥的出現。檢查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開展,從而提升超聲造影診斷準確率。
首先,要為患者擬定針對性檢查計劃,還要結合患者病情靈活應用輔助藥物。其次,要多體位、多軸位觀察患者情況,一定要避免器官重疊的出現,必要情況下還能綜合運用多種檢查方法,減少誤診、漏診情況。最后,要關注形態與功能,并在發現功能異常時,要注意有無結構、形態改變,反之亦然。
胃腸超聲造影優缺點
超聲造影檢查有著花費低、無放射性等特點,作為疾病的初期診斷手段,其有著較高應用價值。對于不耐受內鏡及放射性檢查的兒童及老年人群,也可以選擇超聲造影檢查。對一些經過內鏡檢查的疾病,臨床可通過超聲造影檢查做出進一步診斷,尤其在腸壁厚度及腫瘤浸潤層次方面表現出優勢,在消化道潰瘍、胃息肉樣病變、間葉源性腫瘤、胃癌等疾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進展期胃癌超聲造影檢查準確率在68%~98%,可對腫瘤進行有效分期。對間葉源性的間質瘤、平滑肌瘤有較高的敏感度,并且定位準確性高,消化性潰瘍超聲診斷符合率在90%左右,高于X線鋇餐造影檢查,可為臨床治療提供療效評判指標,并在胃潰瘍術后隨訪中具有重要意義。在已經確診的胃腸道患者中,超聲造影檢查也能作為一種隨訪方法,對復診患者進行檢查并做出正確評判。但是該檢查手段也存在一定缺點。超聲檢查具備了非侵入性特點,這意味其無法進行組織活檢。雖然其能取得相對可靠的檢查結果,但不能作出定性診斷,需依賴內鏡活檢。因此,臨床需要依據患者情況做出正確選擇。
另外,對于缺乏工作經驗的超聲工作者來講,檢查過程中,特別是在評估腸道疾病時,超聲造影檢查是費時的,而且超聲造影檢查要根據患者的臨床特征具體分析,并且大多情況下對超聲工作者的經驗技術水平依賴較高。
相對普通超聲,胃腸道超聲造影檢查可對胃、腸道情況做出有效評估,為疾病診斷提供參考。但實際檢查過程中,由于需要腸道準備,特別是在評估腸道疾病時,超聲檢查需要耗費較多時間,同時檢查者的經驗技術也會對結果造成影響。盡管如此,超聲造影檢查仍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胃腸道疾病診斷方法,其也是超聲診斷十分重要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