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莉莉
【摘要】“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親子閱讀,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要對親子閱讀學習機制做創新探索,通過資源整合、層級選書、多維并舉、科學調研等輔助手段展開優化處理,讓幼兒在家長帶領下,借助互聯網進行閱讀素材篩選,推出更多親子閱讀活動,促進幼兒閱讀思維的健康成長。幼兒對網絡閱讀有更高期待,教師要與家長展開廣泛合作,為幼兒提供更多適合的閱讀機會,讓幼兒在深入閱讀學習中提高綜合素質。
【關鍵詞】幼兒園? 親子閱讀? “互聯網+”
【課題項目】本文為莆田市普通中小學、幼兒園“書香校園智慧閱讀”專項立項課題《“互聯網+”時代親子閱讀的實踐研究》成果之一,編號:ZHYD2021051。
【中圖分類號】G6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2)08-0154-03
幼兒處于閱讀能力成長關鍵期,而幼兒自身沒有什么閱讀能力,需要家長的陪伴和輔助,親子閱讀自然誕生,為幼兒提供必要幫助,也為幼兒園教育帶來更多支持?!盎ヂ摼W+”時代背景下的親子閱讀,為幼兒和家長創造更好條件,教師要對幼兒閱讀訴求展開研究,對親子閱讀內容資源進行整合、對親子閱讀層級選書展開優化、對親子閱讀活動組織進行創新、對親子閱讀訓練展開調研,將親子閱讀與“互聯網+”做對接,為幼兒創造更多閱讀動機,全面提升幼兒閱讀感知水平。
一、科學調研,剖析“互聯網+”時代親子閱讀現狀
親子閱讀需要圖書資源的支持,以網絡作為媒介手段展開親子閱讀學習活動,能夠為幼兒帶來更寬闊的閱讀視野,讓幼兒在親子交流、分享和共讀的學習之中完成認知構建[1]。
相關調查顯示,幼兒對親子閱讀的期待很高,但家長卻不能按時就位,即便進入閱讀環節,因為缺少一些技術支持,其閱讀效果也不能令人滿意。經“問卷星”網絡問卷調查發現:我園有55%的家長因為工作忙等原因,不能每天堅持陪伴孩子閱讀;有40%的家長不了解孩子閱讀圖書類型;有60%的家長不能掌握親子閱讀組織要領;還有20%的家長對親子閱讀持排斥態度。通過對數據的整理與分析,我們發現:親子閱讀要正常開展,其執行難度是比較大的,教師要做好相關協調工作,對親子閱讀的意義做正面宣傳,以此調動幼兒家長的參與熱情,提升其輔助責任心,這樣才能為親子閱讀活動提供保障?,F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是“手機控”,每天都要借助手機在網絡上瀏覽很多信息,但對親子閱讀內容不是很熱心,也不能與幼兒分享網絡閱讀素材,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很多家長會買來一些圖書讓幼兒自己看,而自己把玩手機,這樣的親子閱讀根本不能算是親子閱讀,教師要對親子閱讀任務做具體設計,提出更多具體的要求,讓家長進入到親子閱讀環節,與孩子一起閱讀和交流。親子閱讀是幼兒和家長的合作性學習,二者缺一不可,教師在親子閱讀調研時,要對普遍現象做深入研究,找到應對之策,這樣才能確保親子閱讀順利展開。
親子閱讀的實踐意義是深遠的,不僅能夠讓幼兒獲得更多知識,還能夠培養幼兒良好學習習慣,讓其心理和思想接受文化的洗禮,而部分家長存在一些偏差認知,教師要做深入調查,針對家長的不當行為做具體引導。家長對學前教育的認識呈現個性化,教師教育調研要深入,唯有找到親子閱讀的掣肘因素,才能做出最為理性的設計和應對。
二、層級選書,優化“互聯網+”時代親子閱讀書目
親子閱讀活動設計和組織時,教師要處理好更多關系,幼兒對繪本圖書的興趣呈現差異性,家長參與親子閱讀活動的條件有差別,親子閱讀資源渠道眾多,如何應對這些客觀因素,考驗教師的教育智慧。親子閱讀要解決選書的問題,因為有“互聯網+”的支持,教師和家長在繪本圖書選擇時有了更多選項,這是值得珍視的有利條件,同時也可能帶來一些煩惱,面對海量信息不知做出怎樣的抉擇。
教師與家長審美觀、價值觀,以及看待問題的角度必然會存在不同,對繪本圖書的認同感也會存在一定差異性,如何做好協調工作,這是教師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首先,要轉變家長的觀念,引導家長學會正確認識親子閱讀的重要性,通過向家長推薦書目:《打造兒童閱讀環境》《如何給孩子讀繪本》《圖畫書的力量》《我用閱讀教育孩子》《閱讀合伙人:改善親子關系的共讀法》等,讓家長真切地認識到親子閱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升家長對親子閱讀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其次,在家園互動環節,教師要發揮專業優勢,對圖書選擇做出更多指導,幫助家長進一步明確選書的標準和原則。同時,借助互聯網選擇閱讀圖書時,要對圖書內容做具體分析,家長大多沒有非常專業的甄別能力,教師要對網絡閱讀內容做深入研究,與家長進行多重交流和討論,精選閱讀圖書,以提升閱讀效率和品質。在此過程中,還可以與幼兒進行商討,針對幼兒興趣做選擇,能夠有效激發幼兒閱讀熱情,讓幼兒在主動性學習中建立閱讀認知。接著,借助互聯網進行親子閱讀,其圖書內容有不同呈現形式,教師要做好具體指導,讓家長對這些圖書信息做科學設計。幼兒年齡很小,其直觀思維比較敏感,對一些靈動畫面信息更感興趣,如果網絡閱讀內容呈現形式是動畫、繪本,幼兒閱讀熱情會更高。如果選擇的圖書是單純的文字,家長要借助網絡做技術設計,可以配設一些音樂背景,讓幼兒自然進入到閱讀環節,在多種感官參與下建立閱讀認知。如圖書推薦:《我上幼兒園》《月亮的味道》《卡梅拉的故事》《宮西達也系列》等。最后,幼兒對繪本故事、動畫故事比較有感覺,教師布設親子閱讀任務時,不妨展開學情調查,廣泛征詢幼兒的意見。幼兒對網絡信息比較感興趣,平時也有一些閱讀積累,教師深入幼兒群體展開調查,能夠捕捉到第一手的材料信息,為親子閱讀設計提供重要參數。如幼兒推薦書目:《十二生肖的故事》《我們的身體》《肚里有個小火車》等。
“互聯網+”時代背景下的親子閱讀,其應用價值是極為豐富的,深受幼兒的廣泛歡迎,教師在親子閱讀組織時,要精選閱讀書目,為幼兒提供最適合的閱讀材料。家長對親子閱讀有個性認識,教師深度調研,與家長展開閱讀書目選擇方面的討論,征詢幼兒的意見,都能夠為親子閱讀帶來更多正面支持[2]?;ヂ摼W可以提供的信息浩如煙海,教師如何做出正確選擇,關系到親子閱讀學習活動的成敗。
三、資源整合,拓展“互聯網+”時代親子閱讀途徑
親子閱讀需要對閱讀內容做篩選,互聯網為親子閱讀帶來更多信息支持,教師在閱讀內容整合時,不僅要考慮幼兒的閱讀要求,還要對幼兒思維特點做重點分析,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安排不同閱讀內容,這樣可以獲得理想的設計效果。
教師對親子閱讀資源展開整合處理,需要有多重考慮,幼兒閱讀基礎存在個體差異,其年齡、心理、興趣等也有具體的特點和要求,如何對這些閱讀資源做整合處理,這是教師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ヂ摼W不僅提供了豐富的閱讀資源,還為閱讀順利進行創造更多條件,教師借助網絡資源優勢展開設計,開辟更多親子閱讀途徑,無疑能夠為親子閱讀學習帶來更多助力支持。其一,親子閱讀是家長與幼兒的學習互動,當幼兒和家長在一起時,親子閱讀便可以展開,而教師不能隨時跟進,需要借助網絡交互平臺進行必要干預和指導。微信群是最常見的家園聯系方式,在親子閱讀學習操作時,教師借助微信展開具體指導和組織,能夠為家長帶來一些協助和技術支持。微信可以隨時隨地傳遞文字、畫面、語音信息,為教師全程指導親子閱讀學習創造條件。教師主動投放閱讀材料,適時做出閱讀內容更換,對家長閱讀中存在問題做及時解答,都能夠為親子閱讀提供直接幫助。其二,QQ、微博、自媒體平臺等,在親子閱讀互動中也發揮不同的作用,為教師組織親子閱讀學習活動提供更多選擇。家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呈現差異性,教師推出不同聯系渠道,讓家長能夠順利進入到交互環節,與教師進行隨時隨地的聯系,對親子閱讀展開科學組織。其三,手機、電腦、多媒體等媒體手段,為親子閱讀帶來更多條件支持,教師指導家長利用多種形式進行親子閱讀,能為幼兒帶來更寬松、自主的閱讀環境,提升閱讀的質量,感受閱讀的樂趣。如:通過投放Luka,讀書瞳等繪本閱讀機器人拓展親子閱讀的途徑;通過使用伴魚繪本、叫叫繪本等方式來拓展親子閱讀的內容;通過使用“家園聯系欄”“班級小管家”等小程序,開展閱讀打卡與分享活動,記錄孩子的閱讀過程;通過“喜馬拉雅親子廣播站”“悠悠之聲故事盒”“寶媽萌爸講故事”等錄音APP的使用,拓展親子閱讀的形式……以上資源的融入與使用,在看看、說說、問問的親子互動中,幼兒真切感受父母的陪伴,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交流,提升家長與孩子親子閱讀的幸福感,有力推動親子閱讀順利實施和全面鋪開。
“互聯網+”時代的快速到來,為親子閱讀創造良好條件,教師與家長展開多重合作,借助網絡信息技術創設、開辟不同閱讀途徑,都能夠為親子閱讀順利展開帶來助力支持。親子閱讀是幼兒和家長的合作性學習,具有特殊性,教師對閱讀途徑做拓展,讓家長和幼兒自然進入到親子閱讀核心。
四、多維并舉,升級“互聯網+”時代親子閱讀指導
親子閱讀學習活動有網絡支持,教師與家長展開多重合作,能夠為幼兒創造良好閱讀學習環境,對促進幼兒思想品質成長有重要幫助。教師在親子閱讀活動設計和組織中要發揮主導作用,特別是閱讀方法研究和傳授方面,要為家長提供更多具體的幫助,讓親子閱讀順利展開。規劃閱讀途徑,能夠為家長帶來具體的指導。
親子閱讀需要方法支持,而幼兒閱讀認知基礎很低,處于被動接受地位,家長和教師都有責任做閱讀方法研究,特別是教師,占據專業高地,在親子閱讀活動組織時,要對閱讀方法展開優化處理。教師指導親子閱讀包括幾個方面:精選閱讀內容、組織閱讀活動、創新閱讀形式、傳授閱讀方法、做好閱讀評價。網絡支持下的親子閱讀,教師對網絡信息做篩選,結合幼兒閱讀需求做設計,能夠提升閱讀內容的適合性。推薦書目:《我爸爸》《猜猜我有多愛你》《遲到大王》《鴨子騎車記》《跑跑鎮》《一只奇特的蛋》等。親子閱讀活動沒有太多客觀因素的制約,在幼兒園、在家里,都能夠進行親子閱讀活動。親子閱讀形式選擇時,要對閱讀環境做分析,教師推出親子閱讀展示活動、親子閱讀競賽活動、親子閱讀交流活動,讓家長和幼兒充分展示閱讀感知和體驗,能夠促進其閱讀認知的內化。親子閱讀學法傳授,教師提出具體的閱讀要求,讓幼兒在集體中展示介紹閱讀經歷,講述閱讀故事,都能夠提升親子閱讀操作效果。親子閱讀評價包括幼兒閱讀認知成長和家長組織表現等內容,教師借助網絡展開評價活動,讓家長主動參與其中,對幼兒良好表現做重點表彰,能夠為幼兒帶來更多精神鼓舞。親子閱讀活動是家長與幼兒合作學習,家長要發揮重要作用,為幼兒傳授一些閱讀方法,與幼兒進行閱讀互動交流,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建立閱讀認知能力。家長指導幼兒展開閱讀學習時,要從幾個角度展開組織:借助網絡查閱閱讀信息、繪聲繪色講述故事內容、參與閱讀演繹活動、傳授誦讀技巧等。推薦書目:《快樂誦讀》《書語者》《朗讀手冊》等。家長對網絡應用最為熟悉,引導幼兒進入網絡搜集閱讀素材,能夠開闊幼兒學習視野。家長引導幼兒閱讀時,不僅要親自展示故事畫面,還要讓幼兒講述故事情節,如果能夠增加一些動作和表情內容,其訓練效果會更好。家長進入親子閱讀環節,要為幼兒做誦讀展示,讓幼兒學習技巧方法,這對提升幼兒閱讀能力有重要幫助。
多維并舉,升級“互聯網+”時代親子閱讀指導,為幼兒創造良好閱讀環境,傳授更多閱讀方法,都能夠對幼兒形成心靈沖擊,促進幼兒整體素質的提升[3]。幼兒是親子閱讀的主體,教師要與家長達成更多共識,圍繞幼兒推出高品質的親子閱讀學習活動,讓幼兒自然建立良好閱讀習慣。閱讀學習沒有固定格式,教師要做創新設計,為幼兒提供更多方法支持,讓閱讀活動順利展開。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全民閱讀工作,良好的親子閱讀不僅能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促進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同時,也為父母創造更多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機會,在一同分享閱讀感受、樂趣中增進親子關系。利用“互聯網+”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能有效幫助家長提高對親子閱讀重要性的認識,點燃家長與孩子親子閱讀的興趣,通過建構新型親子閱讀模式,讓更多的家庭感受親子閱讀的魅力,享受閱讀,愛上閱讀。
參考文獻:
[1]錢其初.小中班幼兒親子閱讀活動設計與實施的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13):95-96.
[2]張茹.多媒體環境下親子閱讀對幼兒早期閱讀的影響[J].中小學電教,2017(21):75-76.
[3]林心宇.親子閱讀 潤育童——淺談親子閱讀對幼兒的影響及策略[J].新課程,2021(1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