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長濤
【摘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一般比較低下,教師要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就要想辦法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初中物理知識比較抽象,學習難度大,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畏難的情緒,從而喪失學習興趣.教師要從學困生的特點出發探索科學的教學手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雙減背景;學困生;物理學習
學困生在每個學科、每個階段的教學都會出現,初中階段雖然是學生初次系統性學習物理,但是由于物理知識比較抽象、難懂,學生剛接觸物理知識也容易遇到各種困境,加上部分學生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容易成為“學困生”.
雙減政策的提出進一步強調了課堂教學要提質增效,這就要求教師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方法轉化學困生,尤其是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讓學生能夠真正形成物理學習的內驅力,主動、積極投入其中.
1 學困生的特點
1.1 物理學習興趣較低
結合現實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哪個學科,學困生一般都缺乏對應學科的學習興趣.興趣雖然是非智力因素,但是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般情況下,當學生對物理學科非常感興趣,在課堂上會更加投入,很少出現走神、開小差的情況,對于教師布置的各種學習任務也積極參與,在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物理知識比較抽象,具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學生能夠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往往能夠克服這些困境,憑借著自己的興趣不斷思考、探索.而學困生普遍對物理學科缺乏興趣,甚至一些學生還對物理學科存在著抵觸、排斥的心理,一談到物理就頭疼[1].
1.2 良好學習習慣的缺失
學習習慣也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和高中相比初中階段的物理知識相對是比較容易、好理解的,對學生的智力要求并不高.
初中階段物理學習的效果和學生的學習習慣有著密切的關聯.學困生大多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沒有形成課前預習、課后及時復習的習慣,在課堂上也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策略.比如課堂上很少開動腦筋,而是忙于做筆記,沒有跟上教師的思維等.
初中階段的知識和小學相比容量更大、難度也更大,要想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就要形成新的學習習慣,而部分學生依然沿用小學階段的學習習慣,難以適應初中物理的學習,因此導致學習的效果不理想.
1.3 學生物理學習自信心不足
學困生由于學習成效不好,大多缺乏自信,認為自己就是比不上其他的同學.當學生出現這種心理,學習時會變得非常消沉、不自信,遇到難題也想著自己肯定解決不了,甚至也不想在物理學科上努力,長此以往,將會陷入惡性循環,物理成績越來越差.
2 初中物理學困生的形成原因
2.1 教師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的因素
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是影響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師采取的教學手段和模式不科學,將會進一步加劇學困生數量的增多[2].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習慣采用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也就是一整節課基本都是教師在講解,以知識為本位,教師忽視了課堂氛圍的營造和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一上課喜歡開門見山直接講解.這種模式下學生難以感受到物理學習的樂趣,并且被動學習,真正能夠吸收和消化的知識非常少.
物理學習要求掌握一定的思維和方法,教師在授課環節只關注知識講解,卻忽視了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學生只能依靠自己摸索,這就導致部分學生沒有掌握有效的方法而成為學困生.
傳統教學模式下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比較少,教師難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學情,只能通過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判斷學生的學習情況,具有滯后性,難以在課堂上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進度,導致教學的針對性不強,從而影響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把握.
2.2 學生自身的因素
學困生的形成也受到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沒有認識到學習對自己的重要性,心智還不夠成熟,玩心太重,在學校將更多的心思放在學習以外的方面,導致花費在物理學習上的時間非常少.
自己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也不會想著如何突破困境,而是以無所謂的態度對待.還有一些學生對物理學習缺乏興趣,不愿意去學習.初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面對家長對自己學習上的期望,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導致問題越來越多.
3 學困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發策略
3.1 精心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課堂氛圍枯燥、沉悶是導致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困生也能夠積極投入到物理學習中,教師就應該精心創設教學情景,以有趣、生動、熟悉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產生想要探索的欲望.
物理學科的知識和學生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情景或者案例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3].
例如 在學習《物質的狀態及其變化》相關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呈現現實生活中關于物質狀態變化的場景,比如夏天的早上植物上會出現露珠,衣服在太陽底下曬一會兒就干了,冬天人們說話時能夠從嘴里冒出“熱氣”,冬天車內開了空調可以在里面的窗戶玻璃上寫字……
教師可以展示各種不同的場景,借助這些生動的畫面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討論中,教師順勢引出本節課的內容,就可以帶領學生一起探索物質狀態變化的奧妙.
例如 在學習《聲現象》這一章的內容時,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各種各樣不同的聲音,讓學生猜一猜這些聲音是什么物體發出來的,此時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都仔細聆聽這些聲音并猜想,這些聲音有雷聲、貓叫聲、各種樂器發生的聲音等,此時教師再啟發學生思考,讓同學們想一想這些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為什么這些聲音不一樣呢?這樣一來,同學們自然能夠互相討論,或者對課本進行閱讀,在閱讀、思考中探索答案.
教師創設生活化的場景,學困生也能夠憑借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參與到討論之中,并產生探究的欲望,從而確保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
3.2 引入趣味實驗,激發興趣
實驗是物理學科的重要內容,也是物理研究的常用方法和手段.在物理學習中,教師可以多引入一些觀察實驗,讓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從中總結出物理規律和知識[4].
和理論知識相比,物理實驗更為有趣,尤其是一些趣味實驗,同學們的學習熱情非常高,因此教師就可以多設計一些趣味實驗貫穿到課堂上,以有趣的實驗激發學生的興趣.
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設計趣味小實驗,利用一些簡易的安裝完成實驗,如果實驗操作不方便,也可以提前完成實驗,將實驗過程錄制下來,制作成微課在課堂上播放.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的實驗中,教師就可以先演示一個趣味小實驗“瓶子賽跑”,利用兩個相同的瓶子分別裝有同等重量的沙子和水,將它們放在同一個高度滾下來,讓學生觀察哪個瓶子下滑的速度更快,以有趣的實驗調動學生的興趣,并從實驗結果出發引導學生的討論,讓學生探索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又比如在學習“光的折射現象”時,教師也可以引入趣味實驗,使用玻璃磚、燒杯、水以及激光器演示光的折射現象,引發學生對神奇實驗現象的思考和探索.
3.3 開展分層教學,給予成功體驗
很多學困生都缺乏學習自信,他們之所以對物理學習不感興趣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獲得過快樂的體驗.
教師在課堂上的知識講解、問題提出以及任務呈現,對于學困生來說難度太大,學生一節課下來發現自己能夠解決的問題幾乎沒有,這會進一步加劇學生的自卑,讓學生喪失學習斗志.
分層教學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模式,其核心是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群體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案,幫助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確保所有的學生都可以在課堂上有所進步,得到提升.
對于學困生而言,教師會針對他們的學習特點和基礎適當降低課堂任務的難度,讓他們回答基礎、簡單的問題,從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這個過程中,學困生能夠重新建立學習自信,重燃學習斗志.
教師在備課環節,要根據學困生的特點制定適宜的教學目標,注重學困生學習興趣的基礎、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并為他們量身打造適合的教學方案,制定分層次的問題鏈、學習任務.
課堂授課環節,當學生完成探究任務時,給學困生要安排基礎性的任務,注重學困生的參與性,通過簡單的任務讓他們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
課后練習也應該分層設計,給學困生布置簡單、基礎的題目,讓學困生能夠結合教材以及自己在課堂上的所學完成這些作業,從中獲得成就感.
3.4 培養堅強意志,強化興趣
學困生在內心對自己的認同感往往比較低,在學習過程中容易面臨各種困境和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來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5].
例如 教師可以給同學們講一些大科學家曲折的經歷,比如愛因斯堪在讀小學時,除了物理之外其他的學科成績都很不理想,還被同學們稱為“憨直農夫”.但是愛因斯坦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最后成為了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名人的勵志故事為學生樹立榜樣,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并形成堅強、堅韌的意志.
教師可以多和學困生進行一對一的交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比如有的學生非常貪玩,沒有將心思放在學習上,教師就可以通過真實的事例讓他們明白不努力學習的危害,并督促他們認真學習.還有的學生學習基礎比較差,教師就要鼓勵他們笨鳥先飛,付出更多的努力.
3.5 合理利用教學評價
部分教師對學困生往往缺乏關懷和關注,甚至部分教師對學困生的態度并不友好,這違背了教育的初衷.要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一定要給予學困生更多的關注和關懷,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教師平時上課時不僅要多關注學困生,還應該多鼓勵、激勵他們,應用賞識教育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自信.
教師可以多肯定他們的行為,比如,上課時可以肯定他們上課很認真聽講,或者表揚他們積極回答了問題.在學生的作業上,也可以使用評語表揚、肯定學生,比如,在學生的作業評語上寫“近期進步很大,老師看到了你的進步,加油!”.通過正面積極的教學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和期待,發揮羅森塔爾效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 結語
學習興趣是影響學困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多關注、呵護學困生,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自信,并引入合理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學困生的轉化.
參考文獻:
[1]王莉.簡論初中物理學習興趣的自我培養[J].真情,2021(3):1.
[2]林重慶.初中物理學困生的轉化策略研究[J].學苑教育,2021(13):39-40.
[3]范小利.初中物理學困生成績提升的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21(16):2.
[4]朱俊.運用趣味實驗提升學困生物理學習興趣[J].新智慧,2020(5):1.
[5]覃炳忠.淺談激發學生初中物理學習興趣的幾點方法[J].新校園:中旬刊,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