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金輝
關鍵詞:中學生;安全教育;開展
由于中學生處在青春期發展階段,很難把控自身情緒和情感,容易出現情緒沖動現象,難免在師生相處或同學相處中遇到問題。為保證學生身心健康安全,諸多學校將安全管理和教育放在重要地位,加強了安全管理硬件設施。通過開展學安全教育工作,學校可將安全知識滲透到教育、管理工作中,將安全教育融入學生學習、生活和發展的各個方面,幫助其正確判斷是非,引導學生樹立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這樣,學生就能避免被錯誤的觀念誤導,獲得健康發展。但是,若僅關注硬件設施完善,不能加大安全知識宣傳和教育力度,很難有效提升學校安全管理水平。為創設自由、安全、舒心的校園氛圍,讓學生將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個人學業中,學校必須要重視安全教育工作,開展在校安全教育和在家安全教育活動,培養學生生命意識,促使其形成樂觀的生活態度。
一、加強學校安全管理,提高學生安全意識
首先,在學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要定期安排安全教育課程或安全教育實踐活動。為提高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學校應定期開展教師培訓活動,系統化的宣講各方面安全知識,讓教師認識到安全教育課的重要性。在教師講解安全事件時,應將現實生活中的案例與安全教育結合起來,讓學生們從根本上樹立安全防護、自我防護理念,遠離不安全水域或區域。由于中學生性情穩定程度不高,容易出現不服從、不聽從的情況,甚至有意地違背相關規定。對此,學校應安排各個班級開展安全宣傳活動,要求每個班在每個月內宣講安全主題故事,設計安全主題板報,吸引廣大學生觀看,讓學生們認識到人身安全的重要性。此外,每一名教職工人員不僅是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主體,還是加強安全教育的案例。比如,門衛可通過提高安全管理力度,保障校園和師生安全,讓學生們認識到安全教育就在身邊;學校領導、班主任可定期排查校園和班級中的安全隱患;任課教師應重點維護課堂安全,落實常態化的侯課制度;相關教師應定期檢查班級學生是否攜帶違禁品,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構建安全保護網。通過全方位地實施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將安全教育滲透到管理各個方面,在無形中傳遞安全理念。
二、滲透生命教育理念,塑造安全校園環境
只有學生懷有一顆敬畏生命之心,才能主動愛護自身生命安全,保護自身和他人的生命,逐步形成安全意識。但僅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往往很難讓中學生真正遠離不安全因素。因此,在學校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和其他教師應在關注學生安全意識的同時,重點培養學生的安全能力,面向中學生開展多種安全教育活動。在安全教育工作中,教師應詳細解讀遇到危險時自救方法、逃生準則,以及緊急救援方法。在此基礎上,學校應定期開展安全防險活動,模擬地震、火災求生的場景,針對性地提升學生安全意識,幫助其積累安全逃生經驗,讓廣大學生認識生命的來之不易。對于校園學生之間的矛盾,若不能重視起來,很容易在教師視線外出現安全問題。對此,在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時,學校應著重打造互相尊重、互相友愛的校園氛圍,讓學生們主動謙讓、幫助和關懷身邊的同伴,尊重其他人的生命健康權,主動支持安全教育工作。
三、注重家校合作,提升學生重視程度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學生在校園、家中的時間都十分有限,因此,學校應與家長聯合起來,共同開展安全教育工作。首先,在開展安全教育工作時,學校應面向家長開展培訓活動,提升家長的安全教育能力,傳授其安全教育技巧和知識。只有這樣,家長才能將安全教育融入生活中,以言傳身教的方式開展安全教育。比如,在出門前,家長會檢查一遍天然氣開關的情況,插排上的電器工作情況,以及插頭是否都離開插排。在這一件件小事中,家長能夠影響學生,使其樹立起安全意識。同時,學校可根據安全教育要求,定期向家長和學生安排安全教育作業,讓學生檢查家中是否有不符合防火標準的電器,不符合安全標準的插排,洗澡時是否關掉了熱水器等。通過布置動手實踐任務,學生能夠在生活中重視安全問題,對安全問題產生深刻印象。此外,家長可以在各個方面樹立榜樣,讓學生主動學習和掌握安全知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中學生安全教育工作,關乎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社會和諧。因此,學校應將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重要地位,根據中學生特點,靈活開展安全教育活動,發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對安全教育的促進作用,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通過加強學校管理、滲透生命教育理念、實施家校合作等方式,筑牢安全教育的壁壘,為社會現代化發展培養出一批友善、愛國的時代青少年。
參考文獻:
[1] 岑小藝.淺析中學生安全教育的實施[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1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