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佩
摘 要:在“雙減”背景下,為了減量增質,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家庭作業(yè)作為重要教學組成部分,需要重新進行設計思考。基于此,本文從學生學情出發(fā),從多個維度探討學生分層策略、家庭作業(yè)類型,力求策略有效,類型多樣,真正達到減量增質的效果。
關鍵詞:“雙減”;語文家庭作業(yè);科學分層;作業(yè)類型
科學的家庭作業(yè),能鞏固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并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探究能力等,為其奠定牢固的語文學習基礎。在“雙減”背景下,身負教書育人職能的語文教師要不斷探索促使家庭作業(yè)趨向科學性的有效措施,以便能合理控制家庭作業(yè)的數量與質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促使他們從“被動學習”轉變?yōu)椤爸鲃訉W習”,從而做到減量增質,為“雙減”政策的落實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
一、學生學力的分層:能力分層多維化
為了更加科學地設計家庭作業(yè),我們需要了解不同學生的作業(yè)需求,因此,在進行作業(yè)設計之前,應該對學生進行科學分層。首先,我們應明確一個原則:注意多維度考察,多角度思考,不唯成績,切忌忽視學習狀態(tài)、領悟能力等學生個體差異。
由此出發(fā),可以運用以下三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能力分層。
(一)巧用測試,有理有據
1.縱向分層:
巧用知識檢測,從思維靈活程度、語文基礎的強弱等幾個維度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A組——所有能力相對較強;B組——所有能力一般;C組——所有能力相對較弱。為了保證對學生分層的科學性,教師可以采取多次,分段測試。測試完成后,將所得數據進行分析,根據學生薄弱項進行設計。
2.橫向分層:
除了根據能力高低分層,也可以將所學過的內容分成幾個專項,譬如基本的識字組詞、組詞造句、看圖寫話等,然后根據測驗結果將學生成分成不同的能力組,針對不同能力組進行專項訓練。
(二)結合積分,全盤思考
學生的知識檢測只是其中一個重要緯度,更重要的是根據學生平時表現進行分層。學生平時的課堂作業(yè)通常是最直觀的分層依據,它更加可以反映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結合班級里實行的作業(yè)積分制度,教師可以利用積分的多少判斷學生需要的家庭作業(yè)是實踐型、活動型、基礎型還是其他類型。
(三)聯合家長,溫情入懷
雙減背景下,家校聯合更加緊密,首先要取得家長信任,讓他們理解開展作業(yè)分層的初衷,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其次,請家長與學生一起填寫問卷,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調查學生的學習興趣點,還可以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針對調查結果,教師可以同家長商議是否需要布置特別作業(yè),使作業(yè)分層更具人文關懷。比如,設置“自主作業(yè)”選項,由家長和孩子自由掌控作業(yè)進度以及難度。也可以家長和孩子自選等級,選擇難、易、適中三個等級的作業(yè)。老師也要積極向家長反饋學生的學習狀況,以便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學生,促進其朝著優(yōu)秀的方向邁進。
需要注意的是,分層并不是固定的。教師根據知識檢測、課堂回饋、家長反映等,定期評價學生近期表現,一旦發(fā)現學生有所上升或是下降,就要及時采取干預措施,調整方式進行處理。
二、作業(yè)類型的分層:作業(yè)種類多樣化
教育部提出并實施了“雙減”政策,文件指明:二年級的教師無需布置書面作業(yè)。為了強化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所學的內容,教師要善于從學生不同需求出發(fā)進行設計。作業(yè)類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類:
(一)基礎積累型
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還要靠日積月累,因誦讀經典、課文識記等都是最基本的積累方式。家庭作業(yè)可以交叉搭配不同背誦內容,例如一日古詩,一日課文,再搭配課外閱讀,學生在不斷的積累中培養(yǎng)良好語感,為后期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圖話結合型
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極具趣味性的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掌握所學內容,從而完成增效減負的目標。例如,根據二年級學生熱愛繪畫的天性,讓學生在作業(yè)本上貼貼畫,根據主題創(chuàng)作一幅小圖畫,并結合句式練習說給家人聽一聽,描述自己的“繪后感”。
(三)活動拓展型
當前的學習資源較為豐富,比如在學習人教部編版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偉人”單元時,利用本校旁邊就是博物館的優(yōu)勢,請學生參觀博物館,搜集有關的資料,并介紹給身邊的人。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既能學到有關知識,還能充分鍛煉信息收集、口語表達等能力。
(四)習慣養(yǎng)成型
這類作業(yè)更有針對性,可以針對平時習慣欠佳的學生類型。比如寫字姿勢打卡、整理書包、大聲朗讀等,用專門的、個性化的方案幫助特定學生養(yǎng)成良好生活學習習慣。
三、作業(yè)布置的分層:作業(yè)套餐個性化
根據學生分層后的結果,教師可以將作業(yè)進行搭配。比如,A組學生完成 “項目型作業(yè)”,B組學生完成 “結合型作業(yè)”和“積累型作業(yè)。”比如,在學完《狐假虎威》后,可以布置“回家請給家長說說這個故事講述了什么內容?你最喜歡哪一段呢?可以讀給家長聽”;圖話結合型作業(yè)“根據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展開想象,為課文配上合適的圖畫”;還可以是拓展型作業(yè)“寫一寫老虎得知真相以后會怎么做呢?”。為了效果,還可以結合積分,挑戰(zhàn)的作業(yè)套餐越多,學生獲得積分越高,營造良好的作業(yè)氛圍。
結語
綜上所述,在“雙減”背景下,語文教師原來布置作業(yè)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要,不能滿足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要,為此,語文教師要做出科學的調整,引入分層設置家庭作業(yè)模式,以便學生能在不斷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培養(yǎng)語文學習興趣,夯實語文基礎,提高語文學習技能。
參考文獻:
[1]葛春蕾. “雙減”之下小學高段語文家庭作業(yè)的分層設計研究[J]. 讀與寫:上旬, 2022(1):2.
[2] 李松嘉. “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yè)創(chuàng)新的研究[J]. 華夏教師,2021(35):61-62.
[3] 葛滿滿. 探討小學語文家庭作業(yè)分層設計的策略[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2):150-151.6BA07EBA-C4D7-40E9-A6D6-08D9720AF3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