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琛
摘 ?要:處于新的形勢中,煉化企業也承受著多方面的發展壓力,在遇到發展機遇的時候也面臨的新的挑戰。因此要正確面對當前面臨的問題,強化煉化企業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當然煉化企業要不斷克服經濟責任審計期間存在的問題,并且制定有效的對策,提升企業對被審計人員經濟責任評價的工作效率。
關鍵詞:新形勢;煉化企業;經濟責任審計
前言:
在審計工作中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屬于重要組成之一,處于新形勢下,煉化企業需要與時俱進,高度適應煉化改革以及發展的新要求,不斷調整工作的方向以及工作內容,嚴格遵循國家以及行業法律法規,也是為了提升企業的運行效率,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新形勢下煉化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審計評價的內容針對性有限
審查煉化企業各個部門經濟負責人經濟責任履行情況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經濟責任審計,而有些審計項目的評價內容依然存在著不全面且針對性有限的情況。因此在評價的時候,并沒有準確劃分其具體的經濟責任以及工作范疇,無疑對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果有一定的影響。還有在審計評價工作的時候,存在著干涉被評價人經濟活動之外其他項目的情況,監督控制其經濟活動等等,都會對經濟評價的針對性以及有效性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沒有構建完善的體系
經濟責任審計也可以說是委托審計,煉化企業內部審計依據人事組織部門下達的委托書,沒有歸納在內部審計部門的年度審計計劃中,同時不能確定委托時間以及委托數量,影響內部審計工作的合理安排,致使內容審計項目更為倉促,審計的時間短任務重,不能保證審計項目的整體質量。企業中各個部門信息溝通不順暢,各個部門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審計工作以及聽取審計報告方面,缺乏深層分析實質性問題,所以承受比較大的審計風險。
(三)評價客觀真實性問題
煉化企業部門有關經濟負責人就是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對象,以人工審計評價的方式,將主觀方面人為因素在經濟責任審計中呈現出來,導致審計評價工作的客觀性以及真實性受到影響。比如,在開展經濟責任審計的時候,會存在由于人為操作參雜一些主觀情感的因素,或者在審計干部領導的時候,出現沒有嚴格執行的情況,使經濟責任審計停滯于表面,并且和實際目標不吻合,并沒有約束的作用在各個部門經濟負責人身上呈現出來。
(四)沒有充分發揮審計結果的作用
缺乏完善的審計結果以及運行體系,對發揮審計結果有一定的影響,其實經濟責任審計的最終目的就是利用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果,同時也是體現經濟責任審計效果的一種方式,針對組織人事以及紀檢監察部門怎樣正確應用審計結果,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導致審計結果不公開,不能監督輿論,對審計作用的發揮有一定的限制。
二、新形勢下煉化企業做好經濟責任審計措施
(一)更新審計監督要點
詳細規定煉化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實施,推動應用企業經濟責任審計項目實施規范,必須努力實現審計監督對象以及審計范圍的全覆蓋,確保審計范圍覆蓋多方面,包含有:財務、物資、運營、工程等等方面,尤其將國家重大政策、公司的決策、執行情況放在首要位置。企業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歸入審計關注的事項中,所有經濟責任審計項目都要關注組織前置研究的事項以及黨的領導融入在公司治理的各個環節中、優化公司的制度、企業完成指標等。必須做好經濟責任審計以及管理審計、專項審計之間的統籌協調工作。經過組織方式的有機結結合,將審計資源整合在一起,降低審計組以及被審計人力、行政的成本,提升審計工作的效率。
(二)重視提升評價內容的針對性
其實經濟責任審查也是對企業領導的審查,在煉化企業中,主要就是考慮有關目標對企業工作流程的管理,還要確保在崗位上認真工作,保證增加企業利益以及企業更好發展[2]。由此可見應該將審計的重點從傳統的單一負責事件發展轉變成審計期間目標任務的負責事件和實際情況相結合的方式,還有參考工作時對企業的運營以及發展造成的影響,與此同時保證審查的客觀有效,詳細記錄在此期間存在的問題,避免在工作期間出現的錯誤,在保證審計完整性的同時還會有警示的作用。
(三)有效提升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
整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期間,企業有關領導除了正確處理自己職責內的有關工作內容,還要嚴格履行自己的職責,把自己有限的力量貢獻在企業發展中,但是要防止在工作中引起隱患因素,要全力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還有沒有深刻意識到現在企業存在的整體風險,工作期間應該先從審查的領導方面著手,提升風險意識以及認知,將現有條件作為基礎發現存在的風險并且及時消除,使其意識到風險意識對煉化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并將風險意識應用在具體的管理工作中,這樣不但可以明顯提升自己的風險意識,還可以提升企業工作人員的集體風險意識,甚至可以提升企業的凝聚力[3]。因此對煉化企業來講提升風險意識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可以將這項內容添加在有關的經濟責任審計工作中,這樣不但可以完善審計的結果,還可以督促企業順利發展。
(四)發揮審計結果的作用
煉化企業內部審計部門以及企業內部審計工作人員必須要重視控制內部審計的質量,綜合性分析審計信息資料,從審計工作的局限中跳出來看到審計的問題,應用全局性、創新型眼光看問題,不斷挖掘、提煉、加工、應用審計的結果[4]。重視審計報告的實用性,還有必須保證審計報告要讓管理者能看懂、可以應用。使領導看明白,從長遠的角度看問題、提建議,將審計結果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保證審計結果的完整性、可用性。
結語:
總的來講,經濟責任審計屬于我國特色的監督管理方式,通過多年的研究以及實踐,經濟責任審計已經成為了服務國家、治理企業的有效措施之一,所以不只是要用符不符合政策的思維對待問題,還要從創新的角度分析問題,做創新、發展,努力改革的促進者。
參考文獻:
[1]鄢璐. 基于經營“風險”本質特征的金融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研究[J]. 中國內部審計,2021,(08):14-21.
[2]仇丹,彭佩云. 新規定下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研究[J]. 中國內部審計,2021,(06):20-27.
[3]呂晨涵. 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研究[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23):140-142.
[4]王瑞. 新時代國企改革視闕下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研究[J]. 財經界,2020,(24):15-16.9860FF2B-6653-4F43-81A5-22CFDB094E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