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仲倩
摘 要:隨著新課標教育改革的推進,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進行創新。小學數學教師應多關注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樂趣所在,打破傳統教學觀念,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構建多元化和多樣化的教學課堂。本文中筆者將著重分析教師教學觀念、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的創新這一層面,探討教師應怎樣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設計工作以及怎樣去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兩方面,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歸納符合課改后新時代發展性的需要和學生各自的需求而推出的教學方法,目的是為小學數學教師提供教學方法供其參考。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當今教學發展的需要,創新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創新教學模式首先需要創新教學觀念,這是保證達到創新目的的根本。因為只有保證小學數學教師從思維理念角度的創新,才能夠從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等方面進行創新。通過教師高效的教學工作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對數學產生興趣,并在相關學習過程中形成科學客觀的思維,進一步形成高效課堂。
一、小學數學教學的新思考與新體會
(一)目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近代社會要求教師進行創新課堂新思維教育模式,將合作的方法融入新時期數學的大課堂教學中,使學生更好地接受知識。但實際上,大多數教師并沒有意識到新課改重要性,仍然按照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導致小學數學課堂缺乏趣味性,傳統教學方式與小學生的學習習慣不相符,學生注意力不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欠缺,不僅降低了小學生的學習數學積極性,而且大大降低了效率,不利于小學數學教學的進展。
(二)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新方向
教師應該挖掘數學思想方法。一些小學數學教師在教材內容理解方面往往不夠透徹,有的甚至存在偏差,在教學過程中時常會錯誤地使用數學思想方法,這直接導致了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只有優先培養教師自身的數學思想及教學能力才能更好地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在備課階段就要對教材內容做到深刻、透徹的理解,運用多種數學思想方法探索不同的解題方法,并根據教學實際及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數學思想方法準備課堂講解。另外,教師還要具備創新能力,對教材內容可以進行創新性的獨到解讀,并對數學思想方法進行創新性應用,確保在數學課堂中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時,要注重將理論知識與數學思想方法的交融,讓二者在教學中同步發展。比如,對于數學中存在的抽象符號,可以將其轉化成數學思想,也就是通過符號思想方法來降低學生數學學習的難度,幫助學生建立自信,逐漸形成數學學習的興趣,真正體會數學的魅力。教師還可以將多媒體技術等輔助教學手段融入自己的課堂教學,創造更多的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向他們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二、對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新策略
(一)競賽化教學課堂,鍛煉學生思考能力
教師可以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轉化為游戲化教學課堂,小學生天性好奇愛玩,教師可以結合小學數學教材中的趣味因素,不用壓制學生的天性,而可以借助這種好玩的天性吸引學生的專注力。滿足小學生愛玩的天性,組織游戲化的教學活動,在這種有趣因素的引領下,學生進入絕佳學習狀態,產生求知的欲望,發揮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符合新課改下的教育要求。教師也可以利用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在與學生的游戲互動中實施獎勵制度,準備一些趣味性、具有教育意義的小獎品,增加課堂的活躍性,成就學生內心的榮譽感,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學習數學,培育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比如:一道典型的數學行程問題,兩輛汽車同時從甲、乙兩地相對開車,A汽車的速度是40千米每小時,B汽車的速度是20千米每小時,甲、乙兩地的距離為多少千米?對于解答這道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用多種解題方法競賽,這道題總共有四種解答方法。首先第一種方法是先求兩輛汽車分別行駛了多少千米,再去求兩輛汽車行駛路程的總和從而得出答案,第二種方法是先求出兩輛汽車每小時總共行駛了多少千米,然后用這個路程乘以兩車的相遇時間便可以求出兩地相距多少千米,第三種方法是用甲乙兩地相隔的距離除以兩車相遇時間等于兩輛汽車的速度和,由此列方程,可以求出甲、乙兩地相距多少千米,第四種方法是使用甲乙兩地的距離減去一輛汽車行駛的路程等于另一輛汽車行駛的路程由這個關系式列出方程解答。教師可以說明解題競賽規則,如用一種方法做出來為普通獎獎勵一塊橡皮,兩種方法做出來為優秀獎獎勵小汽車一個,三種方法做出來為特等優秀獎獎勵學生練字鋼筆一支,四種方法全部做出來為終極優秀獎獎勵手工拼裝模型一套。這種競賽化教學課堂模式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讓學生獲得參與感,也鍛煉了學生思索能力。
(二)利用多媒體設備和實際物體協助學生理解復雜知識
身處互聯網信息發展時代,信息科學技術已經應用普遍。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應靈活運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求知欲,從而更愿意主動思考和理解數學知識。
比如:在講解“圓的面積與周長”的相關公式時,為了讓學生更準確地理解面積與周長的含義,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拼接和切割一個“圓”,借助多媒體動態展示的優點對圓形進行平移和轉化,從而推導出圓的面積和周長計算公式,并重申重點知識,標注重點知識再加上光標的閃爍,以此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和理解。同時,也可以結合實物幫助學生理解,比如教師可以拿一張用圓規在A4紙上畫圓,剪下來,然后在圓的外圍一周用熒光筆畫一圈表示周長,而剩下的部分另一種顏色的熒光筆涂滿。這樣可以使抽象化為具體,幫助學生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象化,幫助學生理解。
總結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變革,教學理念也應該推成出新,教師可以借助好奇愛玩的天性來吸引學生的專注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到數學的魅力,教師要分析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現狀,從現狀中發掘問題、思考問題,有效處理問題,通過科學有效的對策來構建高效課堂,為學生的成長做好鋪墊,也為推動小學數學教育體系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張雷剛. 試論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 中學生作文指導, 2020(29):2.
[2]肖莉婷. 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9, 013(013):5.
[2]王玉釵. 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及對策[J]. 2021(2018-1):50-50.995FB9DA-3104-409D-96DF-3F011254AE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