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涵
摘要:在最新的課程標準下,要對初中的美術教學模式和理念進行全方位的創新和改革,初中美術課程可以很好地提高初中生的審美和藝術素養,而且民俗民風在初中美術課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民風民俗文化是由于各地區不同的環境和歷史背景而形成的具有當地特點的文化,這是人們智慧的結晶。大部分的初中美術教師對民風民俗文化提高了關注,因此,初中美術教師要在美術課程中重點研究民俗民風的教學,讓學生有傳承民族文化的意識。本文,圍繞民俗民風在初中美術課程中的應用價值,并深入研究各種應用途徑,為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民俗民風;初中美術課程;應用
我們國家有很多的民族,其中少數民族就有很多,因為地域的不同很多的民族也都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隨著現在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珍貴的民俗民風文化是凝聚了個民族的精神文明精髓,也是中國歷史和人們生活的縮影,有著非常重要的藝術價值。目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內容就是怎樣把民風民俗更好地融合到初中美術課堂中。
一、增強融合民俗民風文化的形式
在目前教育不斷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也需要進行創新改革,以更好的擴展初中生的美術知識內容和提高他們的藝術涵養,學校要加強民風民俗文化在初中美術課堂中的運用,進而整體提高美術課程的教學水平。民風民俗文化內容有很多種,如:傳統節日、民族風俗、民俗服飾、飲食等,這些內容都可以引用在初中美術課堂中,豐富美術的教學內容。其次,初中教師要不斷增加自身的民風民俗文化知識的儲存,在進行美術教學之前要對相關的文化做好備課,把傳統的文化知識和課堂教學更好地融合,用民俗民風文化為著手點,創新美術教學形式,幫助初中生深入的了解民風民俗的文化,進而提高初中生的藝術涵養和審美觀。
學??梢越M織學生們創建民風民俗方面的美術藝術團,讓學生們積極地參與進藝術團的活動,并且通過學生之間對民風民俗文化的交流以及互相學習,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增強學生對民俗民風文化的熱情,最重要的是可以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弘揚和傳承。其次,學??梢越M織民風民俗方面的美術作品展覽,讓學生自己繪畫一些民風民俗文化相關的美術畫像,在活動中展覽出來,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民風民俗文化的積極性,還可以更深入的廖家文化背景,進而促進民風民俗文化的發展。
二、挖掘創新教學的資源
初中的美術課程涉及的知識范圍較廣且系統性比較強,如果想把民風民俗文化更好地融入美術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就需要把教學資源重新進行整理,把這些資源整理成單獨的教學素材,并且進行整體的管理,使教學資源更加合理高效的使用。
比如:在進行“剪紙藝術”的美術教學時,教師在課前先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師先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中國傳統的藝術剪紙,并且對這些藝術進行基礎的講解,讓學生先感受一下這些剪紙的美麗。然后,教師讓學生組成小組,小組選擇自己要制作的主題并進行制作剪紙,在學生們完成剪紙之后,教師可以讓小組之間互相分享并評選出優秀的作品,最后教師把優秀的作品在學校的宣傳欄中展示出來。這樣的教學形式可以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且還可以實現民風民俗文化和美術教學內容共同教學,除了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還能讓他們深入的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提高學生的表現力和思維能力。
三、深度開發民俗民風文化內容
美術這門學科是活動和審美相結合的基本社會學科.它具有很強烈的文化和藝術特征,因此,初中美術教師可以結合民俗民風文化的歷史背景、社會背景等各種元素進行教學,深層次的開發各種元素之間的關系,幫助初中生多方式吸收民風民俗文化相關的元素等各方面的知識。初中美術教師不要局限教學的時間和空間,要把民風民俗文化的探索延伸到學生的課后時間,并協助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同學之間做好分工工作,除了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外,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后自主學習的技能。
要想深入開發民風民俗的文化,就要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搜集與民風民俗相關的資料,在美術課堂上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視頻并對相關內容進行講解。其次,還可以讓學生積極地參加傳統節日的活動,充分感受傳統節日的氣氛,比如:端午節包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讓學生們全身投入到節日氛圍當中,并感受節日的樂趣,這樣學生在實踐當中就了解了民風民俗文化的歷史背景等。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民風民俗文化融入初中美術教學當中,可以豐富美術教學內容,同時提高學生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意識,為我們國家的民風民俗文化的宣傳提供更多的渠道。所以,初中美術教師應注重美術課堂中民俗民風文化的教學,并對美術教學模式積極地進行創新和改革,深入挖掘民風民俗文化的內容,增強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而提高初中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涵養。
參考文獻:
[1]鄭佛洪.初探將民俗文化滲透初中語文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2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