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進步,各項信息化技術越來越成熟,當前人類社會已經步入大數據時代,在該背景下,作為審計機關,就必須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來促進有關工作的開展。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分析處理不同類型和規模的數據,這和傳統的人工數據整理分析進行比,不僅效率高,而且準確度有保障。作為重要監督者,政府審計部門和經濟社會生活中的數據具有緊密聯系,在國家治理結構中,政府審計相當于“免疫系統”,強化審計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對此,筆者分析大數據環境下審計模式的發展趨勢,并研究其風險。
關鍵詞:大數據環境;審計模式;發展趨勢;風險
引言
在大數據環境下,審計工作以及需要處理的數據量都大幅度增長,與此同時,審計工作趨勢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化。在進行大數據審計時,作業審計機關,要緊密結合國家和戰略手的戰略部署,制定合理的路徑,明確著力點,要始終堅持科技強省,要采取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提高審計能力,促進審計信息化發展,推動國家審計事業的進步。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主要探索大數據環境下的審計風險,分析其發展趨勢。
一、分析大數據環境下的審計風險
(一)缺乏合理的數據審計機制
截止到目前,多個傳統領域都已經普遍使用大數據審計,而且獲得了顯著成效,包括金融,財政以及社保等。近年來,又有眾多新領域獲得了新的突破,比如投資,自然資源資產等等。但是,除了上述領域外,其他領域大數據審計并沒有獲得豐碩的成果,缺乏具有代表性的經典案例。市審計機關和縣審計機關的大數據審計能力整體上較弱,沒有充分發揮出數據支撐作用。無論是采集與審計數據,還是制定分析數據的模型,或者進行大數據審計應用,審計業務部門都表現的不夠積極,部分部門開展工作只是為了完成考核任務,這嚴重影響了審計質量。數據審計機制的缺乏造成數據集中分析和現場分散核查沒有進行有效銜接,雙方之間矛盾依然存在。
(二)傳統審計局限性較多
首先,作為各級政府審計機構,必須建立屬于自己分局的審計系統,確保其獨立性,但是這會增加建造成本,定期的維護和保養也會支出一大筆費用,結果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其次,政府各級審計機關之間相互獨立,交流比較少,資源并未實現共享,這導致有限的審計力量遇到了更多的挑戰和問題,同時也影響了審計報告質量,在最初審計時,政府就無法進行全面升級。不僅如此,溝通渠道不夠多元化,反復的檢查造成審計工作效率受到影響。最后,政府審計和審計工作有一定的差異。獲得審計報告,參考審計結果,政府部門可以作出審計處理決定,該決定不僅可以下達于行政機關,同時也可以面對國有企事業單位,但是在實踐過程中,落實處理決定難度較大,阻礙較多,從而影響到審計結果的應用。
(三)政府審計數據的安全性不足
一般情況下,在政府審計部門,所有的資料都是機密性的文件,或者是機密性的數據。在審計時,作為審計部門,必然要用到這類資料,但是無論是哪方面資料還是數據,如果被泄露出去,就會導致審計部門受到嚴重的虧損,甚至波及整個國家,而且損失可能無法彌補。但是,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隨著大數據技術越來越成熟,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數據和資料的傳輸速度越來越快,處理速度也進一步提高。所以,作為審計工作者,應該強化自身的安全意識,在開展審計工作時,要重視各方面信息和資料的隱秘性,盡可能避免信息不被泄露。作為審計機關,也應該重視保密工作,尤其是關于個人隱私,國家機密或者企業機密的信息和資料。但是當前的實際情況就并非如此,各機關和工作者都不重視數據的隱秘性,導致其安全無法保障,審計質量也由此受到影響。
(四)審計隊伍高水平復合型人才缺乏
首先,基層大數據審計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后,對其進行調查了解發現,大部分審計工作者的專業都是財務會計,而且都通過了審計署計算機中級考試,但是,他們卻缺乏有效的數據挖掘手段,而且能力不足,無法發揮數據的作用,進行多元化分析。但是,即使是經驗豐富的老審計工作者,他們也沒有發揮自身經驗的作用,結果造成數據的價值無法發發揮。其次,審計機關已經成立了計算機審計技術中心,然而,大部分都是掛靠辦公室,并且擔任工作的人員都是兼職性質,他們通過了審計署計算機中級考試,但是卻不是升級專業,所以他們計算機應用水平還有待于提高,在工作過程中無法充分使用計算機技術。
二、大數據環境下審計模式的發展趨勢
(一)擴大數據獲取范圍
要及時整理歸納行業數據,擴大數據獲取范圍,比如機械業務,財務數據等,把握利用財政或社保等行業數據標準化以及上報契機,推動數據采集常態化,盡量做到審計數據應采盡采;綜合使用不同行業數據,及時發現不合理行為。
(二)打造云計算平臺
作為審計機關,在進行數據審計統計工作過程中,要將云計算平臺的作用發揮出來,以此來整理并分析數據,并實現采集儲存數據的目的,同時還要提高信息分享能力,增強信息儲存水平,突破時空區域限制,跨區域運算數據,避免數據被泄露,從而提高數據審計分析工作的信息化程度。除此之外,作為審計人員,要合理使用云計算平臺,對工作流程進行優化和完善,提高審計工作質量,避免出現不必要的失誤。
(三)區塊鏈和智能化發展
到目前為止,區塊鏈技術已經成功用于多個領域,比如國際貿易,數據金融和數據政府等,建立了多元化的新業態以及新模式。針對審計機關而言,區塊鏈技術應用推廣為其提出了更多的挑戰,傳統審計風險大幅度減少,但也需要我們去深入研究新的風險點,并且實施有效的方式應對。隨著各項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比如Python編程語言等,在未來,大數據審計技術手段會越來越豐富多樣,這有利于推動省級的智能化發展?,F階段,已經有部分審計機關開發出了實用性更強的智能化資金追蹤工具,也就是說,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審計智能化探索力度會越來越強,同時會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四)綜合利用數據 作為審計干部,應該深入了解大數據以及相關概念和含義,比如多元統計分析等,樹立大數據思維,學習信息化技術,并合理使用大數據技術,以此來開展審計工作。通過使用聚類算法,合理分類審計對象,集中相似的個體,建立相似個體集合,并從中詳細分析同類人文指標,從而全面了解政策執行情況。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大數據環境下,審計風險依然較多,審計工作各方面問題沒有徹底解決,比如缺乏合理的審計機制,傳統審計局限較多,政府審計數據缺乏安全性,缺乏高質量人才團隊等,對此,研究其發展趨勢非常關鍵,在未來,審計工作的開展還需要進一步擴大數據獲取范圍,并且打造云計算平臺,促進區塊鏈和智能化發展,綜合使用大數據,提高審計工作質量,推動審計模式創新。
參考文獻
[1]劉星,牛艷芳,唐志豪.關于推進大數據審計工作的幾點思考[J].審計 研究,2016(5):3–7.
[2] 劉 國 城,王 會 金 . 大 數 據 審 計 平 臺 構 建 研 究 [J]. 審 計 研 究,2017 (6):36–41.
[3]牛艷芳,馮占國,孟祥宇.大數據價值鏈視角下的審計工作創新與實 踐[J].審計研究,2017(3):17–22.
[4]夏菁,周婉怡.大數據背景下會計人才的全新培養模式思考[J].財會月刊,2018(2):124–128
作者簡介:鄭凱(1987-04)男,民族:漢,籍貫:陜西省榆林市神木市,當前職務:客戶經理,當前職稱:助理會計師,學歷: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審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