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菊香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服裝學院,陜西 西安 712046)
時尚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向于數字化、虛擬化以及可持續(xù)化,而目前國內時尚行業(yè)缺乏獨特的設計風格,尤其是中國服飾品牌缺乏創(chuàng)新設計,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時尚產業(yè)的發(fā)展需求。3D數字化建模設計技術可以有效解決時尚產業(yè)存在的問題,該技術顛覆傳統(tǒng)、出款效率高,可釋放重復性工作,實現柔性快反[1]。
首先,對顧客進行3D量體,形成3D人體建模,將虛擬模特導入素材庫進行3D設計。其次,對服裝進行數字化虛擬縫合,可以實現在線款式設計、圖案設計、面料再造、色彩搭配并進行櫥窗展示及T臺走秀動態(tài)化呈現,瞬間可滿足消費者的設計需求及視覺體驗需求。最后,利用系統(tǒng)中的齊色功能實現同款不同色的動態(tài)展示,在成衣制作過程中需要用不同的面料制作不同的樣衣,但在3D系統(tǒng)中可以瞬間實現。將此功能應用到“縫制工藝”課程中,可以大大降低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色彩搭配能力,同時可以改變面料來查看服裝動態(tài)效果。
利用3D數字化建模設計技術及3D數字化面料處理技術,可以自動找到圖片中的循環(huán)單元,加快產生循環(huán)紋理的速度。循環(huán)紋理可以用于3D模型、3D款式、圖片、看板、視頻一鍵推送分享,成品可以進行櫥窗陳列、店鋪還原[2]。如圖1所示,在3D建模軟件中,可以通過改變2D視窗中T恤的長短并分割改變服裝的款式,增添不同的圖案、花邊,對連衣裙進行裝飾。在3D視窗中進行實時模擬便可以實現服裝的款式設計,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使用3D虛擬縫合技術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在線設計。

圖1 T恤變連衣裙款
本研究以女裝品類連衣裙為例:首先,使用3D數字化建模技術,將人體3D模型及連衣裙裁片導入系統(tǒng)并進行虛擬縫合;其次,在虛擬縫合的連衣裙上添加圖案,更換不同材質的面料觀察效果;再次,在此基礎上進行色彩渲染,展現出多色同款的效果;最后,將調整好的連衣裙進行動態(tài)展示,以達到設計目的。如圖2所示,先將準備好的連衣裙版片導成DXF文件導入系統(tǒng),在2D視窗中打開,同時在3D視窗中導入虛擬模特,通過安排點將衣片安排到模特身上,然后通過虛擬縫合技術進行縫合,就可以完成連衣裙的縫制工作。將平時在“縫制工藝”課程中掌握的縫制方法靈活運用于虛擬縫合,在縫制過程中一旦發(fā)現問題,可以隨時撤回并重新縫制。在“縫制工藝”課程教學過程中加入數字化、虛擬化縫合技術,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圖2 連衣裙的虛擬縫合
將連衣裙縫合好后,運用齊色工具更換不同的面料和色彩,可以形成同款不同色的連衣裙,供不同消費者選擇,同時還可以通過動態(tài)渲染功能,將不同的連衣裙進行動態(tài)展示[3]。如圖3所示,通過更換背景、調整模特姿勢、增加燈光效果等方式進行動態(tài)展示。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設計出一系列連衣裙進行動態(tài)展示,整個過程需要2周時間,但如果使用3D虛擬縫合技術,從款式設計、服裝制版、虛擬縫合到動態(tài)展示,只需要3 h就可以完成。在進行傳統(tǒng)教學的過程中,要與時俱進,應用一些新技術、新方法、新材料,有效實現教學改革。

圖3 連衣裙動態(tài)效果
將3D數字化建模設計技術廣泛應用于現代服裝企業(yè)的服裝高級定制,可以實現讓消費者參與設計、體驗服裝設計的目的。這也是服裝企業(yè)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尤其在“縫制工藝”課程教學改革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在掌握基本的縫制工藝技術后,將其直接應用到3D虛擬縫合過程中,可以瞬間實現“所見即所得”的效果,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